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期末复习与考试指导(文本)
(2013.06.21)中国现代文学期末复习与考试指导(文本)李平:同学们好!我们今天的活动开始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的专业基础课(统设必修课)。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在较多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作品集)特点、成就和影响。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上承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下接专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讲授1917年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本课程主要讲授1917-1949年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讲授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本课程与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等课程相衔接。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为辅,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作品集)为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则对主要讲授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热点问题”和重点作家的研究现状。三、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和他们的长篇作品或作品集的研读,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和主要成就,掌握本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特点、成就和影响,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课程的教学大致以文学史的发展为序,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在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作品集)。各单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考虑到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本课程的教学以本大纲为依据,以文字主教材为主要内容,以作品选为阅读重点,同时辅以学习指导书和网络课程、电视录像课、网上辅导和网上视频等。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辅以教学班面授辅导和学习小组讨论等。五、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包括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主要成就和发展过程);所讲授作家的主要生平及创作道路;所讲授作品(或作品集)的概况(包括作品产生的背景、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内容)等基本常识。掌握:所讲授作家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相关文学现象和历史地位。重点掌握:所讲授作家与重点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文学现象;并比较分析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3个学分,54个课内学时,每周3学时,开设一个学期。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内学时与电视课备注1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4/62鲁迅与《呐喊》《彷徨》了解、掌握、重点掌握4/1教学重点一3郭沫若与《女神》了解、掌握2/14郁达夫与《沉沦》了解1/15朱自清与《背影》了解1/16徐志摩与《志摩的诗》了解、掌握2/17闻一多与《死水》了解1/1第一次形考8张恨水与《啼笑因缘》了解1/19丁玲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了解、掌握1/110茅盾与《子夜》了解、掌握2/111巴金与《家》《寒夜》了解、掌握2/112曹禺与《雷雨》《日出》了解、掌握、重点掌握4/1教学重点二13老舍与《骆驼祥子》了解、掌握2/1第二次形考14沈从文与《边城》了解、掌握2/115戴望舒与《望舒草》了解、掌握2/116穆时英与《公墓》了解、掌握2/117萧红与《生死场》了解1/118李劼人与《死水微澜》了解1/119艾青与《北方》了解、掌握、重点掌握4/1教学重点三20冯至与《十四行集》了解1/1第三次形考21赵树理与《小二黑结婚》了解、掌握2/122张爱玲与《传奇》了解、掌握2/123穆旦与《穆旦诗集》了解1/124钱锺书与《围城》了解、掌握1/125梁实秋与《雅舍小品》了解1/126孙犁与《白洋淀纪事》了解1/1第四次形考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媒体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字教材三种(包括主教材、作品选和学习指导书);二是多媒体教材四种(包括网络课程、电视录像课、网络课程和IP课,分阶段完成),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指点自主学习的门径,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也为那些有志向进入本科学习的同学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帮助。(一)主教材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李平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为主教材。主教材是编制辅助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二)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讲评》(李平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编选为教学服务的重点作品。所选作品根据篇幅的大小,分为“全选”和“节选”两种方式。(三)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为全面介绍型,拟定6个栏目。(1)作家介绍:简要介绍作家的生平、创作经历和创作成果,插入作家图片;(2)作品概况:简单介绍有关作品(作品集)的创作背景,作品内容概要,插入书影;(3)原著点评:作品原文(全文或节选)。出现下划线或有背景颜色的文字即为“热字”,鼠标移过出现“点评”内容。(4)作品导读:对作品的系统解读与总体评论。(5)相关评论:对本作品的有关评论。(6)作者自述:作者自己对本作品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四)电视录像课本课程的电视录像课,共37讲,每讲25或50分钟,其中,导论部分的内容6讲,每讲50分钟,采用“课堂讲授式”,主要介绍本课程大纲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建议、大纲规定的文学史常识,以及期末复习与考试等。作家作品部分25讲,每讲25分钟,采用“座谈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由主持教师与主讲教师就本大纲所规定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中常见的主要问题,进行座谈讨论,既分析教学重点,又解决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五)IP课由“全国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心教研组”成员及全国各电大该课程的老师,分别讲授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25位作家及作品。重点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帮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六)网上辅导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利用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分为“日常答疑”和“教学活动”两种形式),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七)网上视频直播根据教学情况安排2次视频直播。主要内容为课程及教学重点介绍,期末复习与考试,以及教学中出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教学媒体配合使用一览表教学媒体主要内容主要作用教学安排文字主教材系统介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自学、面授作品选提供原著点评重点难点让学生阅读理解作品自学、讨论网络课程梳理扩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消化教材网上自学电视录像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组织观看IP课作品学习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自学网上辅导教学内容指导分析针对学生反映安排随时三、教学建议本课程以文学史知识为辅,以作家作品为主。学生是否阅读作品,并结合作家的创作道路和创作思想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标志。因此,学生在学习前要以欣赏的方式阅读作品,在学习中还要带着问题重读作品。辅导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阅读作品。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为讲授对象,学术界对这些作家作品已有深入研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教学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不提倡死记硬背,同时,应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以开拓思路,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评论,通过创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全面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社会变化和文学发展的情况,掌握各时期的总体特点和成就。结合后面各章的学习,了解这些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座标位置,了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社团、流派、刊物以及论争的简况。结合后面各章的学习,了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体裁的发展变化。第1章鲁迅与《呐喊》《彷徨》了解鲁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经历和“弃医从文”等几次重大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在杂文、散文的历史小说等多方面的成就。掌握《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和鲁迅小说的主要特点。重点掌握《狂人日记》、《阿Q正传》、《孤独者》和《示众》等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第2章郭沫若与《女神》了解郭沫若留学日本、组织创造社、倡导革命文学和投身救亡运动等主要经历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了解郭沫若在诗歌和历史剧等多方面的创作成就,以及郭沫若诗歌的意义和贡献。掌握《女神》和《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3章郁达夫与《沉沦》了解郁达夫人生道路的变化对其小说和散文创作的影响。了解小说集《沉沦》和小说《沉沦》的主要内容和个性特点,以及引起争议的原因。了解小说《沉沦》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郁达夫小说的成就。第4章朱自清与《背影》了解朱自清一生的从教经历和他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的主要成就。了解散文集《背影》和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点和对现代汉语写作的贡献。第5章徐志摩与《志摩的诗》了解徐志摩出洋留学和几次婚恋等经历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了解新月诗派的简要情况和徐志摩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掌握诗集《志摩的诗》和徐志摩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颗明星》、《沙扬娜拉》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6章闻一多与《死水》了解闻一多的主要生平和诗歌创作前后期的不同情况。了解诗集《死水》和诗歌《死水》、《发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闻一多诗歌的“三美主张”和格律诗体的主要特点以及出现的意义。第7章张恨水与《啼笑因缘》了解张恨水的小说创作之路和在通俗小说创作上的主要成就和贡献。了解《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啼笑因缘》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独特性。第8章丁玲与《在黑暗中》了解母亲余曼贞、好友王剑虹、丈夫胡也频等对丁玲的主要影响。了解小说集《在黑暗中》的主要内容和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结合丁玲的生平经历和现代文学的发展情况,了解丁玲小说创作的变化。第9章茅盾与《子夜》了解茅盾20年代在文坛和政坛的活跃,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了解小说《子夜》的主要内容、特点和艺术成就。掌握茅盾小说的主要特点和他笔下的新女性形象、资本家形象、破产农民形象。第10章巴金与《家》《寒夜》了解无政府主义对巴金一生的影响和他在小说创作上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变化。了解小说《家》和《寒夜》的主要内容、风格特点和艺术成就。掌握《家》和《寒夜》在人物塑造、冲突安排与描写等方面的特点。第11章曹禺与《雷雨》《日出》了解曹禺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和他在话剧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掌握《雷雨》、《日出》的主要内容和《雷雨》及曹禺话剧对中国话剧的意义。重点掌握周朴园、繁漪和陈白露的形象,以及《雷雨》和《日出》的艺术特点。第12章老舍与《骆驼祥子》了解北京生活对老舍一生的影响和他在小说创作上的主要成就。了解《骆驼祥子》和《离婚》、《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的主要内容。掌握祥子的悲剧命运和《骆驼祥子》在艺术上的成功原因。第13章沈从文与《边城》了解湘西生活对沈从文一生的影响和他小说、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了解京派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特征,以及《边城》的主要内容和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观。掌握《边城》的文学风格和沈从文湘西题材与都市题材小说的不同特点。第14章戴望舒与《望舒草》了解戴望舒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遭通缉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了解戴望舒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和发展变化。掌握诗集《望舒草》和《我底记忆》、《寻梦者》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文学期末复习与考试指导(文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8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