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东亚研究中心招生展位
东亚文化研究中心招生展位专业年级:历史13级3班学生姓名:杨威吴林锴刘东指导教师:李晓丹2016年6月6日为加强对外交流,传播东亚文化,吸收外国优秀留学生资源。北华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参加了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世界知名大学教育展,现设计展位如下:一.参展单位:北华大学东亚研究中心CENTERFORASIANSTUDIES,BEIHUAUNIVERSITY二.展位面积:9平方米(3m*3m)国际标准展位三.展位主色调:蓝色。蓝色代表深沉,更能体现出东亚研究中心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体现了东亚研究中心博大胸怀,永不言弃的精神,和谐世界。四.展览时间:2017年4月18日—4月22日五.开幕时间:2017年4月18日上午10点六.预展时间:2017年4月17日七.撤展时间:2017年4月23日八.展位设计:展位的两面墙定义为A墙和B墙,是展位的主要展示区,用来展示东亚研究中心的资料。在展位最前方有一块高清电视,用来循环播放东亚研究中心的宣传片及其他影像资料。九.展位效果图:十.资料展示:把东亚研究中心分为七大板块来展出A墙展示(1)历史沿革(2)机构设置(3)基础建设(4)学术成果(5)学术交流B墙展示(6)服务社会(7)科研团队十.具体内容:(1)历史沿革: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1984年6月成立的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1985年6月改建为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是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在吉林省设立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协作体。1999年9月北华大学组建后,于12月成立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年5月,改建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2007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第一批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吉林市文化研究中心”被吉林省社科规划办评为吉林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世界史学科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硕士一级授权学科,专门史学科是中国史硕士二级授权学科。中心以“队伍是生命、方向是基础、成果是支撑、项目是目标、平台是载体、特色是灵魂”为理念进行建设,成效显著。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省重中之重学科和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三位一体,相互支撑,是中心的整体优势。由东亚中心历时近30载编撰出版的《长白丛书》斐声海内外,在国内外史学界有重大影响。“学脉悠长、积淀厚重、特色突出、前景可观”是学界前辈和同仁对北华大学东亚中心的共同评价和认识。学术团队及机构设置:东亚中心是北华大学处级建制科研实体单位,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2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50岁以上3人,40—50岁之间20人,40岁以下5人,有国外经历的6人。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根据科研的需要成立了日本、韩国、东北史地、近代中国4个研究所,各研究所独立开展科研及学术活动。拥有1个独立资料室、1个办公室。机构设置日本研究所东亚中心研究所以中日关系史、日本近现代政治军事史、近现代日美关系史为主要研究切入点。研究所现有长白山学者1人,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1人,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各1人。近年来,成员在CSSCI索引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所内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项;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韩国研究所韩国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中韩关系史、韩国历史与文化、东北亚文化交流史、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等。所内成员先后在CSSCI索引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译著5部。承担国家教育部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韩国研究社团资助项目8项。东北史地研究所东北史地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北边疆与民族研究、高句丽考古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级社科研究项目8项,在研项目5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CSSCI索引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完成学术专著4部;获市厅级奖励5次。近代中国研究所近代中国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等。所内成员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先后在CSSCI索引源期刊发表论文16篇,出版各类著作15部。承担国家教育部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科技厅项目11项。基础建设北华大学高度关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专拨二层楼1000平米作为中心的研究室和资料室,投资近20万元进行改善,使中心成员都有独立的研究室和校园网络。为扩大影响,资料室现有国内外图书5万余册,用省财政专项300万元购入日韩原版图书5000余册,其中长期订阅期刊60余种。用省财政专项200万元建成“东亚区域特色文献信息化中心”,中心还建立了独立的域名的网站(),能便捷地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交流合作。学术成果BooksandWritings1.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作者:郑毅纵观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扩张侵略与对华政策演变的过程,特别是二战前日本帝国主义与战后日本和平发展的两个时代的日本外交与对华政策的变化过程,不难发现对华认识与对华政策始终是日本处理同中国关系问题上的一对主要因果关系。日本近代以来对华侵略政策及其实践,留下了诸多令人思考的课题空间。对于近代以来日本政治思想与对外侵略扩张相关性的分析研究,历来是我国日本史研究的重点领域,并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08BSS004)结项成果)即是其中之一。本书主要对吉田茂在战前任职外交官、战后任职首相过程中其个体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进行系统的解析。吉田茂战前及战后对华政策中所表现出来的帝国意识是其所处时代即大日本帝国崛起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刚性意识,在战败背景下这种帝国意识因时因势而发生一定的改变,本书使用了相对丰富的日文原始资料及吉田茂个人私人信函,在述论中强调指明吉田茂帝国意识的核心理念——伸张帝国权益、维持亚洲领袖地位并未改变,只是实现的手段、策略发生明显变化而已。对吉田茂的帝国意识层面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在对日占领史研究领域具有某种开创性研究的学术价值。尤其是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探究战后日本政治人物所普遍具有的这种帝国意识,对捕捉日本对华政策的动向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2.东亚崛起与危机的制度分析作者:马宏伟本书全面分析了“二战”以后东亚经济发展的跌宕起伏的制度原因。政府主导型制度由于是对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创新,是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和学习型制度变迁优势的创新,带来了东亚经济的迅猛发展;没能适时实现制度创新是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3.日本文化史(第二版)作者:叶渭渠或许世上再无有别的国度,会像日本一般,拥有如此矛盾的性格了;储蓄又热烈,敏感而坚忍,平和中蕴着极端,纤美里藏着暴烈……这个“日出之国”、“樱花之国”,给予世界的,不仅仅是其简素的建筑、空寂的庭园、优美的徘句、绚烂的浮世绘,还有枪炮造成的创伤、孤行引发的愤懑。深入了解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于今日尤显必要。作者叶渭渠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日本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于日本文化浸淫既久,其论其述,自然亲切通达。本书堪称了解日本文化的最佳读本。本书意在探寻日本文化的精神,展示其丰富的面向,追溯其发展的源流。首先考察大和民族在生活实践中自主生成的宗教、学术和艺术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凝聚而成的文化性格;其次研究了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具体地说,古代之与中国,近代以来之与西方——的交流,以及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日本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发展的自律性和外在交流的主体性。由此展开日本文化发展史的论述。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的合作,是活跃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中心先后与韩国东国大学校亚细亚研究院、韩国檀国大学校东洋学研究院、韩国圆光大学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韩国庆南大学极东问题研究、韩国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韩国建国大学亚洲移民研究所、韩国汉城教育大学韩国学教育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心多次邀请美、日、韩等国和港台地区学者来访。中心成员均参加过国际或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在交流的频度和密度方面,都是非常突出和有实效的。近年来本学科主办或合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12次。其中国际学术会议6次,2007年8月召开的东北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召开的近代东亚的接触空间——以中国东北地域为中心;2010年召开的东北民俗——以火炕文化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召开的中韩近代东亚地区人口流动及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2013年9月韩半岛局势与中韩合作关系学术研讨会2015年1月东亚历史与现实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日程国内学术会议6次,2007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历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2010年大陆、台湾“孙中山和谐思想”学术研讨会;2011年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学术研讨会;2012年1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2012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年会;2012年10月合办的人本思想与公正社会的构建学术研讨会。12次学术会议与会国内学者545人次,国外学者57人次。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对提升东亚中心的学术地位,扩大学术影响,提高研究素质,引领研究方向都有重要意义。《长白山丛书》已成为研究东亚区域历史必备的文献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被引次数高达7千余次。外交部曾调阅多套《长白山丛书》,为国家制定与东北周边国家的政策提供历史文献支撑。中心成员在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策略、中朝边界的变迁、“间岛问题”等领域有系列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对东北边疆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理性客观地处理中日关系有历史借鉴的价值,为我国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顺利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促进中日交流。东亚中心受吉林市政府的委托,承担吉林市与日本山形、松江等友好城市文化交流的社会服务职能。中心科研人员的咨询报告,为国家对东北边疆地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编辑出版的《吉林市城市发展史史料辑录》,收集了有历史记载以来至民国时期有关吉林市城市发展的大量资料,为今天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借鉴,《中国社会科学报》对此有专项报道。中心人员参与了吉林市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乌拉街申报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山开发等工作,为挖掘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软实力做出了贡献。研究生培养北华大学历史学科研究生培养依托于东亚中心。现有世界史硕士一级学科和中国史硕士二级学科2个学术学位授权点,有学科教育(历史)和硕师计划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生培养人数从2002年的3人增加到2015年的106人(含海外留学生5人),已毕业79人,就业率达百分之百。有12人继续深造,到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大、陕西师大等学校攻读博士学位。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2人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原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院士在访问东亚中心时,欣然题词:“根植长白沃土,培养创新人才”,这是对历史学科人才培养的高度评价。中心主任郑毅教授,法学博士,吉林省首批“长白山学者”世界史学科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长白丛书》主编。现任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省“重中之重学科”世界史学科带头人。主攻学术领域为中日关系史、日本外交政策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韩日三国的‘战争记忆’与历史认识问题比较研究”(15ASS004)1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外交政策”(08BSS004)一项,项目成果被同行专家评定为优秀等级;主持承担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05JA810001),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吉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郑毅教授现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历史
本文标题:东亚研究中心招生展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2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