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滨州医学院教学(实验)教案学科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计划学时4授课(实验)课题:病因教学(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六淫、七情内伤、疬气、痰饮和淤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特点;熟悉痰饮和淤血的病因及形成;了解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及饮食、劳逸致病因素。教学(实验)重点、难点重点:六淫、七情内伤、疬气、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特点。难点:对六淫、痰饮、瘀血概念理解,痰饮致病特点的理解教学法:教授法、启发式、问答法。教学(实验)手段、工具:课堂讲授、课后辅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教学实验(见习)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1、概述10分钟2、外感致病因素90分钟3、内伤致病因素40分钟4、可致病的病理产物40分钟5、其他致病因素20分钟第四章病因概述【病因的概念】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因。【病因的分类】1.外感(六淫、疠气)。2、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3、其他致病因素(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4、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方法】1、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如风、寒、暑、湿等。2、辨证求因:即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概念】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六气。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邪气多从肌表或口鼻、或同时从这两个途径侵犯人体而发病。六淫所致疾病,又称为外感病。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者又常因燥热或火邪致病等。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兼挟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5、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六淫邪气可以相互转化。【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邪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①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风邪伤人,易侵犯人体上部及肌表。②其性开泄,使皮毛腠理开泄,而出现发热恶寒。(2)风为百病之长:(3)风善行而数变①风性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走不定的特点。②数变,是指风邪致病起病急,变化快。如风疹块起病急,传变快。③(4)风性主动2、寒邪寒为冬天的主气,寒邪为病,冬季多见。寒邪伤于肌表称为“伤寒”;寒邪直中脏腑称为“中寒”。寒邪的性质和特点如下:(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寒”,故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而呈现寒象。(2)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的意思。人体气血、津液运行无阻,全赖阳气推动。故寒邪侵袭,阳气受伤,则可见气血津液运行凝滞不通。阳气受伤则可见寒象;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有寒主痛之说。(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易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肌肉收缩挛急。①寒邪侵犯皮毛腠理,可见毛窍收引,肤起粟粒,恶寒,无汗;②寒袭肌肉、血脉,可见全身颤抖、口唇青紫;③寒客经络关节可见肢体蜷缩、拘急、冷厥不仁。(4)寒性清澈寒邪侵犯人体致分泌物、排泄物较清稀量多。如鼻流清涕、咳痰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3、暑邪暑是夏天主气,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热病多称暑病。暑邪致病可见“伤暑”(轻者)和“中暑”。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故为阳邪。暑邪为病可见身壮热、头痛、面赤、目红、心烦、脉洪大等火热炎上的征象,是为“伤暑”。(2)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暑为阳邪,易升散。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易伤津而口渴喜饮,心烦闷乱,小便短赤。若大量汗出,一是耗伤津液,二是气随津泄而耗气,严重者气随津脱,可使人猝然昏倒,不醒人事,冷汗自出,手足厥冷,称为“中暑”。(3)暑多挟湿暑季气候炎热,又常多雨而潮湿,所以暑邪伤人每多兼湿邪,常在发热烦渴的同时,兼见头身困重、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四肢倦怠、大便溏泄等湿阻症状,称为“暑湿”。4、湿邪湿为长夏主气,长夏为夏秋之交,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外湿伤人除与季节有关外,还与工作、生活环境有关。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特点如下:(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重浊粘滞,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而发病,其临床症状常有重着或沉重的感觉。据湿邪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部分沉重的症状。(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性粘腻是指湿邪为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症状的粘滞性②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属水,水性下行,故湿有下趋的特性。5、燥燥是秋天主气,故又称“秋燥”。其它季节也有因久晴无雨,骄阳久燥,火热烘烤而致病者。(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涩、易伤人津液,故燥邪为病多出现种种干燥证候。(2)燥易伤肺肺为骄脏,喜润恶燥。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口鼻与肺相通,故最易伤肺,致肺失津液,宣发肃降功能失常。6热(火)邪火为热之极,二者虽程度不同,但性质则一,故火与热常并称。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1)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性炎上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火热之邪伤人多见热象。②证候多表现在人体上部。(2)热易扰心神热与暑一样均属于火,而心亦属火,故火邪易扰心神,轻者可见心神不宁、躁动不安。重者可见狂燥妄动,神昏谵语等。(3)火易耗气伤津①最易伤津耗液,故火热伤人除见热象外,尚有津液亏耗之象。②气随津泄,可伤气。(4)热易生风动血热易生风动血,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的病证。如①高热伤津,致使筋脉失养而引起热极生风。②火热之邪易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5)热易致肿疡火热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化腐为脓。(二)疠气1、概述疠气又称瘟疫、疫疠、疫气、泪气、疫毒,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2、疠气的传播途径(1)通过空气传染;(2)从口鼻传入人体致病;(3)随饮食、接触、蚊虫叮咬及其他途径传播。3、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3)一病一气,症状相似。疫疠非单纯一种,所致疾病也多种多样。不同的疫疠引起不同的流行病,如常见的大头瘟、疫痧、霍乱、白喉、天花等。4、发生与流行的因素(1)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严重或持久的异常,如久旱、洪水、冬季气温高等。(2)环境与饮食因素: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污染等;饮食卫生不良或污染等。(3)预防措施因素(4)社会因素:如战乱、贫穷落后、工作环境恶劣等。二、内伤致病因素(一)七情1、概述(1)概念: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2)七情致病因素:突然受到精神剧烈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或某种情志活动过久,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腑功能紊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3、七情的致病特点(1)七情致病直接损伤内脏:一般是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大怒伤肝,也可伤脾;忧思伤脾,也可伤心。(2)影响脏腑气机: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致。①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使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②喜则气缓:“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不收,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③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会损伤肺气,使肺气消耗、意志消沉,从而出现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糜不振等症。④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出现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至面白、昏厥、遗精等症。⑤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吓,损伤心气,导致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临床出现心悸、心慌失措等症。⑥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脾的运化无力而结滞,临床出现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3)影响病情变化:七情,不仅可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演变,也有重要影响。如果精神乐观,则五脏安和,气机条畅,促进疾病康复。若情绪急剧变化,损伤,影响气机,则可使病情变化,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务必要使病人去除思想负担,保持心理平衡,防止七情致病,以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临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二)饮食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使之化生为水谷精微、气血津液,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但饮食应有一定的节制,否则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脏腑生理功能而致病。饮食致病特点有以下三方面:1、饮食不节(1)过饥:人体气血津液生化乏源,体力不支,抵抗力下降。(2)过饱:即暴饮暴食,饮食过量,超过了脾胃的运化与受纳能力而损伤脾胃,致脾胃生理功能失调。2、饮食不洁(1)引起胃肠道寄生虫: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肛门痒。胆道蛔虫:发作性腹绞痛,四肢厥冷,又称“蛔厥”。(2)致脾胃功能失常:腹泻、腹痛、恶心呕吐。(3)痢下脓血(4)误食有毒食物:可见剧烈腹痛、吐泻、甚则昏迷、死亡。3、饮食偏嗜正常应谷、肉、果、菜合理食用,不可偏嗜,否则营养缺乏。(1)饮食五味偏嗜:过食酸,可致肝盛乘脾;过食苦可致心盛乘肺。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易致脾困纳呆,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痈疡等。(2)饮食寒热偏嗜:①过食生冷,易伤脾胃阳气,使寒湿内生,致腹痛腹泻。②过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大便干结,痔疮下血。(三)劳逸1、过劳(1)劳力过度(2)劳神过度(3)房劳过度2、过逸过逸是指过度安逸。过逸可致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减弱。三、其他致病因素(一)外伤(二)烧烫伤(三)冻伤(四)虫兽伤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一)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痰和饮也有区别,中医认为:“积水成饮,饮凝成痰”。一般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因二者同出一源,故痰饮并称。1、痰饮的形成痰饮是水湿停聚,不通正常布散,流通和排泄而形成,多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影响了水液的正常疏布所致。肺失宣发,津液不能布散,失肃降,水液不能通调疏布。脾虚,运化失职,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肾阳不足,不能蒸腾,肾气不足,气化失司,不能升清与降浊;火热煎熬而成痰。水饮内留,寒积凝结而成痰。气道闭塞,饮停结而为痰。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形成以后,由于停留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络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升降。(1)阻遏气机:①影响脏腑气机升降;②阻碍气血运行。(2)致病广泛多端: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胸胁、胃肠及肌肤:①饮犯肌肤,可见水肿,身痛而重,是为“溢饮”;②饮留胸胁,可引起咳嗽气促,胸胁胀痛,是为“悬饮”。③饮在膈上,咳喘气逆不得来卧,面部浮肿,是为“支饮”。(3)重浊粘滞缠绵:痰饮由水湿停聚而成,同样湿邪重浊粘滞的特性。症状多见沉重、秽浊、粘滞不爽,体征可见秽浊粘滞舌苔。病程多缠绵难愈,临床常见眩晕、癫、痫、中风、痰核、瘰疬、瘿瘤等。(二)瘀血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1、瘀血的形成(1)气虚:气为血帅,推动血液运行,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行迟滞,形成瘀血。(2)气滞: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3)寒入经脉,寒性凝滞,经脉收引不利,血凝涩不通致瘀血。(4)热入营血,血与热互结,血粘稠,可致血行不畅而瘀阻。(5)跌仆损伤,或各种出血,离经之血滞留体内,而不消散,形成瘀血。2、瘀血的证候特点(1)病位不一,症状各异:(2)证候的共同特点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持续性,拒按,可见得温则舒,遇寒加剧,昼轻夜重。肿块:局部青紫肿胀,癥瘕积聚,按之有块,固定不移。出血:血色紫暗,伴有血块。肌肤甲错、爪甲青紫。紫疳:局部青紫,皮肤及口唇紫疳。舌象紫暗,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结代。(三)结石滨州医学院教学(实
本文标题:中医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4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