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东亚难点: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3、各个国家的气候;4、日本,韩国,台湾经济发展对比1.概述⑴位置范围绝对位置:80°E—140°E,20°N—50°N,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中国领国(自东向西):朝鲜(平壤)、俄罗斯(莫斯科)、蒙古(乌兰巴托)、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阿富汗(喀布尔)、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印度(新德里)、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廷布)、缅甸(内比都)、老挝(万象)、越南(河内)。⑵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岛、台湾岛等)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二.需掌握重点国家——日本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经纬度(130°E—145°E,30°N~45°N);3.关东平原、富士山;4.、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福岛,筑波电子城。⑴自然地理特征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气温最高最低月分别是8月和2月):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寒冷的西伯利亚寒流(西北风)从陆地经过海上时,吸收一定水汽,被日本岛中部山脉阻挡,抬升,所以日本海沿岸的降雪比较多,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⑵发达的经济——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⑥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⑶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硅岛——九州岛考试热点链接:日本同中国钓鱼岛问题;日本同韩国竹岛问题;俄国同日本的千岛问题。考试试题链接:1.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A.日本是东亚的群岛国,位于太平洋东岸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占全国的3/4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森林、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日本是一个发达工业国家,农业也比较发达,据此完成2~4题。2.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D)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人口众多,劳动力比较充足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D.矿产资源贫乏3.日本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因为(B)A.稻米的营养价值高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条件好C.日本的平原面积广D.不能种植如小麦等其他粮食作物4.日本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是(B)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图1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以下有关图l中信息的正确说法是(B)A.陆地上等温线因温度高而向南弯曲B.陆地西侧等温线因暖流影响向北弯曲C.图示国家的各种资源都很缺乏D.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6.近年来,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有(D)A.地形平坦开阔,公路四通八达B.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多C.公路运输量大、耗能少、运费低D.人多地狭,国土狭小,不利于其它交通方式的发展7.水运在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C)A.河网密布,通航里程较长B.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C.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D.水运安全可靠,利于电子产品的出口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8—9题。8.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大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C.①②城市之间的距离比③④城市之间的距离远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详细9.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C)A.550千米B.1000千米C.1665千米D.2000千米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同时引发多种次生灾害。材料二2012年1月底,日本全国各地区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2米,甚至导致雪灾。日本东部和北部地区在随后一周内仍有冷空气南下,日本海沿岸地区暴雪天气将持续,部分地区积雪甚至会超过5米。图9(1)从自然地理角度简析本次日本核泄漏对中国影响程度的大小,并阐述理由。(2)分析日本海沿岸地区冬季多暴雪的原因。(3)试评价日本建核电站的区位条件。答案:.(1)影响小(1分)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流经该地区日本暖流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2分)(2)强冷空气南下,经日本海洋面,携带大量水汽;沿岸暖流增大了湿度;遇日本海沿岸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明显,形成暴雪。(3分)(3)有利条件:日本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不利条件: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存在安全隐患;人口密集,核废料处理困难。(4分)课下练习:读下图,据此回答4-6题。4.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AA.①B.②C.③D.④5.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CA.2月份B.4月份C.8月份D.10月份6.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A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7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不同点是。(2)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3)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4)简述B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别并分析原因?(5)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答案:(1)A国首都为温带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A国首都为大陆性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海洋性季风气候。(2分)(2)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西低);(2分)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2分)(3)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2分)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体输往B地;(2分)B地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2分)(4分)(4)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大,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暖流的影响。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2分)(5)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量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这里交通便利,海上运输成本低;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成本低;城市人口集中,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主要工业产品需要出口销售等等。(或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海港)(2分
本文标题:东亚(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2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