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世界古代史2016年中考备考资料之一上古时期(1)人类的起源(进化过程、早期代表——南方古猿)(2)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名称、成因、划分依据)(3)母系、父系氏族社会(成因、特点、传说)⑴日本大化改新(内容)⑵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⑶封建等级制度(查利马特改革)⑷罗马教廷地位(丕平献土)⑸封建城市兴起的意义(琅城起义)⑹拜占庭衰因(君士坦丁堡陷落)中古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古埃及:金字塔(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3)古印度:种姓制度(4)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5)古希腊:①西方文明发源地②雅典民主政治⑹古罗马:①布匿战争②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亚非文明欧洲文明封建社会亚洲欧洲世界古代史文明的冲撞和融合⑴希波战争⑵亚历山大东征⑶罗马征服东地中海⑷阿拉伯数字的西传⑸马可波罗东游科技与思想文化成就⑴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⑵文学:《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一千零一夜》⑶科学:阿基米德⑷建筑:巴黎圣母院麦加清真寺⑸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史前时期的人类1.、人类的起源•进化过程:攀树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晚期智人)→现代人(三大人种)•早期人类代表:南方古猿(非洲、距今三四百万年前)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名称: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1.成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的长期作用。2.划分依据:按肤色、发型、眼型等体貌特征。三、氏族公社——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1.母系氏族社会2.成因: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特点:①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掌握氏族的领导权②世系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母亲。•传说: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说明母权制下妇女地位崇高)四、父系氏族社会1、成因:生产力的发展使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2、特点:氏族由一个男性祖先和他的子女以及他的男性子孙的后代组成,子孙皆归属父亲,财产按父系继承。3、传说:厄瑞斯特的故事(说明父权的增长、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涉及的主要观点•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创造了人。•生产力的发展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化的根本原因•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导致氏族制度瓦解,国家产生。•“史前时期”之“史”指人类文明史,即从奴隶社会开始的阶级社会历史。“史前时期指原始社会时期。文明古国发源地产生时间文明象征古代埃及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前3100年金字塔法老的陵墓,也是国王权力的象征古代巴比伦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前18世纪《汉漠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印度亚洲南部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前2500年种姓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代中国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前2070年甲骨文;青铜器;天文、历法、医学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上述大河都位于北纬30度左右,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利于农业发展。文明特点都表现出鲜明的农业文明特点上古亚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目的:维护统一的奴隶制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实质:法典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是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工具。•史学价值: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和古代西亚奴隶制社会最珍贵的史料。•法典成为古代西亚文明象征的原因:①法典的完备性,此法典是一部成文法,由序言、条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一个整体性文献。②法典内容的丰富性。法典条款200余条,多角度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奴隶制文明状况和社会生活达到的水平。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国王、官吏、武士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从事最低贱的职业。概念释义•“上古”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金字塔和《汉谟拉比法典》等是东方文明古国标志性的文明成果•种姓制度是以血统划分的一种等级制度,并不完全等同于阶级制度•“大河”特指亚非大陆孕育了古代文明的著名河流•古代两河流域是一个多民族活动的地区,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上古时代的印度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指一个国家•两河流域的古老东方文明在幅员(广大)、经济(农业)、政体(专制)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一、古希腊文明•1、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地理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地区、小亚细亚西岸•3、文明起源: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4、文明中心:雅典——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5、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确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当政时,奴隶主民主制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内容:①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②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评价:①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②广大奴隶不仅毫无权利可言,并且被公然的列为专政对象;③民主政治在自由民中也是有限的,妇女皆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没有任何权利;④民主政治的领导权实际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上古欧洲文明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兴衰建立地点:意大利半岛时间:前6世纪末掌权:两名执政官掌握行政权,元老院掌握实权性质:奴隶主贵族专政建立时间:前30年建立者:屋大维体制:元首制(帝制)称号:奥古斯都扩张⑴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⑵三次布匿战争时间:前3世纪—前2世纪交战双方:罗马——迦太基结果: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繁荣初期200年,“罗马和平”时期分裂395年,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衰落原因:①奴隶逃亡和起义(斯巴达克起义)、小农破产、被征服者的反抗;②军事独裁者的争夺经过:凯撒夺权、被刺杀→屋大维独揽大权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和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二、古罗马文明上古欧洲文明理解∞认识•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具有浓厚的商业文明特征。•2、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代表的爱琴文明揭开了希腊历史的序幕。•3、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域概念,是对多个国家的总称。古希腊的国家以“城邦”形式出现,斯巴达和雅典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个城邦。•4、雅典民主政治以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古希腊人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5、意大利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崇尚军事、暴力是古罗马文明的显著特征。•6、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以武力征服和奴役展现了欧洲奴隶制的鼎盛和血腥,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鼎盛时代。一、日本大化改新•1、时间:646年(7世纪中期)•2、改革推行者:孝德天皇•3、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先进制度•4、改革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许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5、作用:①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②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6、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学他人之长,克已之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善于学习。中古亚欧文明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1、约6世纪末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2、最初在麦加传教,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后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3、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622年为回历元年)•4、征服麦加,是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阿拉伯国家形成的特点:①利用伊斯兰教建立国家。麦地那国家建立以后,穆罕默德集军、政、教权于一身,表现出鲜明的政教合一的特点。政教合一的色彩被后来的阿拉伯国家所继承,以致人们称这些国家为伊斯兰国家。②阿拉伯立国后极富扩张性,在“圣战”的名义下不断对亚欧地区进行武力扩张,最终在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中古亚欧文明中古亚欧文明三、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2、形成:查理·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封地变成世袭领地,封建等级制度形成3、特点:①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主与封臣之间的主从关系。②各封建主之间以主从关系依次隶从,构成封建等级制度。四、罗马教廷的地位1、形成:“丕平献土”→教皇国形成→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教会统治是封建统治)2、地位: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五、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1、兴起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2、重要城市:热那亚、佛罗伦萨、巴黎、马赛、伦敦等3、城市反封建的典型:法国琅城起义4、城市兴起的意义: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六、拜占庭帝国的败落1、败落原因:①封闭保守,固步自封,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②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③奥斯曼帝国的扩张,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毁坏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2、启示:①开放宽容是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②不进则退—拜占庭帝国败落昭示的真理。中古亚欧文明•1、大化改新是日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2、“政教合一”指国家权力和宗教信仰紧密结合。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政教合一”国家是最早的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的创建和伊斯兰教紧密相连。•3、等级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等级制度是因为实行采邑制形成的。•4、“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形成的基础。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政治力量和最大的封建主。•5、西欧城市的兴起充满着城市反对封建主的斗争,琅城起义是斗争的典范。•6、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现出先进性。理解∞认识古代东西方的战争希波战争时间:前492年——前449年地点:希腊半岛交战双方:希腊城邦——波斯帝国结果:波斯大败;希腊以弱胜强,社会发展亚历山大东征开始时间:前334年概况:扫荡小亚细亚、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达印度。结果: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影响:①给东方带来了灾难②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使混合着希腊因素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罗马征服东地中海时间:前5世纪末——前30年结果:使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影响:①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了暴力②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暴力冲突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平交往)马可波罗东游史实: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3世纪来华,元世祖忽必烈让他在元朝做官17年,他去过中国许多城市,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欧广为流传,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对以后开辟新航路产生巨大影响。阿拉伯数字的西传史实:(1)印度人最早创造了从0-9的十个数字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后加以改造并传播,被称为“阿拉伯数字”。(2)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也有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和友谊;①传播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②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和平交往理解∞认识•1、古代东方(亚非)文明与古代西方(欧洲)文明的交流是古代世界文明最主要的交流。•2、两大文明交流的方式:一是和平友好文化交流;二是暴力的相互冲撞——战争,战争是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文明传播的一种方式,但不能因此宣扬暴力冲撞(战争)对文明交流的贡献。文明的交融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3、希波战争是古代东方文明(波斯)向古代西方文明发起的第一次大冲撞,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亚历山大东征可以看做第一次大冲撞的继续,结果以西方文明的胜利而告终。两次
本文标题: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