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
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百年交大,天下一家2014-04-25WeAre稍稍对中国高校有些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但中国冠以交通大学名的却决不止这两所,至少西南交通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也同样引人注目。北大未名BBS里有一个交大国际论坛,由这四所交通大学,加上亚洲名校、台湾的新竹交通大学共同组成。那么,这五所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相信大多数人除了知道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的血缘关系外,其他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交大的这历史太复杂,条理太乱,以至便是交大学生也不一定能说清楚。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与同为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从此南洋北洋交相辉映,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其实客观公正地讲,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府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堂也即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则为第二。但由于19世纪末天津闹义和团,北洋大学堂师生被迫转移到上海南洋公学教学,因此近代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是在南洋大学毕业,学生中较为出名仍在世的有曾任清华副校长的张维等。北洋大学堂虽然早于南洋公学,但由于战乱原因,发展一直不如南洋公学,特别是抗日迁自西安联合北平其它院校成立北洋工学院,备受抗日战争战火摧残,已经逐渐消亡,直到解放后在天津旧址成立天津大学,但历史脉络已断,今非昔比。今日我们到天大网上主页上仍可看到“原北洋大学”字样,他们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话说回来,南洋公学由于地处上海,位于租界,免受战火侵拢,成立后发展很快,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前一直无可争议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这当然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北大、中央大学尚末觉醒,而清华还末成立的原故。当时交大学生灿若星辰,出名的有黄炎培(后为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李叔同、王安等。其中李叔同更是交大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文词歌赋,样样精通,这在交大以工救国的办学百年历史上是罕见的。交大当时教学用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原版教材,被世人称为“东方MIT”。可惜到现在五所交大已经无人敢再提当年之勇了。百年沧桑变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南洋公学创立后如同当时的政府变迁一样几经易名,甚至曾一度叫上海工业学校,直到本世纪十年代后期才有了个比较亮响的名字--南洋大学。可是好景不长,二十年代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南洋大学和唐山路矿学校(即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和北平邮政学校(即现北方交通大学的前身)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归交通部管辖。本部设在上海,依次称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后两所后来又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平工学院。据说正因为叫交通大学,后来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候,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四通八达”的意思;另外有种迷信说法,是“四分五裂”,后来交大确实是四分五裂的命,分成了五个交大,院系调整的还不算数。话说回来,自从归交通部更名为交通大学后,就把交大定位于理工科大学了,交大发展的方向基本确定了。本来南洋公学时交大是具有很好的人文基础的,原来有个南洋公学特班,班主任曾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该班培养了不少人很有名气的人文艺术方面的人才(如李叔同)。当时上海大多文艺名流都来进修,如同今天的交大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一样。据说连当初在上海失意落魄的蔡锷将军在红颜知已小凤仙的劝说下也来弄了个研究生文凭(野史),由此可见很有名气。后来,南洋大学时期人文气氛也不错,因为唐文治校长是前清进士翰林,是著名国学大师,本专业当然要有些活。到了交通大学时期,文科消失殆尽。有名的校友邹韬奋,在交大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学新闻了。要是没有趁早跑,恐怕中国近代史上又少了位名人,这只能说是交大的悲哀。后来交大除了理工科外,三四十年代逐渐兴办了管理学院,成为中国较早开办财会、管理等专业的大学之一,可惜解放后又被院系调整,调到复旦、上海财大去了,当时交大在人文方面一个比较有名气、可称大师级人物的教授朱东润也跑到复旦去了。现在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交大由于先天不足,很吃亏的。一个大学的发展与学校的领导紧密相关,一个好校长往往标志着学校发展的里程牌。北大有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清华有梅怡崎、蒋南翔;浙大有竺可桢,路甬祥;在交大历史众多校长中,对交大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有盛宣怀、唐文治、叶恭绰、凌鸿勋、彭康,邓旭初(党委书记)。在二三十年交大名校长辈出,叶恭绰、凌鸿勋,还有黎照寰,交大也因此蒸蒸日上。当时交大的办学思路是建成“东方的MIT”,当时的交大的老师大部分是留美博士,水平非常高,如朱物华是哈佛博士,张钟俊是MIT博士,还有凌鸿勋,钟兆琳,王之卓等,不胜枚举。当时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非常高,全社会对大学教授非常崇敬,工资几百个大元是当时普通公务员平均工资的十几倍。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能拿到交大文凭意味拿到了金饭碗。钱学森去美国加州理工时,发现许多东西跟在交大学的一模一样,要求免修得到批准;茅以升从交大唐山工学院毕业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时,由于学习特别优秀,名列第一,校方决定从此对中国交大的留学生免试入学;王安去哈佛时,由于抗战没有带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哈佛知道是交大毕业的,决定破格录取。因为之前去哈佛的交大学生都非常优秀,交大当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由于二三十年代交大名校长治校有方,交大在国内享有盛誉,成为有志于工程的学子的最高学府。在抗战前交大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当时中国的名校格局大体是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平起平坐。中央大学是当时国民党的最高学府,由蒋介石亲自任校长,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交大则是专注工程、管理类,是工程方面的最高学府。清华由于二十年代是留美预学校,在短短十几年间也名声鹊起,也日渐成为综合性大学,理工文都有很强实力。此时的北平大学经历了五四的荣耀,除了人文方面实力很强外,整体实力已经稍逊。当时交大南有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擅长机电类;北有交大唐山工学院,执全国土木之牛耳,交相辉映。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唐山交大(即今西南交通大学),水平之高,名气之大,人才之多,当时绝对可以和上海交大本部平分秋色。现在从校史博物馆列出的一百三十多名交大出的院士,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出自唐山分部。抗战后交大上海分部内迁到陪都重庆,也说明了国民党对交大的重视,唐山、北平分部也内迁至贵州遵义,虽受一定的影响,交大依旧实力雄厚。但此时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实力已经强于交大。浙大由竺可桢治校后也奋起直追,到了抗战后也逐步赶上了交大。离开了大上海,交大发展也进入停滞不前阶段,抗战后,西南联解体后,失去了龙头老大的位置。当时的中国大学格局是中央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平大学。交大仍是工程类的最高学府,但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都已经成为综合性的大学。当时交大的名教授也明显少于上述三校。返回上海后交大逐渐恢复元气。在四年内战中交大基本没有受太大影响,但交大学生也不再耽于书本,开始积极参加政治运动,用血的代价铸就了当时上海的“红色堡垒”。当时交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不少当时学生后来也因此成为了政治活动家,像江泽民、丁关根等。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开始把交大的一些名教授带去台湾,如凌鸿勋、李熙谋等,正是他们后来在台湾“恢复”了国立交通大学(即今新竹交通大学),现在已经是亚洲知名学府,实力远超大陆四所交大。交通大学在迎来解放曙光的同时,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校调整。解放时的王之卓校长被调往武汉测绘学院。解放后的负责人开始是李培南,再后是彭康,前者是二野军队南下干部,后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共产党干部。解放前后学校总体保持平稳过渡,实力依然很强,继续保持“北清华、南交大”均衡局面。到了一九五二年,由于中央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在教育上也采用苏联单科分类别大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一次校院大调整。在当时的几所顶尖大学中,北京大学(由北平大学吞并燕京大学并占了燕大的校园)、清华大学由于位于首都,得于重点加强,从全国各大学抽调精英壮大实力,成为院校调整的受益者。中央大学由于是国民党的中央学府,自然没有好果子吃,而被强行拆成南大、南工、南医、南农等几个学校,从此消亡。交大则成了下蛋的老母鸡,由具有相当规模的理、工、管理的多学科大学被拆成单一工科大学:理学院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实力雄厚的土木建筑全部被调入同济大学,带走了俞调梅等一大批教授;独具特色的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经学院;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即今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即今河海大学);航空系分出成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支持了南工(即今东南大学),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中还支持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带走了一大批著名教授;此外还有部分院系分出去支援了西北工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当然交大也从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同济支援得到加强外,其它都是被撤掉的上海二流大学的专业并入。一出一进,实力大损,但比起中央大学来血脉还得以保存,已是庆幸。当此时复旦从交大、浙大的调整过程占了大便宜,从解放前的二流的私立大学一举成立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后来上海市委副书记徐匡迪在上海交大211工程中预审中也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这当然也包括后来的1956年交大的分裂。其它几个交大下场也很惨,著名的唐山交大被迁到四川几乎消亡,北方交大则变成了北京铁道学院。就在交通大学六十周年的1956年前后的二次院校调整中,交大上海本部再次被拆分。今日五个交大局面最终形成:当时中央考虑到东西部院校不均衡,决定在贫穷落后的大西北建立一所高水平大学。挑来挑去,北京的高校加强还来不及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中央大学已经消亡并且政治上也不太“可靠”;上海高校最多,交大实力最强,交大解放前后又是红色大学,无论学术和政治都最合适,于是当时国务院和高教部就选上了交大。当时的交大党委和校领导一听,觉得中央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交大,是对交大的信任,也就接受。于是彭康等校领导就到西安去选校址,直到1956年西安校舍盖好后要搬家时问题发生了。当时交大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上海人或在上海住了很长时期,对上海和交大感情都很深,部分教师觉得西迁是削弱交大,感情和生活都不能接受,但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都不敢提出来,只好逐步开始西迁。到了1957年,西迁问题在交大师生引起了强烈的讨论。当时分成两派:支持派主要是政治上支持加强大西北建设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反对派主要是老教授和认为这样会削弱交大的教师,已经到西安的师生生活很不适应也助长了反对之风。结果越吵越大,还没搬一半就停下来了。高教部长杨秀清部长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个情况。周总理亲自召集交大校领导和老教授进行研究。周总理明确说,西迁就是要牺牲交大支持大西北,并提出三个方案:要么继续全部迁到西安;要么已迁去的全部迁回;要么维持现状一边一半,迁不迁由你们决定。其实当时绝大数教师都反对西迁,但这在政治上是什么后果大家也都明白。经过艰难地讨论,采用了折中的办法,一边一半。但此时大部分设备已经先期运到西安,教师和学生也有60%到了西安。机电系、能源系等较早过去的留在西安;造船系、起重机械系等没过去的则留在上海;同时允许已经去西安感到不适应的或妻了和子女不便可回上海。于是一个交大,上海、西安两个分校就形成了。由于两地较远,不便统一管理,1959年交大终于分裂成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有19个专业,西安交大有24个专业。1959年分成了两个交大后,彭康校长去了西安交大,程孝刚、朱物华副校长留在了上海交大。实是求是分析,在分割过程中,老教授中有三分之二留在上海,包括当时交大全部四名中科院学部委员:周志宏、程孝刚、朱物华等,还有著名的张钟俊、陈石英等;三分之一的老教授去了西安,著名的有钟兆琳、陈大燮、
本文标题: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4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