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纲1、天命不常(P38):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的政权期间,曾经不止一次地阐述这个道理。在周公看来,不勤政事,无政德,对民统治残暴,而失去天下是上天对周朝的惩罚,转而将天命保佑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的周王朝。周灭商,取决于天命。而且认为夏商之际的历史也是天命不常的表现。周公这种天命不常的思想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反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2、小国寡民(p71):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认为理想的社会有以下特点:国家规模小,人口少;人们生活在及其原始的状态下,没有生活生产器皿,文化极不发达;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没有交往,生活十分的封闭。实际上是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老子的这种政治理想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相违背的。P713、兼爱非攻(p84):兼爱: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列国兼并,社会急剧动荡的现实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因此,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要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这实际上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他把兼爱看做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前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制约,即爱是无差等的。但这种兼爱,实际上是抽象的爱,是不可能的。4、黄老思想(149):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5、天人不相关预论(P220):柳宗元坚持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韩愈的等人主张的天有意志,赏善罚恶的天命观,集中批判天人感应论,在哲学上发展了天道自然论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万物是由元气自然形成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根本是两个各不相同的领域,他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天的自然属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天命论,形成天人不相干预论,表现出高度的理论勇气和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P2206、至德之世(p75):庄子在《马蹄》篇里对他所说的至德之世描述道: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庄子所说的“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对整个理想社会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以自然为原则,在庄子看来,在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至德之世”这种思想,否认了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理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7、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表现在:人的感官欲望以及权势欲望。人在本能的基础上产生了占有欲和好利之心,而人的共同心理是好荣而恶辱,人都有权势欲望。人皆好利,所有的相爱相让都是伪的表现,与人性无关。但他认为,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仁义法正得到矫正,最后达到善的境界。P59-60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即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还有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是其立论依据。但是孟子对人性的认识在根本上说上片面的。他忽略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只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是抽象的人性。P548、三纲五常学说(p189):董仲舒运用阴阳之道概括人们的社会政治关系,提出“阴阳分合论”,阴阳合分论将整个社会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形成了相互区别又相关联的双方,一方是君、父、夫,为天生的主宰,另一方是臣、子、妻,是天生的从属,这三对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关系,又称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9、独尊儒术(p131):是由董仲舒所提出,汉武帝所执行的排斥其他思想,独尊儒学为大一统思想的措施,它初步实现了西汉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在董仲舒看来,思想的混乱必然导致动乱,百家的邪辟之说不利于一统天下的稳固,唯有儒学讲求大一统,宜定为一尊即独尊儒术。儒学思想对于统治者而言,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又可以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同时还能为君主为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而装点得温情脉脉,所以就有了汉武帝崇儒的“独尊儒术”的实施。对儒学本身而言,也终于拥有了官方身份,走上了政权相结合的道路。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推崇,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的宝座,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10、居安思危(P138):唐太宗掌权后,魏徵就是是告诫他要居安思危。他认为,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所以,唐太宗认为天下稍安,尤需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思想使他们能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的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知前提。P138二、简答(4道)与说明(2道,解释并谈谈自己的看法)1、为什么说周公天命无常思想比商人受命于天的思想进步?P39商人受命于天的思想是指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权利来自天帝,并且认为商王朝的统治是受天帝保护的。虽然周初所说的天命,与商代后期所说的帝或天帝在内容上是没有实际性差别的,但是周公的“天命不常”思想却比商后期的天帝观进步。何谓“天命不常”,就是指上天授予的大命是不牢固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并没有停留在商人“受命于上帝”的认识水平上,而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天命,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而且这一思想对于巩固周王朝统治也起了很大作用,一方面,从天命观的角度论证了周灭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周公提出的如何顺从天命,巩固王朝统治问题。2、为什么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是殊途同归?P61(1)孟子认为人性善取决于人皆有不忍之心,这是先验的良知良能,是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或者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他只看到了在血缘关系下父子兄弟之间仁爱的一面。所以,他认为人本性是善的。(2)荀子认为人性恶,因为人皆好利,皆有感官欲望以及权势欲望,他看到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争夺,所以,他认为人本性是恶的。但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仁义法正得到矫正,最后达到善的境界。(3)所以,在这一点上,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形上论实际上是殊途同归。孟子认为人性善,其目的是引导人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善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想通过对人恶的本性的矫正,最后同样达到善的境界。二者的归宿,同样是人的修身,只不过前者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后者强调的是外在的社会力量的制约。3、试论述董仲舒经、权、更化思想(p191)为了解决永恒的法则与变化着的现实的矛盾,董仲舒提出了经、权、更化等命题。“经”指的是事物的根本法则,“权”指的是对事物运行发展的应变和调节,其中“经”是根本,“权”是补充,应变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制的。“经”和“权”要求统治者能在坚持“道”的前提下,根据政治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局部调节。调节有多种形式,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更化”,二是“有道伐无道”。“更化”是指某种制度形式上的调节。在他看来,王朝更迭不过是道的外在形式的循环转换。道的内核即君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君主制度的万世一系,永世长存。“有道伐无道”指的是异姓更王,君权交替。董仲舒把道和行道者分开来认识,成功地解释了政治原则与政权更迭的内在联系,为中国封建时代频繁的王朝交替找到了合理依据。他还说:“秦无道而汉代之”,汉家天下得之于“有道伐无道”,其合理性毋庸置疑。董仲舒的经、权、更化思想是汉代统治阶级政治成熟的体现。儒家政治理论经过董仲舒的一番加工,更具坚定的原则性和灵活的调节性,增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应变能力。4、唐太宗重贤思想(p144)唐太宗集团的质量思想中有三点最为突出:重视人才、任人唯贤、用人之长。第一,李世民认为,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政治之术,在于得贤。因此,他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大力兴办学校,扩大学校规模,完备考试科目,完善科举制度。第二,李世民任人唯贤。把贤能与否作为任人的唯一评价标准,只要是贤者,便可为其所用,不计贵贱亲疏,亦不计个人恩怨。他任用曾力荐要铲除他的太子谋士魏征,这为他开创盛世局面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三,用人如器各取其长,是唐太宗用人思想的更深层次推进。如何用人,委以合适官职,最大发挥其才能,唐太宗对此有正确的把握。他对群臣的优长有准确的认识。如房玄龄能谋,杜如晦善断,魏徵能谏。他能够用其所长,形成高效能的人才群体结构,在治国上取得明显效果。5、孔子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P49-52)孔子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目的,而这主要是社会道德的善化,所以,他认为,以德治国,是引导民众趋于良善的最有效途径。孔子的德治主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礼治与正名。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求得国家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治。因此,他主张专制国家应尽可能地保留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礼仪形式,遵循礼的基本精神即礼让,治理国家。目的就是要恢复等级秩序,追求专制主义政治理想。而正名,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举贤才。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的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提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他主张从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官吏。所以,一个人要先学习礼乐知识,才能为官。(3)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在孔子看来,专制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财富不均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孔子试图通过平均主义政策,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同时,他还主张实行富民政策,平均的目的也是使民众能够共同富裕。(4)愚民政策。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上的差别,上知下愚,必须有一部分人谋道,另一部分人谋食,君子谋道不谋食,知识成为统治者的私产。民众是社会底层的愚民。孔子认为,愚民政策是专制国家最好的政策。6、试述慎到关于巩固君权的思想P92慎到认为,君主巩固自己手中权势的要领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不尊贤。慎到认为君主如果尚贤,其结果必然是使贤人在民众中养成声望,客观上为君主自己树立一个敌手,那样人民将只知道贤人而不知君主,只知尊贤而不知尊君,贤与君争的结果是不如无君。第二,君主应该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要挟臣下。慎到认为,君主要使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至于旁落,最重要的一点是设法使自己在民众中树立威信,通过得民来挟制臣下。第三,君主无为以治臣下。慎到认为,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必须善于运用权术,以权术驾驭臣下,即尽量的发挥臣下的作用,让其把事做好,而君主就坐收渔网之利。7、鲍敬言无君论思想主要内容。(P160-162)鲍敬言是道家人物,是无君论者,表现在三个方面:(1)否定“尊卑有序”,主张天然平等。他否定儒家的封建等级制度,并以天地自然万物的平等为依据论证了人的平等性,认为万物是平等的,人作为万物之一亦是天然平等的。他还断言人类社会确实存在一个自然平等的时代。(2)强凌弱,弱服强的国家起源论。鲍敬言指出国家及君主是强者欺压弱者,智者欺诈愚者的结果,因此,揭露了君权神授的虚伪,纯属欺人之谈。(3)对君主制度的批判。
本文标题: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