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培训讲稿
中国共产党“三史”专题宣讲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首近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业绩。党成立90年、执政62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绪论: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虽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但终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而失败。事实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时的中国也已经具备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条件。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万左右,人数虽然不多,但它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且由于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更具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成立。这些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深厚的阶级、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干部、组织条件。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对各种学说、各种救国方案的反复比较和缜密思考之后,终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云重雾浓中,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载起了使命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此,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决不是偶然的,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此时中国革命的前途,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形容的那样:“它是站在岸边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一个婴儿。”一、实现理想的创业史(1921—1949)(一)开辟井冈山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开创的。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人民面前展现了一个建立新世界的典范。可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曾试图像俄国人那样,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来夺取全国政权。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然而,由于在反革命力量集聚的大城市,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起义的队伍并没有在城市站住脚。面对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摈弃了脱离中国实际的“城市中心论”,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毛泽东以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出席了“八七”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即回到湖南,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遭受挫折后引兵井冈山,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也上了井冈山。从此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组织上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9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古田会议决议,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并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确立了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和措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边界军民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在历史上,井冈山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我党我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军第一支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我军第一所医院红四军医院我军第一所军校军官教导队我党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我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我党第一次整党湘赣边界洗党我党第一个经贸部门茨坪工农兵政府公卖处我军第一次在军内实行民主制度成立士兵委员会我军第一所兵工厂茨坪红四军军械处我军第一所被服厂桃寮被服厂井冈山时期,广大红军指战员颈部都系有一条红带子,取名“牺牲带”,表明为革命而献身的决心。红军女战士、朱德之妻伍若兰,1929年转战赣南时因伤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她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敌人残忍地砍下了伍若兰年轻的头颅,悬于城楼示众。井冈山斗争中,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一万五千人!(二)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红军和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红军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原则,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由于临时中央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在根据地全面地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左”倾错误发展的恶果,就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国民党军队推进到根据地腹地,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为掩护中共中央安全渡过湘江,被阻于湘江以东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师长陈树湘被俘,他抱定“决不能当俘虏”的坚定决心,双手握住自已的肠子,用尽力气,大叫了一声,把自己的肠子揪断而壮烈牺牲。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成为人间的绝唱,流芳百世。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布置的四道封锁线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在严酷的事实面前,党和红军内部对“左”倾领导人的错误领导的不满并要求加以改换的情绪愈益明显。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指挥下,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四次渡过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顺利地通过四川境内的大凉山彝族地区;随后,强渡天险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意志高如天”,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漫漫两万五千里,共产党人用自己的信仰,一步一步地推进着创建新中国的征程。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三)革命圣地延安光耀千秋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此后,延安成为指引中国革命方向的革命圣地。为了抗日救国,共产党主动同与自己为敌10年、残害了自己数十万优秀儿女的国民党合作,将自己历经曲折,好不容易才保存下来和发展起来的武装力量编入国民党军队序列,由红军更名为“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在国民党军队向后方转移的时候,共产党却将自己的军队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极大地激励了抗战军民;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活跃在敌后战场;狼牙山五壮士威震敌胆;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与日寇作战中壮烈殉国……。这一时期,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武装,坚持开展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抵抗着日本百万关东军的围剿,杨靖宇将军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八女投江的悲壮至今还震撼着我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组织和武装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使日本侵略者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党在抗战中发展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为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全部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抗战和中国革命,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于1939年底1940年初先后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遵义会议后,虽然在全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但还没有来得及对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因此,教育全党学会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中国革命中的具体问题,就成为加强党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42年2月,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整风运动,对进一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七大还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三大作风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它在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对全党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四)西柏坡是永远矗立的丰碑中华民族经过浴血奋战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使中国社会退回到一党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一场关系中国走向光明还是黑暗的大决战不可避免。国民党在完成内战准备后,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扬言要在三五个月内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军经过1年多的作战,先后挫败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歼灭大量敌人。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党中央告别历经十三载风雨春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东行千里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这个华北的小山村便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我们党完成了从农村走向城市、从革命战争走向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在这个世界最小的战略指挥所里,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纵横捭阖,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我们党和军队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赢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这个隐匿在太行群山之中的小小院落,我们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诞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她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指导着中国革命高奏凯歌,不断向前迈进。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上,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及时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两个务必”的创业精神是我党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克难履险的重要法宝。当五星红旗已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时候,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的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却倒在国民党特务大屠杀的血泊中。狱中党的负责人向战友叮嘱:有幸脱险的同志,请记着战友的嘱托,以坚决的行动,为建设新中国奋斗!没有共产党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没有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培训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5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