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课题: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主备人: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2、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本课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本课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本课主要知识点及讲析导学步骤与学生活动设计教师个案修改使用教师:【自主学习】1、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遣郑和下西洋。2、年,郑和舰队从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洋。至年,先后次,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4、元末明初,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被称为“”。为此明政府派到浙东沿海抗倭。经过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被誉为民族英雄。5、从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殖民侵略。年,殖民者以租借的名义,骗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填写,然后同桌之间、小组内交流统一答案。【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天妃之神灵应记》请回答:①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②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有何历史意义?2、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填写,然后同桌之间、小组内交流统一答案。课堂练习1、“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应该是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2、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A.甘薯B.瓷器C.玉米D.马铃薯3、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A.鉴真东渡日本B.戚继光抗倭C.华侨开发南洋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4、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A.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A.荡平倭寇B.赶走荷兰殖民者C.击退沙俄侵略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6、下列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7、从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到澳门回归祖国,经历了A、444年B、446年C、440年D、450年8、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图一、图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3)图一、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本文标题: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