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与表述(提纲)
1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与表述(提纲)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周正怀研究员电话:18942042013Psy.5501515@163.com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一、教育科研的选题与步骤选题: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研究课题的过程。是一个智慧活动的过程,选题要找准切入点。(一)教育科研的步骤(1)选题(教育科研的第一步)审视自己(注意问题)主观条件客观条件(2)查阅文献主要工作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前人做过哪些工作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哪些问题已解决他人用什么方法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如何(3)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的所要研究的问题及范围所要采取的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4)搜集整理资料在实施过程中所得到大量的新的资料。对研究对象的一切现象都要及时观察、形成、积累资料要求要全、实、细、客观、公正、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体质特征(5)分析研究在搜集并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脑力加工关键下结论(6)撰与报告(注意:要实事求是、不要勉强、不要虚作假。)把研究过程及取得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对学校观察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著作。湘阴教师培训讲座21、什么是课题:指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二)课题2、研究方向与课题的关系:方向限定课题课题展示方向3、注意问题区分真、假与伪问题。应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体现研究方法与类型。例如:主题学习活动中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对象社区教育资源范围主题学习活动方法与类型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实践研究4、课题的形成与选择是一项科学的思维过程。课题的类型新开课题结转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三)科研课题的来源实践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找课题理论文献从专著、论文中找课题理论上还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别人研究过但没有争论过的问题别人研究过,但自己有不同看法的问题科研课题主要来源(1)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研究实践价值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研究重点)宏观领域问题微观领域问题教育工作者选题的直接来源(2)教育理论文献中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理论问题主要体现研究理论价值教育课题的主要来源寻找并填补空白提出但没有解决的问题对前人理论发生怀疑提出自己新的见解与主张参与学术上争鸣、讨论解决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论文选题教学疑难具体场景阅读与交流3(五)教师课题研究的五大问题求新求异(眼高手低)求全贪大(一鹤冲天)跟风追潮(闻风而动)论文情结(长篇大论)穿凿附会(走向专业)二、课题方案的设计与撰写(一)课题设计及其内容1.课题设计指在课题研究实施前对整个研究活动的通盘考虑。2.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确定选题(名称)确立研究目标——探索什么样的教育规律确立研究内容——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四)教育科研课题发现、选择方法问题筛选法将遇到或产生的大量问题归纳整理分析其重要性程度及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大小。确定研究价值广泛听取意见经验提炼法在实践中摸索的经验经验总结出来,提升到理论高度提出问题产生课题现状分析法通过教育现状分析,发现和揭露教育中存在问题选择适当课题意向转化法对教育某一问题萌发一种探索意向产生课题选取价值明显、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为课题资料寻疑法资料中往往隐含着大量的科研课题4确立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去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条件——有没有条件做明确研究过程——按时间排出研究步骤确定预期研究成果——形式与内容(二)课题方案的要素(附:教育规划课题申报书)(三)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与表述1.课题名称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的主题、研究的范畴和研究方法三要素。课题名称的表述常用陈述句型,名称要正确、规范、新颖,句式要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案例:湖南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研究对象:特岗教师研究范畴:湖南省研究主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方法:调查、文献分析课题名称的要求规范:指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不能似是而非,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陈述句,慎用疑问句。“母子依恋对有幼儿身心有何影响”,可改为“母子依恋立论依据: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的限定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对研究课题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必须下比较明确的定义。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程序(步骤)预期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分工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课题名称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创新点5对幼儿身心影响的研究”或“母子依恋与幼儿身心关系的研究”。2.问题的缘起(提出的背景)一般需从现实问题、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个人研究兴趣或个人工作体验等多方面进行阐述。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该部分设计应简洁、明了,字数不宜太多。因此,要注意仔细措词,使之既实事求是地介绍概况,又能恰到好处地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注意。案例:湖南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问题的提出: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2006年中央开始在12个省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9年扩大到22个省(市、区),湖南省开始纳入该计划。“特岗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的实现等成效显著。但实施中,特岗教师对环境不适,心理问题无人关注;工资待遇偏低;无后期跟踪管理,造成流失等,也使他们面临生存与发展空间、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3.课题界定(核心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将自己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或明确的限制),解决某些概念问题的歧义。核心概念关系到课题名称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实现,研究内容的具体化。案例:湖南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特岗教师”是农村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即参加“特岗计划”的高校毕业生。“特岗计划”是中央自2006年起实施的一项保障贫困地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即教师补给政策。“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一般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降低的个人成就感。“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4.文献综述: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是针对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重点与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前人的同类或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课题已经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存在争论的问题及其争论各方的观点与焦点。▲本课题和其它相关课题在研究的依据、目标、范围、对象、方法等的区别?▲别人的哪些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可以继承和借鉴?案例:湖南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1)特岗教师的研究现状述评从国外来看,为保障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更好地引导教师向落后地区流动,6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的尝试。如美国的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ATCP,即AlterativeTeacherCertificationProgram)、“为美国而教”(TFA,即TeachforAmerican)与“新教师计划”,韩国的中小学教师互换制度,日本的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加拿大的救助团制度以及法国的统一分配制度等。从国内来看,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的跨库检索,以“特岗计划”检索,分别为70、6和90篇文献;以“特岗教师”为“关键词”检索,分别为19、5和0篇文献。其中,“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的宣传与报道优秀特岗教师以及特岗教师的生活感悟较多;特岗教师政策的反思、特岗教师专业发展与心理问题的文献很少。有关心理问题的文献只有《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新聘特岗教师自我和谐状况调查研究》等9篇。从整体来看,特岗教师的研究文献很少。从具体情况看,研究表现为“四多四少”:研究生的研究多,有影响的学者研究很少;基层和学校的个案研究多,有关全局性的整体研究少;小范围的调查研究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少;职业认同感的现状研究多,应对(策略)的研究少。目前的研究有“三个转向”:一是从关注特岗教师政策的“刚性”落实及其成效开始转向政策的反思;从关注个体的反思感悟与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转向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关注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转向关注职业认同与心理需求。(2)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3)把倦怠引入临床研究领域,教师职业倦怠开始引起关注。在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主要涉及:一是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包括身心、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二是教师职业倦怠类型,如法伯(FarberBA.)认为狂热型、能力富余型、筋疲力尽型三种形式;三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对教育的高期望、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等)、组织因素(学校环境、工作量、同事关系、考试指挥棒等)与个人因素(性别、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等)。在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职业倦怠产生原因的分析及缓解倦怠的策略探讨,以及职业倦怠与之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研究等。在本土化研究方面,一是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订与编制,如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等。二是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成果方面,主要集中在:对现状的调查研究、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分析、职业倦怠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近几年,对导致职业倦怠变量的研究趋向于更关注工作因素而非其它类型的变量,视角转向了干预研究。就总体而言,以“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为“关键词”检索,则只有本科学生的访谈研究《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解决办法》。其代表性和广泛性令人质疑。而正受到职业倦怠困扰的中小学教师大约占教师的20%左右,系统探讨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很有必要。5.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阐明研究的价值:实践意义: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7理论意义:细化、补充或具体阐述与充实某一理论,或赋予实用理论全新内涵。理论价值:所选择的问题在学术上能够填补空白,或者能修正、发展某种理论。实践价值:指所选择的问题有助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能为实践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技术。6.课题研究的理论的基础理论基础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是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活动的指导。填写理论依据:▲应找准理论的原理。▲本课题能否应用这些原理。▲理论依据应高度概括,不详细阐述。▲领导讲话、上级文件不作为理论依据。案例:湖南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理论依据一是资源保存理论。从需求和资源平衡的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当个体失去特定的资源,工作要求无法充分满足或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二是习得性无助论。Meicher认为,当自我描绘的积极心理图示在早期的探索阶段一再受挫时,个体会变得无所适从,转而陷入一种停滞观望的状态。三是匹配-不匹配模型。个人与工作情境的之间的匹配程度——差距越大,越易产生倦怠。Maslach等指出,个人和组织在工作量、控制感、报酬、一致性、公平性及价值等因素上的不匹配可能引起倦怠。四是四因素模型。中国学者对部分一线中小学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包含情绪上的疲惫感,人际上的疏离感,工作上的无意义感,知识上的耗尽感四个因素。7.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对课题研究达到理想的预设,它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识性方面的;二是技术性方面的;三是实效性方面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的三级目标1、形成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认识性目标);2、构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样式(技术性目标);3、实现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师生双赢
本文标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与表述(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3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