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作者:迟雅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德福回沧州接喜来乐的妻子进京城,这位师娘是一个不同意,十个不同意。德福没有直接劝师娘,而是一边吃饭一边自言自语:京城那真是个好地方,花街柳巷都是,明娼暗娼随处都有……话刚一说到这儿,师娘马上改变了注意,问德福“你师父让你来干什么来了?”“那咱什么时候走啊?”“师傅说明天起程。”“干吗等到明天,咱们今天下午就走!”这回轮到师娘着急了。在这里德福使用的就是心理战术。矮人博士的故事……在芝加哥郊外的一个乡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小矮人博士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小矮人博士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小矮人博士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惊讶起来,困惑了好一阵子,妥协了。过了几天,小矮人博士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话音未落,就听到洛克菲勒喊道:“做梦去吧,快滚出去吧!”小矮人博士平静地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站起来,走到窗前凝视着世界银行的大楼,突然转过身来,握住了小矮人博士的手,轻轻地说:“拜托了!”又过了几天,小矮人博士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头也不抬,说道:“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小矮人博士站起来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停顿片刻,抬头笑了。(网络资料)仔细观察,生活中心理学的知识到处都有。现在的管理学、教育学都带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法律、道德、心理,在调节人们社会生活方面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常法律是要求人们必须怎样做或者必须不能怎样做;道德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或者不应该怎样做;心理学是告诉人们怎样做更好。一、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意义关注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在经济困难时期,我们顾不上心理健康,将很多心理问题都看成政治问题,看成道德品质问题,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好在那个时候社会生活比较简单,人们比较单纯,心理问题比较少。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化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生理疾病的威胁。美国的成功人士,一般是一手拉着律师,一手拉着心理医生。美国的社区,都少不了三种人:一是教师,二是律师,三是心理医师。关注心理健康也是新课改的需要。以前的教师是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现在大背景变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最终落在人的培养上,突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所以,在今天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学习心理学,必须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到了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中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相继推出,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来学习。我们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受欢迎;在解决问题时,就会举重若轻。那就会自己受益,家人受益,学生受益,与你接触的人全受益。作为教师,会处理问题,那结果就是,学生现在佩服你,将来想念你,终生感谢你。否则,学生是当面怕你,背后骂你,将来恨你。(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它是保证人们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正常与否,可通过智力测验来判定。测智商用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被引入美国,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作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我国有它的修订版。智商(IQ)=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此公式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这种智商的计算方法有个局限,就是对于小孩很适用,而当人的年龄比较大的时候,智商的差距就不明显了。为了弥补这种缺陷,1963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和成人智力量表。该量表仍采用智商的概念,但是这里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称为“离差智商”。计算公式为:IQ=100+15(X—X’/S)人类的智力介于10与190之间,平均智商为100。智商90~110者,智力中等,在人数上约占50%;智商120以上者为“聪明”;智商140以上者为“天才”;智商80以下者为“弱智”。“天才”和“呆傻”大约占人口总数的3‰。(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人们的情绪,是所有心理活动的背景条件和伴随其他心理过程的体验。正如体温可作为生理上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一样,情绪也是反映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意志的健全在于行动上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人的意志通过行动表现出来,而行动又受意志的支配,心理健康的人意志与行为是统一的、协调的。(4)注意力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是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有效指标。由于人的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的障碍相联系的,一旦发现某人非常容易分心,不能自制,就说明他的心理已经有问题。(5)完整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有相对正确的信念体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能以此为核心,把动机、需要、态度、理想、目标和行为方式统一起来。如果某人经常欲望与信念相违背,需要与良心相冲突,行为方式与态度不一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既缺乏同情心,又无责任感,那么,他的心理必定是不健康的。(6)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二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三是处理、应付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能力。(7)适度的反映能力外界事物的刺激必然要引起人们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必须是适度的,既不极度国过敏,也特别为迟钝。反映过度的属于神经质,反映迟钝的属于迂腐。(8)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心理特点与所属年龄阶段的共同心理特征应大致相符。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判断:一是看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统一,他的言行有没有过于离奇和出格的地方;二是看心理活动过程之间是否完整、协调,他的认识过程、情感体验、意志行为是否协调一致;三是看心理活动本身是否统一,他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9)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我目前所处状态和环境、自我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摆正自我的位置,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有自信心、自尊心,能够自觉地发展自己。如果一个人没有发展目标,整天浑浑噩噩,或者妄自尊大、好高骛远,或者自轻自贱、悲观失望,甚至试图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自然是不能算心理健康的。(10)创造性、成就感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对家庭、集体、社会做出贡献为荣。生活中有成就感,不自轻自贱。2.我国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专家鉴定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5%以下。详见下表:表1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一览表项目严重问题基本健康中度问题小学生(%)78.916.44.2中学生(%)82.914.22.9高中生(%)82.914.82.5按照“心理基本健康”、“有中度心理行为问题”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三个档次的标准来看,小学生的比例依次为78.9%、16.4%、4.2%;初中生的比例依次为82.9%、14.2%、2.9%;高中生的比例依次为82.7%、14.8%、2.5%。调查者指出,虽然中国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由于中国中小学生基数大,即使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只占百分之几,也是不小的数目。具体来看,小学生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人际关系,达到了36.7%,其次是情绪状态31.2%,自我控制21.3%,动机14.3%,自我概念11%,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8.6%;而在初中生中,这个比例却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我控制上升为主要问题,达到32.6%,而人际关系反倒排到了后面,仅有9.4%,其他依次为情绪状态24.4%,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14.7%,自我概念9.9%,动机9.2%;高中生与初中生的状况基本相似,只是在具体比例上略有浮动。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尤其需要我们关注,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交往焦虑”、“敏感性”、“考试焦虑”、“敌对”等严重情绪问题,在情绪状况调查的八项指标中都排前列。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相当于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研究证明,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与家长有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与老师有关。从人格到认知到意志、情趣、态度、兴趣、行为习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调控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课题组对12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1993年,辽宁一个小学女生在墙上写下“老师,你错了”,然后跳楼自杀。在一个有效接触时间每天达7~8个小时的教师与学生这样一个心理场中,教师是当然的主导者、支配者,他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那么,教师为什么会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我们的教师心理不够健康!我发现,有许多教师竟然不会笑!表情是瞬间的长相,长相上凝固的表情。这不会笑可说明很多问题。2001年底,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68所学校的2292名老师中,有5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①自卑心态严重;②嫉妒情绪突出,在职务提拔等方面互相猜疑;③虚荣心理明显;④焦虑水平偏高;⑤性格忧郁孤僻;⑥逆反心理较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作节奏快,对自己事事求完美而导致的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关心未来就要关心教育,关心教育就要关心教师。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对促进教师职业成就感,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育专家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些理解,多些体贴,尽量给老师们营造宽松、祥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并适当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科学引导,合理调节,帮助他们扶正心灵的天平。二、我国中小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1.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
本文标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2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