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中国地理测试题(一)含答案
1中国地理题组(一)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1阴影所示)。读图完成1~2题。1.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A.北京B.上海C.武汉D.成都2.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A.7月22日22时B.7月21日14时C.7月22日20时D.7月21日20时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3~4题。3.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C.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5~7题。5.该地最可能属于A.燕山山脉B.秦岭山脉C.南岭山脉D.天山山脉6.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B.南坡海拔600—800米处C.(北)南坡海拔400—1600米处D.北坡海拔700米处7.该山地所处自然带为A.森林带B.森林一草原带C.草原一荒漠带D.荒漠带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8~10题。8.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9.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A.森林B.草原C.草甸D.荒漠10.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不规则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图12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11~13题。1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1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1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修筑梯田、扩大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14~16题。河流长度(mm)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甲109022661乙5416240.14丙4411184.6丁342027090.1614.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15.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A.甲B.乙C.丙D.丁16.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读我国“我国锋面雨带图”回答17~18题。17.在“我国锋面雨带图”中表示我国华南秋雨的图是A.A图B.B图C.C图D.D图18.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空梅的原因是A.D提前出现,A滞后出现B.D滞后出现,A提前出现C.C提前出现,A滞后出现D.C滞后出现,A提前出现下图是我国某地及其周边地区自然景观图,读图回答第19~20题。319.我国选择在A地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因为该发射中心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好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20.A地的区位优势有①地处肥沃的冲积平原②气候温和湿润③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资源④地处河流干支流汇合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综合题(共60分)31.(15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6分B区域是高原地形(云贵高原)(1分),B纬度较低,热量比较丰富,年均温高于A地区。但高原地形,海拔偏高,夏季日平均气温较A地低(1分),所以积温数反而较少(1分)。A区域是盆地地形(四川盆地)(1分),地势较低,夏季温度较高(1分),积温高(1分)。(2)在B地形区,降水的空间差异明显,简述该地降水的空间差异及其主要成因。4分自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的递减趋势(1分)。①海拔高度与地面坡向变化(1分)②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1分)③所受风向不同(1分)(3)分析B区农业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3分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1分);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瘠(1分);水土流失严重(1分)。(4)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5分水量大(1分),落差大(1分);汛期长(1分);含沙量小(1分);无结冰期(1分)。(5)近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本区的交通建设投资,请说明其主要意义。45分开发本区的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1分);加强本区与沿海地区的交往与合作(1分),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经济发展(1分);加强民族团结(1分);巩固国防(1分)。32.(15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风大。其中兰新铁路沿线从红旗坎—吐鲁番—了墩段被称为“百里风区”。2006年4月9日,从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T70次列车途经吐鲁番时,遭遇强沙尘暴,列车迎风的车窗玻璃大多被狂风卷起的碎石击碎。材料二:坎儿井是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的特殊灌溉系统,是新疆特有的文化景观。它结构巧妙,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径流稳定。但近年来,坎儿井数量急居减少,功能也大大降低。(1)简述“百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提示:从地形、气压变化、地面植被等方面分析)。8分①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1分),冬春季节天山南北温差大(1分),气压变化剧烈(1分),故大风频繁。②该地地处天山断层陷落带的山口位置,当冷空气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时,受山口地形(1分)的影响,(或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加快,风力强劲(1分)。③“百里风区”戈壁平坦(1分),植被稀少(1分),缺乏风力屏障,摩檫力小,故风速较快(1分)。(2)坎儿井的水源来自哪里?什么季节水量最大?2分坎儿井的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1分);夏季水量最大(1分)。33.(15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7分调节径流变化(1分),具有防洪(1分)、灌溉(1分)和发电(1分)的功能;使河流含沙量减小(1分),减少河床淤积(1分);减少下游凌汛危害(1分),遏制黄河断流(1分)现象。(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5素。4分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分)。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垦、过牧、过樵导致植被破坏(1分);不合理的耕作制度(1分)(轮荒)以及开矿(1分)等。(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盐渍化)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6分大量引水灌溉,造成河流的中下游水量减少(1分)甚至出现断流;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使河流遭受污染(1分);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土地荒漠化(1分)和水土流失(1分),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1分)。(4)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11分包兰线(1分)铁路线基本上沿着河流(黄河)谷地行进(1分)(分布)。地势低平(1分),工程量小,筑路费用低(1分);沿线地区农牧业(1分)和工矿业较发达(1分)、城市数量较多(1分)、人口相对密集(1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分);有利于促进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1分)和政治稳定(或利于民族团结)(1分)。中国地理题组(一)答案一、选择题1-5ADDCD6-10CCDDD11-15CDACA16-20DCDCD31.(22分)⑴6分B区域是高原地形(云贵高原)(1分),B纬度较低,热量比较丰富,年均温高于A地区。但高原地形,海拔偏高,夏季日平均气温较A地低(1分),所以积温数反而较少(1分)。A6区域是盆地地形(四川盆地)(1分),地势较低,夏季温度较高(1分),积温高(1分)。⑵3分自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的递减趋势。海拔高度与地面坡向变化。⑶3分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瘠;水土流失严重。⑷5分水量大,落差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⑸5分开发本区的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本区与沿海地区的交往与合作,发展处向型经济,带动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32.(10分)(1)8分①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春季节天山南北温差大,气压变化剧烈,故大风频繁。②该地地处天山断层陷落带的山口位置,当冷空气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时,受山口地形的影响,(或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加快,风力强劲。③“百里风区”戈壁平坦,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摩檫力小,故风速较快。(2)2分坎儿井的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最大。33.(28分)(1)7分调节径流变化,具有防洪、灌溉和发电的功能;使河流含沙量减小,减少河床淤积;减少下游凌汛危害,遏制黄河断流现象。(2)4分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垦、过牧、过樵导致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以及开矿等。(3)6分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大量引水灌溉,造成河流的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使河流遭受污染;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4)11分包兰线铁路线基本上沿着河流(黄河)谷地行进(分布)。地势低平,工程量小,筑路费用低;沿线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较发达、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相对密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或利于民族团结)。7
本文标题:中国地理测试题(一)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