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世界军事技术发展回顾
1中外教育史复习备考参考资料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选修课名词解释:4个(中国教育史2个,外国教育史2个)论述题:4个(中国教育史2个,外国教育史2个)一、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2.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3.监生历事制度:明代的官学制度较之前代有所发展且具有特色的是国子监。(清朝沿用)。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除中央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甚至还有更长的。确定的考核办法: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明朝统治者选派监生历事,起因是为了弥补明初官吏的不足,然而监生通过历事,可以广泛的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因此,明朝监生历事制度可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育实习制度。不过此制度实行到后来,监生日增,历事冗滥,已徒具形式,失去了其积极意义。4.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5.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6.《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考试题型2种:2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7.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8.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9.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和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三纲八目”层层推进,浑然一体,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10.《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内容: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3、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11.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田齐所创设的一所著名的学府,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12.稷下学宫的性质:1、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2、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特点:1、学术自由2、(稷下学者)待遇优厚。13.教学相长:这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14.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但到后来,品级品定及升降全由中正指定,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实际上成了一种按门第高低选士的方法。这种方法到隋唐才被科举所取代。15.书院: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1)宋初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2)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3)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3A学术流派林立:南宋著名的学术流派就有朱熹的闽学、张栻的湖湘学、叶适的永嘉之学、陈亮的永康之学、吕祖谦的婺学、陆九渊的心学等。B书院制度化: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的学规,标志着宋代书院开始走向制度化。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书院是有别于官学和一般私学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特点尤为鲜明:1.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我。2.注重教学与研究结合,形成自由争鸣的学风。3.注重学生自修和教师指导的结合,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16.六学二馆: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馆一馆。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广文馆则是为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提供学习的地方。这些学校构成了唐代中央官学的主题,都直属国子监统领。17.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18.监生历事: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19.八股文取士:明清科举考试内容只限于《四书》、《五经》,考试采用排偶文体即八股文。八股文又称制义或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艺即义,指应试的经义,因多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又称四书义或四书文。八股文取士约定型于明代中期,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作文时只用对偶,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20.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21.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2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23.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
本文标题:世界军事技术发展回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