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马多秀闲暇是个体获得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经对江苏省约2000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中存在闲暇时间短缺、闲暇场所不足、闲暇活动单一等问题,而且不同学生群体之间还存在差别。要改善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状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出努力。所谓闲暇,指的是用时间值来衡量的人们在完成必要的工作学习之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的意义在于个体可以在闲暇时间内选择从事符合自身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来促进其获得愉悦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我国自1995年以来就实行了五天工作日制度,这样,从国家制度层面讲,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就大大增加了。但是,现实的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是怎样的呢?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的《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中“闲暇生活方式”部分的题目。2007年6月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到2091份,回收率是96.6%。调查的范围涉及泗洪、盐城、常州、海门、南京、扬州、连云港等,基本涵盖了江苏省的大部分地区,保证了取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式主要采取邮寄形式,南京地区以及临近的常州等地区是亲自送取的。调查研究对象的选择采取的是随机性原则和方便性原则。其中,农村学生占29.2%,城市学生占70.8%;小学生占51.8%,初中生占33.0%,高中生占15.2%。对所有调查结果的数据采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12.0进行了统计分析。一、中小学生闲暇时间拥有状况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是中小学生开展闲暇活动的时间保证和前提条件。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对“每天除了上课、做作业,你有闲暇时间吗”回答结果统计呈显著性差异(P0.01)。选择“几乎没有”的比例随年级的提升而增大,而选择“比较充裕”的比例则随年级的提升而降低。这表明,相对来讲,小学生拥有的闲暇时间最多,而高中生拥有的闲暇则最少,初中生居中。但同时从总体上看,选择“比较充裕”的也仅占20.63%,绝大部分学生的闲暇时间处于贫乏状态。城市和农村学生回答结果统计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城市学生选择“比较充裕”的占24.04%,而农村学生只占11.96%。可见,城市学生拥有的闲暇时间多于农村学生。那为什么学生的闲暇时间如此紧缺,尤其是高中生的闲暇时间最少呢?问卷中“假日里你们学校补课吗”,小学生回答“从不”的比例是62.1%、初中生是54.90%、而高中生则是9.0%;相反,高中生回答“经常”和“总是”的比例总和是62.17%,而初中生和小学生则是7.61%和7.88%。在同一学段内做比较还发现,毕业班学生比非毕业班学生补课频率更高,如6年级选择“总是”的比例比4年级和5年级分别高出大约1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可见,学生闲暇时间短缺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应试的程度是随着学段的提升而逐步增强的,而且在同一个学段内毕业班比非毕业班的应试程度更强。二、中小学生闲暇场所状况小学生闲暇场所的选择既与他们年龄特点有关,还与所处地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有密切联系。从表2可以看出,图书馆和书店是中小学生最主要的闲暇场所,其次是所居住的小区以及游乐场。选择“所居住的小区”的比例随学段的提升而降低,这说明小学生更倾向于就近闲暇,而随年龄增长活动的范围就逐步扩大了。而作为传统闲暇场所的少年宫和科技馆不再是中小学生最青睐的对象。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没地方去”,选择此项的比例随学段的提升而明显增加。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闲暇场所的选择也有差别,图书馆和书店是他们的首要闲暇场所。城市学生选择“所居住的小区”的比例高出农村学生3个百分点。一般来讲,城市小区建设状况总体水平高于农村,这就可以满足部分学生闲暇生活的需要。而农村学生选择“没地方去”的比例高出城市学生将近15个百分点,这透露出农村闲暇场所远远少于城市。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影响到中小学生闲暇场所的选择。统计结果表明,一是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则选择“所居住小区”的比例越大;二是家庭经济状况越好选择“没地方去”的比例越低。家庭居住环境条件直接与家庭经济条件相关,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他们选择的居住小区往往比较高档,娱乐等设施条件较齐备,能为小区内的学生提供闲暇空间和场所。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条件就相对较差,通常享受不到较好的闲暇设施。三、中小学生闲暇内容状况小学生周末的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做家庭作业78.56%、看课外书49.63%、上辅导班32.34%;初中生周末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做家庭作业81.20%、看课外书47.45%、看电视47.45%;高中生周末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做家庭作业62.70%、看电视61.22%、找朋友一起玩31.41%。其中,做家庭作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成为学生周末最主要的活动。而做家务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则相对很低,从中透露出现在中小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和劳动能力弱的原因所在。城市和农村学生周末活动内容对比(见表3),他们首要的活动内容都是做家庭作业,其次都是看课外书。城市学生中上辅导班的比例高出农村学生大约25个百分点,上网的比农村学生高出大约17个百分点,参加体育锻炼的高出6个百分点;但是农村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比例高出城市学生大约20个百分点,农村学生选择看电视的比例也比城市学生要高。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在周内以知识学习为主的生活内容延伸到了周末,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周末闲暇时间,并且,城市学生中还有相当部分学生要参加辅导班,强化了与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反的应试教育。另外,作为周末闲暇时间应加强体育锻炼,调整身体状态,增强体质和参加家务劳动以增进亲子交流,但是这些活动却显得过少。四、中小学生闲暇自主性状况所谓闲暇自主性,就是指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图自由支配闲暇时间。闲暇自主程度也是衡量他们闲暇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从表4看出,城市和农村学生闲暇自主的程度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1),农村学生选择“自己安排”的比例高出城市学生13个百分点,而选择“父母安排”的比例则比城市学生低大约14个百分点,这表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享有更大的闲暇自主。不同学段学生对“你的假日活动通常是由谁安排的”回答也呈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5),随着学段的提升,选择“自己安排”的比例明显上升,而选择“父母安排”的比例则又明显下降。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等提高,父母对他们的干预就随之减少。而且,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也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非独生子女较之独生子女享有更大的闲暇自由,一般地讲,独生子女的生活往往是父母安排管理而他们自己缺少自我管理的自由。另外,从学生对“你是否觉得你的闲暇时间会经常遭到父母或其他人的干预”的回答统计结果也能透视出他们的闲暇自主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学生的闲暇时间受到他人干预的比例相对城市学生要低,他们有更多的闲暇自由。而且,父母或他人对学生闲暇时间的干预还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统计检验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父母文化程度越高,选择“总是会”和“经常会”的比例总和就越大,父母对子女闲暇生活的干预程度就越大。这种现象该做何解释呢?可能的原因在于高文化水平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不倾向于放任,而是主动应对。但应对可能是简单的专制,也可能是民主协商,前者会直接导致子女闲暇自由的丧失,而后者可使子女获得健康成长。五、中小学生闲暇生活感受和体验状况闲暇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让生活主体获得愉悦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健康完善的发展和成长。从表7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闲暇感受和体验与他们的所在地、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的经济状况都有关,而且都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城市和农村学生对“你觉得暑假生活过得怎么样”的回答中,城市学生选择“有意思”的比例高出农村学生7个百分点,而选择“没意思”的比例则比农村学生低出大约5个百分点,表明城市学生闲暇生活的总体感受比农村学生要好。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则表现为年级越低,选择“有意思?的比例越高,反之,年级越高,选择“没意思”的比例则越高。独生子女选择“有意思”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更高。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之间选择“有意思”的比例随家庭经济状况由很困难、比较贫困、一般到富裕的变化而增大,而选择“没意思”的比例则随之逐渐减少。六、结论和建议通过对以上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一)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没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并且他们所拥有的闲暇时间随着年级和学段的提升而逐渐减少。相反,假日补课频率却随着年级和学段的提升而逐步在增加。应试是我国基础教育素有的特征,以及强调学历和文凭的社会观念使得学校和教师宁愿牺牲学生的闲暇时间来增加课时量以提高成绩。在应试教育还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变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应重在提高周内的教学效率,而把假日时间还给学生。尤其对毕业班学生来说,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因为要提高升学率就剥夺学生的闲暇时间和牺牲他们的健康。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切实贯彻禁止学校假日补课等政策,制止学校间相互竞争而占用师生休息时间上课的恶性循环现象。(二)学生时期是求知欲最为旺盛的时期,图书馆和书店是中小学生首要选择的闲暇场所。相对来说,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有更多的闲暇场所可供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供其选择的闲暇场所比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要多。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就要加强文化和教育设施建设以满足他们求知的愿望。另外,社会各个部门还要重视去增加和改善农村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居住地区的闲暇场所和设施,让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薄弱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三)在中小学生的闲暇内容方面,渗透着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倾向,完成家庭作业是最主要的内容。在城市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相反,他们忽视家务劳动能力培养和身体素质锻炼。闲暇生活就是休息和娱乐,重在促进学生的身心愉悦成长。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都比较迫切,致使他们中大部分人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事实上,家长更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和多做家务劳动,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四)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拥有的闲暇自主程度高,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闲暇自主程度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闲暇自主程度高;但是他们所体验到的闲暇生活的愉悦感则又正好相反,即城市学生的闲暇生活愉悦感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由此可见,学生获得一定的闲暇自由并不是获得闲暇愉悦的充分条件。在改善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时,我们不仅要考虑给予他们闲暇自由,还要保证充足的闲暇时间和闲暇场所。参考文献:1.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2.陶侃.中小学开展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6,(2).3.张天宝,单振涛.中小学闲暇教育简论[J].江西教育科研,1996,(1).4.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本文标题: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3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