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一
1《中国古代史》课后练习第一编先秦部分一,名词解释1,巫山人直立人,于1984年发现于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是目前所知我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巫山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制品,其中多数石器都带有早期制造石器的特点---人工打击的痕迹,生存年代距今约为204—201万年。2,蓝田人直立人,于1963年和1964年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村,公王岭蓝田人距今为98万年—67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65—53万年,对原料的利用率较低,表明其制作技术仍有相当的原始性。3,元谋人直立人,元谋人于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出土了包括削器,尖状器和石片还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大量的炭屑和烧骨,元谋人的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4,北京人直立人,北京人化石首先发现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第一地点,北京人在体质特征上存在头骨原始而四肢进步的现象,推知男性平均身高1.62米,女性1.52米。5,金牛山人金牛山人于1974---1975年发现于辽宁省营口市金牛山,其体质特征较北京人进步,被认为是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度的类型,其生存年代距今约28万年。6,许家窑人许家窑人于1974—1977年间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属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阶段,其生存年代距今约10万年以上。7,马坝人早期智人,于1985年发现于广东曲江马坝乡,马坝人的头骨与北京人相比已有很大进步,其形态明显区别于直立人而进步为早期智人。8,丁村人早期智人,丁村人1954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其体质特征与现代黄种人已经很接近。9,山顶洞人2晚期智人,山顶洞人1933—1934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中,脑容量为1300-1500毫升,已在现代人脑容量的变异之内,总体特征代表了原始蒙古人种,其生存年代距今18000年。10、柳江人晚期智人,柳江人于1985年发现于广西柳江县,柳江人的体质特征比较矮小,与现代华南和东南亚人比较接近,其总体特征应属于蒙古人种中的一种较早类型。11,资阳人晚期智人,资阳人于1951年发现于四川省资阳县黄鳝溪,资阳人的基本特征已同现代人接近,属于晚期智人的蒙古人种。12,磁山文化黄河流域粟作农业文明之一,于1976---1977年发现于河北武安,遗址为一远古村落,从中发现各类文化遗物近两万件,有相当多的农业生产工具,遗址中有相当数量用于贮藏粮食的长方形窑穴,可见当时黄河中游地区早期农业的发达情况,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600年。13,裴李岗文化黄河流域粟作农业文明之一,裴李岗文化于1977—1979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稻,粟,黍的实物标本,具有渔猎工具少而农业工具丰富的特点,农业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社会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工。14,老官台文化黄河流域粟作农业文明之一,老官台文化首先发现于陕西华县老官台,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5000年,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黍和油菜等作物的栽培技术,猪是当时人们的重要肉食来源,当时居民大概是以杵臼一类工具加工粮食。15,彭头山文化长江流域的早期稻作文明之一,彭头山文化1988年首先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其年代为公元前7000—5800年,出现了人工栽培稻,当时人类已在此过上了比较稳定的稻作农耕生活。16,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的早期稻作文明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发现了四个相互叠压的文化层,稻谷属于晚稻型栽培稻,水田稻作农业已相当发达,当时采集和渔猎3业在社会生活仍占重要地位。17,层累的古史观(×)从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认为古书所载的“三皇五帝”的系统,是应战国至两汉间的政治需要,由以儒家为代表的知识阶层“层累的”造成的,越是古史系统中排列在先的五帝的传说发生的越晚,即使是“三皇五帝”之后的一些帝王的传说也是越往后由人附加成分越多。18,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于1959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应当是夏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城市体,社会分层在二里头遗址中也有体现,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标本经过测定,年代基本上在公元前20-17世纪之间。19,九州(×)《尚书禹贡》:冀州,豫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梁州,青州,荆州。《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而有幽州,营州。《周礼夏宫职裿》无徐州梁州而有幽州和并州。20,启败有扈(×)启在即位之后,遭到了一些维护旧制度的诸侯的反对,其中以有扈氏的反对最强烈,启亲自率兵讨伐有扈,双方在甘地发生大战,战争的结果是启灭有扈氏,巩固了新生的夏王朝政权。21,太康失国启的儿子太康在位时,荒淫无度,这时东夷族有穷氏开始向西发展他们的势力,其首领后羿得到了夏朝百姓的支持,夺取了夏朝的统治权,太康被赶走。22,少康中兴有穷氏后羿在夺取夏的统治权后贪图享乐,大权悉归寒浞,太康与其弟仲康东逃后太康死,仲康之子相图谋东山再起,为寒浞所杀,夏余臣拥立相之子少康,少康杀寒浞,重新掌握夏朝政权,少康吸取太康失国的教训,实行德政,国势逐渐强大,政权稳定。23,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语出《诗经商颂玄鸟》商族为子姓,商始祖为契,契母误食玄鸟卵,生下契。24,盘庚迁殷汤之后十九传至盘庚,盘庚即位正当商王朝国势衰落之时,盘庚为扭转困局。将都城由奄(山东曲阜)迁到殷(河南安阳)之后,商王朝的国都固定下来,直到商纣灭亡。25、甲骨文商代文字之一,现发现单字4000多个,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从文字结构来看,如象形、4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都已具备。25,武王伐纣文王死,武王立。武王以吕尚为师,积极准备灭商,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纣的部队纷纷倒戈,商朝灭亡,周建立。26,周公东征周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于商都地区,实施“三监”。后武王死,成王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二叔不满,与武庚为首的商残余势力勾结,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周公亲自率军东征,三年平叛,巩固政权。27,井田制西周土地的基层占有,耕作和田赋的收取采取井田制的方式,在井田制度下,土地分公田和私田,所有土地划分整齐,呈“井”字形,故称“井田”28,国人暴动周厉王时期,其贪婪暴虐,倒行逆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元前841年,发生国民暴动,愤怒的民众一同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跑,流亡于彘。29,共和行政国人暴动发生以后,宗周一片混乱。国家政权暂由召公,周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维持了14年,厉王死,宣王立,诸侯归政于宣王。30,宣王中兴周宣王在为46年中“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号称中兴。31,幽王之乱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为太子,致使朝政混乱,诸侯离心,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侯、犬戎进攻宗周,幽王及伯服被杀死于骊山之下,褒姒被掳走。32,郑庄公小霸郑庄公在位时,为周王室卿士,周平王不满郑庄公长期把持朝政,欲分庄公权,周郑交质,周桓王启用西虢公,分庄公权,周郑交恶。公元前707年,周郑大战于儒葛,王师败绩,郑庄公以枭雄的姿态称雄一时。33,齐桓公齐国国君,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任用管仲为相,实行相地而衰征,三其国而五其鄙,作5内政而寄军令,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存邢救卫,在中原诸侯中树立威信,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其霸业达到顶峰。34,晋文公晋国国君,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在外流亡十九年最终即位,任用赵衰,狐偃,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国力提高,后出兵平定王子带之乱,护送周襄王回国,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在城濮之战中取得大胜,确立了霸主地位。35,楚庄王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年即位,任用公孙敖改革内政,国力提高,问鼎中原,公元前598年,破晋救郑,公元前594年,破晋救宋。中原诸侯纷纷臣服,确立了霸主地位。36,秦穆公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其在位时向东扩张,屡次受挫,淆之战后,秦穆公与晋又有过几次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但始终未能打通东进的通道,便把矛头指向邻近的戎狄部落,短短五六年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取得了独霸西戎的地位。37,鞍之战随着晋的霸业的中衰,齐襄公一面与楚联结,一面对鲁卫两国用兵。公元前589年,鲁卫两国向晋求助,晋齐大战于鞍(山东济南),齐败,与晋联盟,归还鲁卫土地,表明晋仍然十分强大。38,鄢陵之战鞍之战后,引起楚的不满,楚以救齐为名兴兵,与晋相持。公元前575年,晋悼公伐叛变的郑,楚军救郑,晋楚战于鄢陵,楚败,晋悼复霸。39,弥兵运动春秋时期共有两次,都由宋国倡导。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大夫华元主持,晋楚订约不再交兵,后因四年后的鄢陵之战而破产。第二次在公元前546年,大夫向戎倡导,共14个国家共同参加弥兵之会。确定晋楚两国同为霸主,小国虽然减少了征战之苦,但增加了向大国进贡的压力。自此,春秋时代的历史进入尾声。40,吴越争霸公元前496年,吴伐越战与李,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而死,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攻陷越都,越王勾践求和。勾践战败后不忘雪耻,卧薪尝胆,乘虚而入。公元前473年越攻吴破姑苏,夫差自杀,吴亡。642,《孙子兵法》作者是中国古代军事科技理论的建立者孙武,共传十三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孙子兵法》是对军事理论的高度概括,千百年来被尊为“兵经”。43,三家分晋春秋后期晋国的权力逐渐落到韩氏,赵氏,魏氏,范氏,知氏,中行氏手中,后范氏,中行氏被灭,公元前453年,韩赵魏联合灭知氏而有其土地,事实上瓜分晋国。公元前408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44,徐州相王公元前344年,魏惠王谋取了中原诸侯霸主的地位,在马陵之战中败于齐,后败于秦,已不能独霸天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互尊为王,承认魏齐对等的地位,史称“徐州相王”。45,关东六国战国时期秦处于函谷关以西其他六国则处于函谷关以东。或以崤关,华山为界,秦位于山西,六国位于山东。因此齐楚韩魏赵燕六国也称“关东六国”或“山东六国”。46,齐伐燕,燕破齐徐州相王后,关东六国齐最强,公元前315年,齐宣王派田章率兵攻燕。仅五十天便占领燕国,燕国残破不堪。燕昭王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公元前284年,燕联合三晋,秦楚大举伐齐。燕将乐毅很快攻下临淄。齐緡王逃走,后死于鼓里。齐除了吕和即墨以外,全被燕所占。47,长平之战公元前263年,秦攻韩的南阳,韩的上党与韩国本土隔离开来,上党降赵,秦赵为争夺上党,爆发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赵军被困于长平(山西高平),因粮绝而降秦,秦将白起坑杀了四十余万赵军,赵元气大伤。48,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思想界派别特别多,号称百家。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与其他家进行批评和论战,他们的学说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因此各国的君主对他们兼而礼之,这样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9,阴阳家7根源于西周时期产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阴阳五行观念为基础夹杂一些宗教,巫术和迷信的内容,其代表人物邹衍是用五行相胜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五德终始说。50,名家代表人物为公孙龙,主张把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分离开来,在纯粹语言符号上进行运算与探索,并从中寻找一个抽象的,超越语言的道,不顾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内在联系,流于概念游戏和诡辩的思想,有“白马非马”的理论。51,纵横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他们或是主张六国联合抗秦或主张助秦破坏六国的联盟,他们的游说辞为当时的游说之士所传,被称为纵横家书。52,稷下学宫齐国自田齐桓公开始,就在其都城临淄西郊的稷下设置学宫,称稷下学宫,形成了一个影响极大的学术文化中心,有力的支持了百家争鸣的开展,也是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的一个缩影。到齐宣王时达到极盛,一共存在150年左右,为促进战国时期文化与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53,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以首先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而得名,其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还有丰富的细石器和骨镖,表明当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有“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发现大量玉器,表明我国源远流长的崇玉习俗早在80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