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 中医类(含针灸)SCI论文投稿的心得及指南
1中医类(含针灸)SCI论文投稿的心得及指南中医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也确实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中医一直没有得到西方的承认,甚至在国内,很多人也不承认中医,原因之一在于,中医很少有象样的国际性论文出现。国际性权威杂志上的论文,是使中国走向世界的敲门砖!因此,有必要使中医的成果国际化,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实际上,中医的文章(包括针灸类),并不代表就不能发表SCI杂志了。实际上有不少杂志愿意接受相关的文章。如果是中药单体的研究,只要做得好,任何杂志都可以发表的,象Lancet,PNAS,NatureMedicine等顶级杂志上均出现过中药的研究,而Science,PNAS等杂志上经常出现针灸,气功等相关的文章。前阵子报道成都有人研究气功大师严新的气功的文章,也发表在不错的SCI杂志上呢。不是中医类文章就不能发表在世界顶级杂志上,而且有两个因素:1你的实验设计是不是真的严格?!如是否符合随机,对照等一般性原则?2你的结果是不是很有说服力?3你能否将文章的确切含义表达出来,英语足够好!我们接触过大量中医针灸类论文,普遍存在以上三个方面问题。因此,只要从这三个方面源头抓起,发表SCI杂志上有可能的。下面介绍一些与中医中药和针灸相关的SCI杂志:AcupunctElectrotherRes(ACUPUNCTURE&ELECTRO-THERAPEUTICSRESEARCH)1.期刊的网址邮寄投稿地址:Editor-in-Chief:YoshiakiOmura,M.D.,Sc.D.,800RiversideDrive,Suite8-I,NewYork,NY10032,USA.Tel:(212)781-6262,Fax:(212)923-2279.2.期刊的稿约(NotetoAuthors)相关心得①该杂志为季刊,号称投稿周期短,发表快。杂志编辑水平相对较差。“Thejournalisnotedforitsrapidhandlingofeditorialcontributionandshortpublicationturnaroundtime.”②收录复旦大学的针灸研究较多,中医类科研机构的较少。被录用率相对较高。③主要收录针灸及其相关研究。主要录用实验研究。明确表面支持针灸疗法。“Thejournalwasestablishedinordertomakeacupunctureandelectro-therapeuticsauniversallyacceptablebranchofmedicinethroughmultidisciplinaryresearchbasedonscientificdisciplines.”④论文思路与投稿策略:针灸实验方面的论文可以考虑投。如果为下列病症的研究,录用率会更高。“particularlyontheearlydiagnosisandsafeandeffectivetreatmentofintractablemedicalproblems,suchasintractablepain,dystonia,Parkinson'sdisease,Alzheimer'sdisease,cancer,andcardiovasculardisease.”2中国结合医学杂志,即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英文刊能接收大量的中医类文章。phytotherapyresearch本草疗法研究这个杂志影响因子为1.43,接收的文章多为中药单体研究。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中医在西方称为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这本杂志收录中医的文章,日本,韩国人发的比较多。国内发的很少。alternativetherapiesinhealthandmedicine如上plantamedica也发表植物单体研究的文章另外,如果针灸类文章,可以往神经科学领域的杂志投谢,如BrainResearch,Pain等杂志,接搞量还可以。3从SCI-E文献分析世界针灸学研究现状1研究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所有数据都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提供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XPANDED)数据库。以题名中含有“Acupuncture”为检索条件,在该数据库内,检索2000~2009年间相关文献题录数据,并单独列出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套用部分字段用于分析。提取检索结果中文献的出版年、关键词、机构、期刊来源、作者等信息,利用相关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内容包括:世界及我国的论文发表量、发表期刊及期刊影响因子的分布、不同机构的发文量及其合作情况、研究领域和出现频率在前十的关键词。2分析结果2.12000—2009年间世界和我国发表针灸学论文变化趋势分析1987~2009年间SCI共收录针灸学科研论文3724篇,其中,1988年发表于ACTAPHARMACOLOGICASINICA的EFFECTSOFNUCLEUSRAPHEMAGNUSANDLOCUSCOERULEUSINDESCENDINGMODULATIONOFHABENULAONPAINTHRESHOLDANDACUPUNCTUREANALGESIA[1]是我国第一篇被收入SCI的针灸学研究论文。本研究研究均基于近10年SCI收入的针灸学研究论文。期间,SCI收入2313篇针灸学研究文献,收录中国论文304篇。其中99%以上(303篇)的文章均用英文发表,1篇用中文发表;70%(225篇)为研究论文,11%(35篇)为会议摘要,其余为综述或通信材料等类型。为通信和编辑材料。2.2世界及我国针灸研究文献数量比较文献总量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科研活动的绝对产出,是衡量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指示因子。2000年后,世界范围内的针灸学研究文献增长速度加快,我国论文发表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并且,其增长速度仍旧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图1)。图142000-2009年世界和我国针灸学研究SCI论文情况2.32000—2009年间世界和我国发表针灸学文献期刊分布2000~2009年间,630个SCI期刊刊登了针灸学术文献,我国的304篇文献分别发表于其中的115种期刊。表1、表2分别列出了刊登针灸学术文献最多的l0种期刊。。其中刊登我国针灸文献最多的杂志是ACUPUNCTURE&ELECTRO-THERAPEUTICSRESEARCH(《针灸电疗研究》),其影响因子小于1,刊登世界针灸文献最多的是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影响因子为1.685。同时,刊登国内论文排在前十位的杂志影响因子最高的是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Cochrane系统评价》),影响因子为5.18;低于刊登世界前十位影响因子最高的BRITISHMEDICALJOURNAL(《英国医学杂志》)为12.827同时,从引文报告来评价,国内发表论文质量偏低。世界针灸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为6.94次,H-index为50;而国内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为5.26次,H-index为182.4研究机构2000~2009年,世界针灸文献发表最多的机构是韩国庆熙大学(116,22.61%),其次为哈佛大学(82,15.98%)(表3)。我国针灸论文发表量居前10名的机构当中,香港大学的发文量在国内居于第一位(31篇,占17.92%),其次为复旦大学(29,16.76%)和首都医科大学(21,12.14%)(表4)。2.5主要研究学科分布文献学科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研究领域。200-2009年的2313篇论文,广泛分布于118个学科,但主要分布在中西医结合及补充医学(527篇)、神经科学(377篇)、普通内科(324篇)、临床神经病学(281)、麻醉学(151篇)、妇产科(138篇)等学科领域()表5;国内发表的304篇论文分布于59个学科领域,其主要学科分布5与世界类似(表6)。从另一方面看,发表文献的关键词更能体现其研究重点。分析发现,2000-2009年间发表针灸文献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疼痛(包括腰背痛、紧张型头痛、偏头痛、慢性疼痛等疼痛相关类疾病)、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大脑、电神经刺激、β-内啡肽等相关关键词)以及其它慢性疾病(如风湿,骨关节炎等)。在该期间,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献是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根斯普医院的研究人员2000年共同发表在HUMANBRAINMAPPING上的一篇名为Acupuncturemodulatesthelimbicsystemandsubcorticalgraystructuresofthehumanbrain:EvidencefromfMRIstudiesinnormalsubjects的研究,被引用了184次。该研究采用MRI扫描针刺后人体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的变化,找到了针灸调节人体的证据。而国内在该期间发表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献为韩济生教授03年发表在TRENDSINNEUROSCIENCES上的一篇名为Acupuncture:neuropeptidereleaseproducedbyelectricalstimulationofdifferentfrequencies的编辑材料,被引用了153次。表3世界发表SCI论文数量前十位的科研机构机构论文数量(篇)百分比韩国庆熙大学11622.61%哈佛大学8215.98%埃克塞特大学6312.28%美国马里兰州大学468.97%普利茅斯大学417.99%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407.80%萨诸塞综合医院346.63%首尔国立大学316.04%香港大学316.04%复旦大学295.65%表4国内发表SCI论文数量前十位的科研机构机构论文数量(篇)百分比香港大学3117.92%复旦大学2916.76%首都医科大学2112.14%中国科学院2011.56%四川大学169.25%香港中文大学126.94%6香港综合技术大学126.94%北京大学126.94%天津中医药大学116.3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5.20%
本文标题:中医类(含针灸)SCI论文投稿的心得及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4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