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资料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1、黄河流域:第一次:秦汉——实关中政策第二次:唐宋——屯垦政策,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农业区北移第三次:明清——明初“开中法”,进行商屯,清中后期“闯关东”、“走西口”2、长江流域:从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进入江南开始,晚于黄河流域。唐中后期安史之乱,人口大量南迁二、人文环境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春秋战国——商君书模式(重农抑商);管子模式(农工商并重)秦汉——“农本”主义趋向成熟,重农模式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三、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小农经济定义: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小私有制为基础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简言之,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私有的统一。特征之一: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特征之二:私有化不断加深。精耕细作的出现背景:战国大规模耕地、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在全球的寒冷化环境下,西北屯田效率逐渐降低,在陕西发展大规模的引渠水灌溉。经济政策大转换,以“精耕细作”为内容的生产力向扩大内涵发展:作畎形态,代田法,旱地农法。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华夷思想”更趋精密,精耕细作出现。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农业的高剥削率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作的制度安排户调制(西晋、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均田制(北魏485年)租庸调制(唐初)两税法(唐德宗780,杨炎)一条鞭(明张居正1581)摊丁入亩(清1712)隋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主要标志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的成型期—以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为主要标志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以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为主要标志4、明清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适应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二、土地制度传统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地主、自耕农地主所有制的发展:最主要、发展最充分也最典型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人合法化东汉、魏晋南北朝: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隋唐五代:向纯粹的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过渡宋元明清时期:纯粹的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完全确定国家所有制:大量未开垦田、国家耕地(官田)以及屯田自耕农所有制:小规模,不稳定土地运行机制:土地兼并、买卖、离散。二、地租关系变动战国至隋以前,依附农为主体的依附农租佃制。唐宋至明中叶以前,分成租契约租佃制。唐宋两朝完成了从士族地主和依附农占优势向庶民地主和契约佃农占优势的转变,地主与佃农之间实现了从超经济强制关系到经济强制关系的转变,最重要的发展变化。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半分离状态。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定额租契约租佃制。地租形态: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一、手工业发展特征:5点•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技术进步与劳动分工的发展•手工业规模扩大和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并存•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结果明代中后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1、封建制度的阻碍;•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影响•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本身力量弱小;•缺乏原始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技术设备、政策支持、思想观念的引导有学术界两种说法:一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发展后被外国资本主义扼杀,中国近代后的资本主义是外国人带来的。二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被扼杀,在近代和外国资本主义一起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手工业制度、商业制度匠籍制度:有技艺的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为官府服役,或定期轮番服役,不得转业。分坐匠与轮班匠,对政府处于一种人身隶属的依附关系。且限制人身自由与婚姻。清代伴随官营手工业的瓦解,匠籍制度瓦解。专卖制度(禁榷制度):某些重要的工商部门(如盐、铁、酒、茶等)禁止私人经营,由政府垄断,或由政府特许的商人经营。在传统社会早期,在抑制奴隶主和豪强势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政权等发挥了某种积极作用。垄断利润与税收相结合,寓价于税。不利方面:a为防止“犯私”机构,建立监管查私,加大专卖成本。b不适应社会生产的进步,导致生产萎缩,财政收入不断减少。c专卖机构管理水平低下,人浮于事。均输平准法:均输法是指汉武帝时期,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以营利。实行均输和平准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魏晋南北朝:和市法与和籴法,隋唐:常平制与和籴平粜制,明清:宫市制与岁办、采办制三、市镇经济发展特征战国秦代时期:城市扩大、数量增多、居民增加并发生结构变化工商业者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角。城市不仅仅是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工商业生产和贸易中心。城乡关系由原来政治国野对立转变为以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官僚贵族工商业与农民的对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另立市籍,严格的坊市门禁制度。宋明时代:坊市制废除,镇、市及乡村集市贸易兴起。江南小工商市镇勃兴清代:不同层次的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主要分为手工业市镇和商业型市镇,其中又以商业型市镇为主。商业型市镇:产地市场性市镇、集散市场型市镇和零售市场型市镇。四、对外贸易制度的变化:市舶制度:唐代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机构,完善于宋代的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制度。宋代《市舶法》进行完善,元代承袭宋制,颁布《市舶司法则》,颁发许可证、征收关税、禁榷(专卖)与博易(买卖)进出口业务——海关与外贸的结合是古代市舶制度的一个主要特征。明代:朝贡贸易制度,即外国对中国统治王朝的贡纳。市舶司负责接待事务。后期施行堪合制度,即对贡舶发给堪合,定期定额进行贸易,以示限制。清代:海禁政策。除一定贡期内的贡舶贸易外,正海的海上贸易几乎全部停止。1684年开禁,施行严格限制贸易的政策:限制贸易口岸(广州等,设立粤海关),限制商民出入、贸易物品,对外限制来华贸易的管理和限制(行商制度)等。工行制度、买办、海关五、重农抑商与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是古代集权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是维护中央集权、维护经济秩序、以及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但却不利商业发展。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清代1684年开始海禁政策实行闭关锁国,限制贸易口岸,限制商民出入、贸易物品,对外限制来华贸易的管理和限制(行商制度)等。严重打击了海上贸易。一、财政收入制度1、人丁为本的阶段←以780年唐德宗两税法为分界→地产为本的阶段2、人丁为本的财政制度变迁时间财政收入制度商、周赋税谓之贡、助、彻,“借民力以治公田”力役春秋战国“三征”结构:税(土地税,履亩而征)、赋(人头税,计丁口而征)、役(即兵役、徭役,按人而课)两汉税((三十税一),赋(算赋、口赋、更赋)、役(力役:更卒、正卒、屯戍)魏晋南北朝按户征收逐步向按丁征收转化,人头税改为“户调”,不再征钱而改征绢帛,隋朝废除妇女及奴婢、部曲之课,妇女从法律上正式免除了赋税徭役。唐代前期租庸调制,府兵和募兵制3、地产为本的财政制度变迁时间财政收入制度唐中后期两税法:定税标准以资产(土地、桑麻、居宅、牲畜等)为依据,“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和雇”力役制度。两宋时期两税明确定性为土地税,全面计亩而征。役法:职役制度。茶盐酒专卖及商税等成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辽、金、元财政收入制度反复性加剧,力役派征面扩大,雇佣成分显著减少明朝前期,人口与土地并重特征:黄册、鱼鳞图册制度。后期一条鞭法:各名目的赋役和徭役合并,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力役、田赋(除米麦外)以银代役。清朝摊丁入亩,取消按人丁和土地分别征收赋役的双重标准,将丁役完全归并为一,按土地的单一标准征收。(二)财政支出制度1、财政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军事支出、公共工程建设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官俸支出、皇室支出;二、为何从人丁为本到地产为本1.古代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丁为稀缺资源,且剩余产品有限、不稳定,国家需对劳动者人身进行直接控制,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反映了在物质财富不丰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劳动者人身来控制社会资源。2.后期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且唐中期均田制名存实亡,由于逃避赋役、土地兼并等原因,农民四处流散,无固定市籍,极大冲击了原有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相比于人口流动,土地较稳定。780年唐德宗杨炎两税法改革,以地产为本的赋税制度取代。。。三、货币形态的变迁1.战国秦汉—金钱并行(黄金、铜钱—五铢钱)2.魏晋南北朝隋唐—钱帛兼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严重低迷,铜钱除南方地区还在使用外,北方被长期排挤出流通领域,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隋唐时期商品经济逐步回复,国家重视铜钱的铸造和统一,但绢帛充当货币的状况得到国家的维护:“绫、罗、绢、布、杂货,交易皆通用”3.宋至明初—钱钞共存:以铜钱为主,纸币产生并推行,绢帛退回日用品角色。(元朝忽必烈发行的中统元宝宝钞——最稳定、最完善的纸币。)明中期至清——银钱咸通: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确立了中国古代后期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金钱并行、钱帛并用、钱钞并存、银钱咸通。南宋钱币:四川“川引”b.淮南“淮交”c.湖北“湖会”d.其他地区为“行在会子”特征:1、货币形态多样,货币的只能不集中于一体。2、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密切关联。三、古代社会的金融与信用源于私人经营借贷活动、国家借贷活动、信用机制为赊买赊卖。开宗法赊卖飞钱,合劵,明代会票,清代票号四、白银成为支付手段冶炼技术低,金银多作为财富象征,后随着冶炼技术进步,白银不像黄金价值高,作为货币。商品化程度提高,钱钞无法满足,为了便于流通,方便购买,用白银。一、商品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特征二、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外国商品、贸易逆差、棉纺倾销地,耕织结构自然经济解体、评价,商品结构的变化,商品市场和外贸商品结构,中国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初始条件(1)外部环境a.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地理、产业、贸易组织、交通通信)b.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世界货币的产生(黄金,金本位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2)内部条件a.人口状况(1850年前后突破4亿)b.自然资源状况(耕地、矿产)c.农业生产技术(耕作方法,新品种、新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二、世界市场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外国商品的输入(1865年贸易逆差)(二)耕织结构的逐步分解(自然经济被迫解体)1、纺与织的分离,即洋纱取代土纱的过程。2、耕与织的分离,即洋布取代土布过程。自然经济被动、不彻底的分解,,国内市场带有半殖民性质。客观上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但未能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未能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三)商品结构的变化1、市场性质的变化:传统社会实质是地租的各种转化形态,近代社会是西方大工业产品与中国农民、手工业者的产品交换。2、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化:进口贸易中,消费资料远大于生产资料,直接消费品的进口又较消费品原料的进口为巨。出口贸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