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的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3)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将一批粗铜由昆明运往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解析:这道题考查的主要学生对于我国铁路线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理解。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水运是最经济的,从昆明到达长江沿岸最近的路线就是成昆线到成都、成渝线到重庆。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南昆铁路修通之后,可以从昆明运送到广西的北海,在走海运到上海。例2读图为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注明。(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_盆地。(3)D为_____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_____江。(4)E是_____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____湾。解析:此题通过对地势剖面图的阅读,判断主要地形区的分布。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地形分布知识的掌握情况,事实上,要学生判断沿东经89°线的地形分布情况难度较大,但是,从地图上给出的信息加以分析,就比较容易下手。地势最高的部分(近5000米)为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其北有三个盆地,且其中的一个小盆地低于海平面,因此这个小盆地为吐鲁番盆地,由此再依次推断其他的地形单元名称。答案:(1)图略(2)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3)青藏雅鲁藏布(4)印度孟加拉例3读2005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2)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大D.各地经度差异大(2)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B.南岭阻挡冷空气南下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解析:由于我国南北纬度相差很大而导致同一时期各地气温差异大,特别是秋冬之交季节,南北方气温差异更明显:南方还是炎热的夏季,北方已是冬意隆隆,广大中部地区则是仲秋季节。立冬日,北方较寒冷的冷空气开始南下影响我国,使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但南方有东西向的南岭阻挡,使冷空气难以抵达,因而南方还是炎热的夏季。答案:(1)C(2)B四、练习与检测1、台湾岛与海南岛的共同地理特征是()A、东侧均濒临太平洋B、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C、西岸都分布有盐场D、地势均为东高西低2、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长江沿岸且按由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有()A、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B、汇入长江的支流:雅砻江、乌江、嘉陵江、汉江C、跨越长江的铁路:川黔线、成昆线、焦柳线、京九线、京沪线D、商品粮基地: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3、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是()A、都在珠江口,毗邻特区,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B、都被外国侵占了400多年,我国政府都是在20世纪末恢复行使主权C、中国血统居民占90%以上,祖籍以广东最多D、都是特别行政区,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4、塔中油田、小浪底水利枢纽、黄骅港、三峡大坝所在的省区依次是()A、青海、河南、天津、重庆B、新疆、山西、山东、湖北C、甘肃、陕西、山东、四川D、新疆、河南、河北、湖北5、下列地理事物,符合我国热量资源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A、黑土地的大豆——黄土地的花生——红土地的甘蔗B、冬小麦和亚麻——春小麦和棉花——水稻C、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D、柑桔和荔枝——苹果和桃子——椰子和菠萝6、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北京的重度污染工业区应该建在()A、南郊和北郊B、东郊和西郊C、西北郊和东南郊D、东北郊和西南郊7、在埃及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口处的三角洲种植着大面积的长绒棉,并成为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根据这一地理事实,请你判断以下地区中最适合种植长绒棉的是()A、黄河中下游地区B、珠江流域C、松花江流域D、塔里木河流域8、我国最近十几年新建的水电站或水利枢纽,都位于同一流域是()①小浪底②二滩③葛洲坝④隔河岩⑤五强溪⑥岩滩⑦李家峡⑧天生桥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⑧C、②③④⑤D、⑤⑥⑦⑧9、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所种植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B、江汉平原---水稻、甘蔗、油菜C、松嫩平原---春小麦、甜菜、大豆D、山东半岛---油菜、花生、甘蔗10、我国冬季气温黑龙江省最北端最低,下述产生低温的原因中正确的是()①冬季风影响大②距海洋远③纬度在我国最高④地势较高⑤夏季风影响大⑤有森林遮挡阳光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③11、关于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夏季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B、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生长的地方C、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可保证农作物的收成12、武夷山东西分别为()A、江西与湖南B、福建与江西C、浙江与安徽D、安徽与江西13、在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将一部分原来种粮食的田,改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主要是为了()A、满足城市居民新的消费需求B、扩大出口贸易C、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迎接“入世”D、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14、关于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叙述,正确是()。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B、本区的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C、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D、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盛产苹果15、下列地区的河流,一般来说汛期出现最早的是()。A、西南山区B、西北山区C、华北山区D、南方山区16、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地图。分析回答:(1)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未显示出的发展条件还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B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C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4)合理开发利用B处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A3、C4、D5、A6、D7、D8、C9、C10、B11、D12、B13、B14、C15、D16、(1)①能源充足(黄河上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新疆、甘肃、青海的石油、陕西天然气等)②矿产丰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盐等)③农业原料充足(棉花等)(2)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陇海-兰新线)或亚欧第二陆桥经过本区(3)保护环境、珍惜水源合理利用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防止盐碱化17、(1)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小(2)温带森林温带草原荒漠(或干旱草原、荒漠草原)(3)经度(4)加强草原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制度、提高草场生产力和利用率、改变粗放经营局面、建设人工草场在线测试选择题1.指出图所示四幅图中,地形名与图中排序相符的是()A.①三江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江汉平原B.①江汉平原②鄱阳湖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三江平原C.①江汉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三江平原D.①三江平原②鄱阳湖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江汉平原读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2—4小题:2.该线的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3.图中①处()A.为喜马拉雅山B.在欧亚板块内C.南坡雪线高于北坡D.南坡降水贫乏4.图中②处为一大盆地,该盆地()A.位于东部季风区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5.莺歌海、布袋形成盐场共同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附近海水盐度都很高B.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C.都位于背风坡地段D.都位于温带地区答案与解析答案:1、C2、C3、A4、B5、C解析:1.C①图所显示的河流为汉江和长江②图所显示的湖泊为洞庭湖③图所显示的湖泊为鄱阳湖④图所显示的三条河流分别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2.C将此地形剖面图中所表达的地理事物还原到地图上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3.A根据海拔高度图中①处为喜马拉雅山,位于欧亚板块的边缘。其南坡冰川属海洋性冰川,降水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而南坡冰川属大陆性冰川,降水较少雪线的海拔较高。4.B根据图示图中②处为柴达木盆地,位于非季风区,有兰青-青藏铁路线通过,已被列为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5.C二者均位于山地的背风坡,蒸发量大,适于晒盐。唐诗中的中国地理知识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细读唐诗几遍,中国地理知识自见”。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中国地理知识。一、描写中国地形的诗句如: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二、描写中国气候的诗句如:1、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2、描写平原与山地气候差异的诗句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三、描写河湖的诗句:1、
本文标题:中国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6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