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摘要: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及评价指标原则的分析,采用专家访问法、实验观察法确定地理课堂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指标权重,最后提出本指标体系的特色。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特色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我国学者王汉澜曾给教学评价下过定义,认为“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理论、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的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1]。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下,课堂教学不仅恢复了已有的评价功能,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赵克礼在《课堂教学论》中提到教学评价至少有四个功能:即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教育管理功能[2]。新的评价功能的开发和研究,推动了新的教学改革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而且还应该让不同兴趣爱好和不同能力倾向,不同特长的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和远大目标,从而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3]。根据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我们课题组经过调研,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不仅要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而且还要有助于促使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又要能使学生、教师、课程和学校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它应该是一个对“三维”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全新的、多方位的评价体系。二、确定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原则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的成败。为了使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保证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功能的客观性,使评价确实起到帮助广大地理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的发展。我们在确定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了以下几条原则。(一)目标整合的原则。确定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有助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具体表现在:①对于知识、技能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最终应能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判断、分析,运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②对于过程方法目标,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知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能和谐发展,如学生在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时,要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③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要能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于想象的,也是难于企及的。(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从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索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教”是为了“评学”,通过课堂教学的评价,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三)科学性原则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科学。具体来讲,是研究地表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成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事物演变的规律;人地关系等的学科。为了使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以教育部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关注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在确定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学科系统理论作为指导,按照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当前教师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项目及每个项目的权重系数,同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逐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三)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作为具体的目标,它应该是可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的,它所规定的内容是可通过实际观察可以直接测量以获得明确结论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内容的确定,要做到要求明确具体,而指标分值的确定又要简便易行,使广大地理教师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从而有利于调动广大地理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三、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和权重的确定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每一个因素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合理与否均直接影响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对于地理课堂评价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我们课题组根据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条件,汲取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合传统与现代评价指标之所长,在海南选择了八所中学(含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采用专家访问法和实验观察法来确定一、二级指标,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及分值。首先根据判断矩阵(1-9)标度及其内容(见表1),计算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见表2,表3,表4,表5;然后利用特尔菲法确定二级指标中的分值及五个评价等级;经过三轮的分析、反馈、整理,最终形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6)。表1判断矩阵(1-9)标度及其内容[4]标度内容135792,4,6,8以上各数值的倒数两个指标重要性相等一个指标的重要性稍微高于另外一个一个指标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另外一个一个指标的重要性强烈高于另外一个一个指标的重要性极端高于另外一个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若指标与指标比较其相对重要性用上述之一数值标度;则指标与指标比较用该数值的倒数标度表2,教学预设A判断矩阵AA1A2A3A4权重A112330.463A21/21220.268A31/31/2120.144A41/31/21/210.125表3,教学过程C判断矩阵CC1C2C3权重C11230.539C21/2120.297C31/31/210.164表4,教学策略D判断矩阵DD1D2D3D4权重D112230.417D21/21220.26D31/21/2120.193D41/31/21/210.121表5,教学效果F判断矩阵FF1F2权重F1130.750F21/310.250表6,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等级评价内容权重值分值A1.0B0.8C0.6D0.4E0.21教学预教学目标的确定A10.4634学生知识储备分析A20.2682教学策略的设计A30.1442设A10分教学过程设计A40.12522教学内容B25分地理基础知识的科学性及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B10.46311读图、填图和用图技能的训练B20.2687地理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B30.1444地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B40.12533教学过程C15分师生互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C10.5398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C20.2975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C30.16424教学策略D20分地理教学媒体选择的合理性D10.4178组织教学的指向性D20.266学生学习方法指导D30.1934教法的合理性D40.12125教学能力E15分地理教学语言的表述和教态E10.4176地理板书设计和板图绘制E20.264使用地理直观教具的能力E30.1933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能力E40.12126教学效果F10分学生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解及掌握F10.7507学生对讨论问题的参与情况F20.25037教学反思G课堂教学预设结果的实现情况G1155分总分评语评价等级:(三)指标体系特色本课题组所构建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注重地理教学前期的预设教学预设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规划、设计、假设和安排,这种预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合理的教学预设须考虑:①本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哪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②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③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哪些会成为课堂的兴奋点?④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方法及策略有哪些?教学预设的目标,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2.关注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地理教材内容是否了如指掌。教师应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教材在全章节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应能理顺并融会贯通,所教授的知识要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深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教育寓于地理教学内容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体现出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体现出协调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三是,是否对学生进行读图、填图和用图等技能的训练。教师要能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四是,是否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地理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看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已经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3.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预设方案的实施情况,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了教学预设方案中的主要内容,是否遵循预设初衷,能否灵活控制教学过程;其次是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是否达到最优化,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是否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是要看在师生互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中,教师是否起到主导作用,即能否捕捉、判断和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并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而对于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能否及时排除和处理,以保证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进行思维中整个课堂教学不偏离原来预设的轨道。4.重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避免那种热热闹闹但没有主题的课堂现象,评价指标体系注重了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首先是要统计课堂上参与交流学生的人数所占的比重,具体要求是:参与讨论的人数占全班100%-80%的得3分;占60-80%的得2.4分,占40-50%的得1.8分,占40%-20%的得1.2分,20%以下的得0.6分。其次是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程度,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的得7分,平均成绩在80—90分的得5.6分,平均成绩在70—80分的得4.2分,平均成绩60—80分的得2.8分,平均成绩低于60分的得1.4分。5.有利于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指标评价体系中增加教学策略和教学能力的评价,目的是要使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具有规范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板图等几方面的地理教学能力;而且还应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及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去营造一个有趣、轻松的良好学习氛围,如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合理地运用地图、投影、录像和多媒体等教学媒体,同时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能结合具体的、学生熟悉的、身边的案例来开展教学。对教学的反思,要求教师能对自己教学预设目标的实现与否进行原因分析,分析的内容有:课堂预设问题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课堂教学预设目标设定的科学性;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偶发事件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等方面。通过对教师教学策略、教学能力及教学反思等的评价,不仅可以促使教师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1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