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经济法》知识点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2015年预测:分值不超过15分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概述本节无预测考点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及税率本节预测考点共三个: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企业所得税税率百度出品:会计考试神器,扫码下载!海量免费资料,真题,模拟题,任你练!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一网打尽!官方QQ群:318549896重要考点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重要考点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一)应税所得范围及类别(二)应税所得来源地标准的确定重要考点三:企业所得税税率(一)法定税率1.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2.非居民企业适用20%的税率——减按10%(二)优惠税率1.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2.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选择题)2.非居民企业适用20%的税率——减按10%第三节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节预测考点共五个: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企业资产的税收处理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一)收入总额概述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1.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2.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市场价格)3.企业收入一般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企业的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1)(分期收款——合同约定收款日)(2)(大型设备——周期超12个月——完工进度)(3)(产品分成方式——分得产品的日期)(二)销售货物收入1.对企业销售商品一般性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为收入的实现2.采取下列特殊销售方式的,应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实现时间:(1)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2)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3)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4)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3.其他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1)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按售价。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2)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按新价。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3)属于商业折扣——按打折后。(4)属于现金折扣——全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5)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6)对于企业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商品的,其赠品不属于捐赠,应按各项商品的价格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收入,其商品价格应以公允价格计算。(三)提供劳务收入1.对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的,在纳税期末应合理确认收入和计算成本费用;具体办法可采用完工进度(百分比)来确定。2.企业应按合同或协议总价款,按照完工程度确认当期劳务收入。3.企业应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劳务收入。4.下列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规定确认收入:(1)安装费——应根据安装完工进度。(2)宣传媒介的收费——应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广告的制作费——应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3)软件费——应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4)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5)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6)会员费——对只取得会籍而不享受连续服务的,在取得会费时。(7)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四)其他收入1.转让财产收入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2.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分配决定的日期。3.利息收入——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4.租金收入——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6.接受捐赠收入——实际收到日期。重要考点二:不征税收入(一)财政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历年真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中,属于不征税收入范围的是()。(2012年)A.财政拨款B.租金收入C.产品销售收入D.国债利息收入【正确答案】A重要考点三: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允许在税前予以扣除。(一)一般扣除项目关于限额扣除要求:(二)特殊扣除项目(三)禁止扣除项目【历年真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2010年)A.税收滞纳金B.被没收财物的损失C.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D.缴纳的教育费附加【正确答案】ABC重要考点四:企业资产的税收处理(一)企业资产概述(二)固定资产1.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历年真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资产中,计提的折旧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2010年)A.生产性生物资产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D.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正确答案】AB2.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1)(外购——买价+税费+其他支出)(2)(自行建造——结算支出)(3)(融资租入——约定价格+相关费用)(4)(盘盈——重置完全价值)(5)(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3.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4.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新增内容6.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6个行业——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三)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四)无形资产(五)长期待摊费用【历年真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下列资产支出项目中,不得计算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的有()。(2012年)A.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B.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D.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正确答案】BD重要考点五: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历年真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中国境内取得的下列所得中,应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有()。(2012年)A.红利B.转让财产所得C.租金D.利息【正确答案】ACD重要考点六:企业的特殊业务所得税处理新增内容企业重组特别规定(1)对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凡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股权或资产转划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且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可以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一是划出方企业与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二是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三是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面净值计算折旧扣除。(2)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企业对外投资的非货币性资产,应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第四节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本节预测考点共两个: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取得境外所得计税时的抵免重要考点一: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企业抵免境外所得税额后实际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企业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企业境内外所得应纳税总额-企业所得税减免、抵免优惠税额-境外所得税抵免额【例题·简答题】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08年经营业务如下:取得销售收入5000万元,销售成本2200万元,发生销售费用1340万元(其中广告费900万元),管理费用96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0万元),财务费用12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20万元(含增值税240万元),营业外收入140万元,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6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12万元),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30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6万元、提取职工福利费46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0万元。应如何计算该企业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答案解析】(1)年度利润总额=5000+140-2200-1340-960-120-(320-240)-100=340(万元)(2)广告费调增所得额=900-5000×15%=900-750=150(万元)(3)业务招待费支出的限额为5000×5‰=25(万元)30×60%=18(万元)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30-30×60%=30-18=12(万元)(4)捐赠支出应调增所得额=60-340×12%=19.2(万元)(5)工会经费的扣除限额为300×2%=6(万元),实际拨缴6万元,无需调整;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为300×14%=42(万元),实际发生46万元,应调增46-42=4(万元);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为300×2.5%=7.5(万元),实际发生10万元,应调增10-7.5=2.5(万元);三项经费总共调增4+2.5=6.5(万元)(6)税收滞纳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7)应纳税所得额=340+150+12+19.2+6.5+12=539.7(万元)(8)2008年应缴企业所得税税额=539.7×25%=134.925(万元)重要考点二:企业取得境外所得计税时的抵免有关抵免境外已纳所得税额的规定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第五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本节预测考点共四个:免税优惠定期或定额减税、免税低税率优惠特别项目税收优惠重要考点一:免税优惠【历年真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收入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免
本文标题: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经济法》知识点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5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