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思想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思想文化史一、填空题(20分)先秦学派人物创始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魏晋南北朝僧人四大译师: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不空义净僧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般若无知论》,为鸠摩罗什门下著名弟子,为三论宗的先驱人物。开元三大士:善无畏不空金刚智唐儒家代表人物韩愈道统论,孔颖达《五经正义》。宋明理学二程:程颐、程颢。《伊洛渊源录》宋朱熹。书中内容主要记载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四人及其门人言行事迹,二程与朱熹直接的关系。乾嘉朴学分派的共同之处是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根据各学派治学目的、取向、宗旨、对象等不同细分为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提出“史学四才”,即“才、学、识、德”。所着《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天演论》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二、名词解释(20分)《庄子·天下篇》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总结先秦学术思想的著作,全篇分七段。是先秦现存《庄子》三十三篇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篇。其中庄子提出学术问题有道术和方术之分,道术是普遍的学问,只有天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学术则是具体的各家各派的学问,庄子还对儒家学派、墨家学派、稷下黄老派、老庄学派、惠施、桓团、公孙龙等各家的学术观点一一作了评述。其中还保存了许多道家的资料。《庄子·天下篇》对于先秦学术派别的源流和内容都有独到认识,作出了简明扼要、公正客观的论断,本篇是学术史论著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对研究整个先秦学术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天人关系的探讨(名词解释或者简答):天人合一1、由孟子提出认为人和人伦道德根源在于天,强调“天道”、“人道”、“自然”,认为人与天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追求天人相通,天人协调和谐一致。2、天作为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需要通过德行的锻炼回归于天。3、天道和人道合一,天道是基础,人道顺承效法天道。天人之分1、由荀子提出,天与人分别构成“自然”和“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自己的职能不能互相替代。2、天与人各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3、强调天道于人道或自然与人为的不同和区别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的规律,不会因人而存亡,与人类社会没有必然的关系,天与人各自有自己的职务和规律。4、强调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程颢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董仲舒天人感应论:1、人副天数:天生人为实现天的意志,人是天的缩影。人之为人,本于人,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天以终岁之数乘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暝,天有昼夜。从人的感情意识来说,人有好恶,天有暖情,人的喜怒,天有寒暑。至于人的道德品质,更是天意、天志的体现。2、天是万物的最高主宰,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天的主宰菜单现为阴刑和阳德两个方面。阴阳灾异的谴告说是福瑞说。代天治民的君主,其行为的好坏能直接地影响到天,如果君主施行德政上天就会降下福瑞,以示上天的奖励。实行暴政,上天就会降下灾祸。评价:将自然与人类社会看成统一整体的,要求人的行为遵循天意具有合理性。将天人简单比附,把自然灾异与祥瑞说成是天表达其意志的形式,本质上不科学、错误。人的行为可以感应天,一定程度上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在当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董仲舒天人感应论:1、关于董仲舒天人关系的神秘学说认为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神。2、天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作为能感应天,天则通过善罚恶来干预人事。过程是双向的,一是”上传”人以行为来感天,另一则是下达,天降下祥瑞或者灾祸,以示遣告或者惩罚。董仲舒提出继承这种思想,并加以发挥目的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3、人类行为与其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就董而言主要是指由人类政治活动与具有神学意味的主宰的天的关系。4、包括屈君以伸天,也包括屈民以伸君,两者可以相互发明。道统论“道统”,指的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唐代韩愈为了推崇儒学的地位,在继承关系上对抗佛家的“祖统”,在义理阐释上对抗道家的“道”,构建了儒学的“道统”体系。在其《原道》中正式提出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关于道的传授系统的论说。韩愈的道统论在时间上具有继承性,文化上具有吸收、传播和继承性。程颐在为程颢所作的《墓表》中谈到道统时认为,孟子以后,儒家的道统就失传了,直到程颢才接过这个传统。南宋朱熹将道统论进一步发展完善,他认为儒家的道统是周敦颐和程氏兄弟上接孟子的,而自己又继承了周敦颐和程氏兄弟的儒家道统。道统论借鉴了禅宗的“祖统论”,其中心思想是儒家的仁义道德,韩愈的道统论认为博爱就叫做仁,遵循封建纲常就叫做义,按仁义的道理去做就叫做道。道统论就是指按传统世袭的道德教化来行事,从而起到反对假借佛、道等外物来修炼德行的佛、道思想的作用。六家七宗流行于两晋时期的中国佛教般若学派别。“六家七宗”的名称始于刘宋时期昙济的《六家七宗论》。根据汤用彤的考证,“六家七宗”及其代表人物是:“本无宗”(道安),“本无异宗”(竺法深、竺法汰),“即色宗”(支道林),“识含宗”(于法开),“幻化宗(道一),“心无宗”(支愍度),“缘会宗”(于道邃)。其中“本无宗”和“本无异宗”为一家二宗。以“六家七宗”为代表的般若学思潮,在我国经历了长达一百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中间多次展开辩论,通过辩论,有的学派被淘汰了,有的学派则上升到支配的地位。“六家七宗”所代表的般若学派与魏晋玄学所讨论的问题有相同之处,但它们各自的思想形式和理论逻辑是不一样的。魏晋玄学致力于建立一种肯定现实社会秩序的本体论,般若学则从否定现实社会秩序方面要建立“有”、“无”结合而超有无的本体论。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六家七宗”虽未完成建立佛学本体论的任务,却为其后僧肇总结性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六家七宗”的兴起和流行,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必要环节。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也称“佛心宗”。传说禅宗的创史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之后而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六祖慧能主张顿悟、创南宗;神秀主张渐悟,创北宗。南宗修习方法简便、直接、深入俗间,成为禅宗主流,受到唐王室重视,对士大夫和劳动群众都有较大影响,传至元、明、清渐衰。禅宗以《坛经》为典,其思想可以概括为“即心成佛”和“顿悟”说,认为宇宙万有都由心性产生,万有中尽是自性,人人都有佛性,认识自性即可成佛。曾传入日本和朝鲜。法藏(643—712年)唐代僧人、佛经翻译家,号贤首大师,华严宗三祖,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祖先康居人,后迁长安。岁从云华寺智俨学《华严经》。咸亨元年,武则天命建太原寺,他奉诏在太原寺讲授《华严经》。后居云华寺,武则天命京城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赐贤首国师之名。自此,法藏频繁参于翻译、广事讲说和著述。圣历二年(699年),法藏重译的《华严经》,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前后讲新旧《华严经》三十余遍。后来法藏为唐中宗、唐睿宗授菩萨戒,拥有帝王师的地位。睿宗先天元年(712年),圆寂于长安大荐福寺,年七十岁。法藏将自己的华严思想分为四门:三性同义、缘起因门六义、十玄缘起无碍、六相圆融。其弟子广众,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等。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由法藏(643—712年)于武则天时期创立,以阐明《华严经》而得名,又因为法藏曾得武则天赐号“贤首”,因而又称“贤首宗”。在法藏前,隋代的杜顺为创立华严宗也做过贡献,其后的智俨曾写有《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等经卷。法藏继承前人的事业,写出了《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和《华严经旨归》等经卷,从而创立了华严宗。后来法藏为唐中宗、唐睿宗授菩萨戒,拥有帝王师的地位。从中宗到武宗约160多年间,华严宗东欧很盛行。华严宗的基本理论为“法界缘起”论。8世纪中叶传入朝鲜,后又由朝鲜传入日本。《华严经》佛教经典。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约成于公元2~4世纪间,初流行于南印度。有三种汉译本:《六十华严》,东晋佛陀跋陀罗译,60卷34品;《八十华严》,唐实叉难陀译,80卷39品;《四十华严》唐般若译,40卷,亦称《贞元经》,为本经中《入法界品》之别译。此经主要思想在三界唯心、深入法界、佛性现起等命题。此经在隋唐时传习甚隆,华严宗便以此为本据。此经之印度和东土论疏极多,最重要者为龙树《大不思议论》、吉藏《华严经游意》、法藏《华严经探玄记》等。三、简答(30分)人性探讨,孟子、荀子两者对人性善恶的区别:1、孟子认为“仁义”本与生俱来内在于心,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所以人性是善的。《孟子·告子》章记载了孟子与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的告子进行的辩论。①与动物比较②善的品德是先天都有的。人都有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四心”、“四德”。③尽心、知性、可知天。④浩然之气2、荀子和孟子相反,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①恶是天生的自然性,人都有潜在的恶因子。②人性与社会道德规范的不协调,反映其侧重礼。③“化性起伪”,人性为“性”和“伪”两个部分。性指天生的人的生理素质,伪指后天人为造就的礼仪法度,人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改变恶因子。3、两者的比较:①孟子的性善论是以天人合一为前提,荀子的性恶论是以天人相分为前提。②性善论重道德,性恶论重物质。③孟子立足于内在和外在,荀子的性伪之分则改变为先天和后天,两者本质上都属于先天论,前者的重点在内在,后者的重点在后天。④两者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规定并无根本的分歧,孟子认为通过本性的之我的扩充,“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荀子认为靠个人的努力“涂之人可以为禹”。至善境界是他们共同的指向。隋唐佛学特点1、融合:隋唐时期产生的天台宗,具有了融和南北两朝佛学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朝佛学重谈理,北朝重坐禅,隋代智顗作为天台宗的创立者开始主张“定慧双修”,对统一南北佛教僧侣修行的差异有很大作用,天台宗实现了隋唐佛学修行方式与戒律的融合。2、中国化隋唐时期的佛教,除了唯识宗等少数宗派外,基本上都程度不同的本土化了,尤其是禅宗,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国宗教,佛教的中国化主要有三点:①把佛性与心性相结合佛性是来自印度的佛教概念,是指现象的本质;心性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范畴,指人的本质、本性,以及认识和完善人性的方法。隋唐佛学用佛教的推理方法来论证儒学的心性,用儒学的修养功夫来实践佛教的佛性,二者融为一体。②把出世与经世相结
本文标题:中国思想文化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