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八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专题八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阶段特征划分阶段总结特征阶段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中国在民主法制、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表现政治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不断交流和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文化生活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思想开放、生活时尚、竞争意识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核心整合归纳知识整合视角一、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政治和外交民主与法制建设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基层民主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一国两制”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实践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外交活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2)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维护周边安全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经济体制改革(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内容: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②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飞速发展。(2)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①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②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3.对外开放(1)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2)1990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归纳总结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邓小平理论(1)形成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共十三大召开,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2)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3)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地位: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3)意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整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四、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1.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改善,物质生活、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大众传媒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由短缺经济时代逐渐过渡到小康生活时代。2.科技和文化教育(1)科技: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文艺的春天:“双百”方针得到恢复并进一步贯彻执行。(3)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实行“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211工程”计划;启动“希望工程”等。1.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提示:(1)政治上,确立“依法治国”的国策,实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2)外交上,实行不结盟政策、实施全方位的和平外交。(3)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4)文教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2.改革开放后,促进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政治上,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思想自由开放。(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科技上,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人们物质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4)外交上,对外开放后,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视角整合3.有人认为20世纪后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内外因素综合的产物,你认为“外因”是什么?提示:(1)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美关系改善。(2)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名师在线明确考向点拨方法考向探究归纳概括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向1【典例】(2014年广东文综,39,节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明确1978年、1992年、2001年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判断1992年的角度是“经济改革”,2001年的角度是“对外开放”。“说明”指出两者的历史意义即可。答案: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及体制的变动主题深化时间经济模式特点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经济(1)市场调节和计划调控同时存在,国家计划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共同存在1956~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1)国家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排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1)市场调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同时,国家计划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2)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私营经济迅速发展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2)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比较分析能力——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考向2【典例】(2014年江苏历史,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解题思路:材料“农民远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说明材料反映的是农民主动实施的某种制度。由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自主地闯出了一条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路子,故本题选择D项;A、B、C三项中农民均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均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主题深化原因内容结果土地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主观认识“一大二公”,即合作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超越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坚持土地公有制,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史料】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史料解读阶段时间概况11947年关贸总协定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湾当局占据关贸总协定中的中国席位1971年总协定取消台湾当局的观察员资格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申请1995年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问题】根据上表,为每阶段起一个名称并分析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解读】项目结论审题要点三个阶段的时间信息是关键,关键是抓住核心主题“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答案构成直接信息第一阶段中“中国是创始国之一”;第二阶段中的“台湾当局”;第三阶段中的“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是关键信息间接信息根据材料划分的三个阶段间接归纳出新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的信息所学知识(1)第一阶段注意时间是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2)第二阶段要结合新中国当时的外交环境进行分析(3)第三阶段要注意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两个角度的因素结论:第一阶段名称:参与创建。背景: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国际社会交流增强;各国普遍认识到加强国家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第二阶段名称:台湾当局占据席位。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海峡两岸处于对立状态;美国操纵联合国并支持台湾当局敌视大陆。第三阶段名称:中国加入。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随堂演练实战演练巩固达标一、选择题1.(2014安庆二模)图示为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网络。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B.边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基层民主实行间接选举D.民主与法制渐趋完善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图表材料信息主题的能力。由图表中第二栏横向内容可知,图表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反映的主题是我国民主与法制的渐趋完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均错误,A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B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而非边疆地区,C项基层民主实行直接选举,故排除。2.(2014黄冈模拟)2014年2月19日,习近平会见连战时强调:“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这充分说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和平、平等、民主协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D.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解析:B从材料信息“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可知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3.(2014年上海历史,30)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A.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
本文标题:专题八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