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考点归纳】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方面。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1)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新物质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丝因通电发热变红而发光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3、化学变化的几种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合)通式:A+B=AB例:C+O2CO2;CaO+H2OCa(OH)2(2)分解反应(分)通式:AB=A+B例:Cu2(OH)2CO32CuO+CO2↑+H2OCu(OH)2CuO+H2O(3)置换反应:(换)通式:AB+C=CB+A例:Zn+H2SO4ZnSO4+H2↑注意:CO+CuO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反应的反应物由两种化合物组成。(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通式:AB+CD=AD+CB例:2NaOH+CuSO4Cu(OH)2↓+Na2SO4注意: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CO3【问题探究】【例1】: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A.不锈钢;B.氧气;C.生石灰;D.活性炭;E.二氧化碳;F.水;G.醋酸;H.熟石灰(氢氧化钙);I.锌;J.盐酸。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1)可供急救病人呼吸;(6)是最常用的溶剂;(2)可用于制造炊具;(7)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3)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8)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4)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9)可用作干电池负极材料;(5)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10)通常的食醋中含有约3%~5%的。审题与思路:通常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有些物质性质或用途不是机械去背诵的,而是要求我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这些内容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去掌握的,考前的强化突破只能是顾此失彼。解答:(1)B,(2)A,(3)E,(4)C,(5)D(6)F,(7)H,(8)J,(9)I,(10)G总结:关于填空型选择题,我们必须对每种物质的性质掌握的较为清楚,并能一一对应,它比纯选择题难度要大,且要求我们在做题时要小心细致!【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审题与思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点燃蜡烛,蜡烛燃烧是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是化学变化,同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水加热生成水蒸汽是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D中现象只是化学变化中可能出现的,伴随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所特有,如铁丝伸入火焰中灼烧发红,就不属于化学变化!有些化学反应的现象肉眼无法观察出来!如NaOH和HCl的中和反应。答案:C总结: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为历年各地中考必考内容,我们只有理解其本质后,方可以不变应万变。2015年化学中考专项练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B.牛奶变酸C.铁生锈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2.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化学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3.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B.发出黄色的火焰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火焰分成三层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在发现准晶体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5.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水果榨汁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天然气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7.下列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铁易生锈,二氧化碳易液化B.O2有氧化性,H2有可燃性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D.金属能导电,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上用稀硫酸来除铁锈B.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C.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浓硫酸使纸张变黑9.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含有炭黑10.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11.南京青奥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丙烷的化学性质的是A.沸点为—42.1℃,易液化B.微溶于水,可溶于酒精C.易燃D.无色气体12.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1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4.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铜:我能导电B.氧气:我液态时是淡蓝色的C.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铁:我会生锈15.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二、填空题16.只用Ca、C、O、Cl、H五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填空:(1)各写出一个化学式:①氧化物________;②酸________;③碱________;④盐________。(2)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黑色固体B在A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常坐灯泡的填充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燃着的B放入D中很快熄灭。则:(1)四种物质的名称:A;B;C;D。(2)写出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8.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④夏天仓库堆放的碳铵不翼而飞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用序号填空)19.(5分)现有①铁丝②硫磺③红磷④镁条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2)常用做烟幕弹的是;(3)常用做照明弹的是;(4)常放在灯泡中防止钨丝被氧化的是;(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20.选择合适物质,将其序号填入对应空格中:A铜绿;B碳酸氢铵;C.氧气;D.氮气;E.二氧化碳;F.金刚石;G.高锰酸钾(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2)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划玻璃的是_______;(3)一种化肥,受热易分解_______;(4)紫黑色固体,常用来制氧气_______;(5)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以做温室气体肥料_______;(6)绿色固体,加热时变黑______。21.(4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往往包括:①颜色②状态③气味④味道⑤硬度等方面。通过物质的哪些性质可以很方便地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有关序号填写在横线上。(1)盐水和糖水;(2)铜和铝;(3)酒精和白醋;(4)水银和银。三、简答题22.右图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保健品的功能是,其主要成分中,提供钙元素的物质是;参与钙的代谢,促进其吸收的是;矿物质中的锌元素属于人体的元素(选填“微量”或“常量”)。(2)服用该保健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的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该保健品还可以用于治疗症,但是患有严重胃溃疡患者最好慎用该药品,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每片中钙元素的质量是g。2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24.(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I氯气(Cl2)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材料Ⅱ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材料ⅢCl2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等。(1)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填字母序号)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四、推断题25.(6分)A、B、C、D、E、F、G七种元素中,A元素的单质能供给动植物呼吸;B的原子中没有中子;C是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和牙齿中;D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E、F是组成食盐的两种元素;人体中缺乏G元素会患贫血病。以下物质是由这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是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若甲由四种元素组成,甲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若甲、乙两物质敞口放置均会变质,且变质后配成的两溶液又会反应生成甲。则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甲能与不同类别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分别生成乙、丙,且乙、丙由两种相
本文标题: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9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