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取消二十一条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A、袁世凯B、孙中山C、李大钊D、周恩来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A、南昌起义B、广州起义C、秋收起义D、三湾改编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去()A、延安B、井冈山C、西北坡D、北平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河C、过雪山草地D、井冈山会师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卢沟桥事变D、七七事变中国近代史,是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鸦片战争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D.孙中山——辛亥革命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平型关大捷B.淮海战役C.北伐战争D.百团大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鸦片战争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关注民生问题,是200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议题。近代史上,提出资产阶级“民生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历史人物是()A.洪秀全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小明在一次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有错误的是()A.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B.秋收起义——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红军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D.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侵略者投降,促使这一结果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C.国际力量的支持D.八路军.新四军战士的浴血奋战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①解放军英勇作战②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③国民党力量英勇作战④中共的正确领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③④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⑴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师夷长技”→维新变法→→⑵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连战访问中国的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2007年,同学们举办一次“纪念抗战全面爆发70周年”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全民族抗战开始于何时?以什么事件为标志?(2)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三次战役名称。(3)为争取抗战尽快胜利,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一次什么大会?(4)根据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主要史实,为此次纪念活动写一幅标语。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是下列哪一位人物说的()A、左宗棠B、林则徐C、洪秀全D、魏源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在,两个强盗闯入皇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皇宫的全部财富。”作家谴责的两年国家是()A、英国、法国B美国、俄国C、德国、日本D、意大利、德国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C、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D、彻底抵制外国经济扩张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1)民主(2)平等(3)博爱(4)自由(5)科学A、(1)(2)B、(2)(3)C、(3)(4)D、(1)(5)下列哪一节日与“南昌起义”有关()A、青年节B、建军节C、劳动节D、国庆节针对巴黎和会的无理要求,北京青年学生发动了()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一二。九”运动D、五卅运动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过雪山草地(2)巧渡金沙江(3)遵义会议(4)四渡赤水(5)飞夺泸定桥A、(3)(4)(2)(5)(1)B、(1)(2)(3)(4)(5)C、(3)(4)(5)(1)(2)D、(4)(3)(5)(1)(2)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1)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2)是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3)孙中山任校长(4)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A(1)(2)(4)B(1)(2)(3)C(2)(3)(4)D(1)(2)(3)(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武没会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开始地标志是()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日本人侵华北D、七七事变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核心是在下列哪次会议()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八七会议“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B、创办京师大学堂C、精简机构D、废除科举制度“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调虎离山袭金沙”分别有何军事意义?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这两次合作各有何主要历史作用?2005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他最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我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外各种原因”有哪些?1、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6、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A、1871年B、1884年C、1875年D、1876年7、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于爆发后()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柳条湖事件8、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4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2日C、1945年9月9日D、1945年10月25日10、1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根本目的是()A、改造传统的儒家思想B、倡导西方文化,促进社会进步C、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D、反对思想领域的尊孔复古1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A、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4、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A、南昌起义B、广州起义C、秋收起义D、武昌起义17、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活动的加剧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19、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陈炯明反动势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B、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产阶级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D、进一步多大国共合作的基础20、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百日维新B、康、梁创办《万国公报》C、强学会的成立D、公车上书21、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A、《海国图志》B、《四洲志》C、《资政新篇》D、《天演论》23、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A、淞沪铁路B、滇越铁路C、京张铁路D、京汉铁路25、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是()A、《屈原》B、《棠棣之花》C、《虎符》D、《雷雨》26、宣布中国科举制度废除是在()A、1905年B、1906年C、1911年D、1919年27、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A、中原解放区后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C、大别山后D、陕甘宁解放区后三、连线题(8分)南京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马关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辛丑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四、材料解析题(29分)1、时间回转,你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你是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2年你到了东北,1936年你到了西安,1937年底你来到南京,1938年你去了山东台儿庄,1945年你又来到延安……你怀着一颗爱国心,用你的笔与中国人民共呼吸,共抗争。(1)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你在以上五个时间段的所见所闻写一个提要式的报道。(不超过五十字)(6分)5(2)时光飞逝,当你在晚年得知日本政府企图借教科书事件篡改这段历史时,你想对日本新一代的中学生说些什么?(6分)3、读图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略(1)这张曲线增长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4分)(2)列举近代史上著名实业家。(写出两位即可)(2分)(3)当时我国民族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2分)五、问答题2、近代中国在科技、思想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你从中有何感悟?(11分)中国历史期末复习题(一)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谭嗣同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