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共凉山州委关于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党委,州委各部委办局,州级各部门党组(党委):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州第六次党代会和省、州“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切实巩固和发展我州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成果,进一步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根据省委《关于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的意见》(川委发〔2007〕16号),现就全州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民生问题决定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和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本,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在植根群众中保持好的作风,在服务群众中实践好的作风,在造福群众中体现好的作风,为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凉山”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凉山”,以推进“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为载体,在亲民、富民、惠民、助民、安民的实践中培育优良作风,以优良作风推进富民强州奔小康进程。三、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的主要任务(一)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心挚意亲民深入一线了解民情。深化“三用心、两深入、三务实”主题实践活动,健全和落实调查研究、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坚持州、县领导干部每年确保三个月以上时间,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尤其要深入到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困难大、矛盾多、发展慢的地区及困难群体中去,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建立落实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普通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制度,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搭建平台听取民意。建立信访群众接待服务中心,办好群众诉求电话,积极开通党政主要领导热线电话,设置社情民意反馈信箱,建立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保证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县(市)党委、政府要保证每个工作日有1名县级领导现场接待群众或参与值班。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及时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上下联动化解民诉。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排查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制度、领导干部包案制、群众信访限时办结制,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对重要来信来访要亲自阅批。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对群众信访的阅办率要达到100%。(二)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进富民强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农业振兴、工业强州、旅游突破、交通先行四大重点,构建水电、矿冶、绿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实现五年“三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各翻一番)、“三个突破”(生态凉山、人文凉山、和谐凉山建设取得新突破)、“四个建成”(建成世界千亿级水电产业基地、西部百亿级矿冶产业基地、全省十亿级绿色特色产业基地、全国彝族风情最浓的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跨越发展目标。1、推进“四个跨越”,依托产业富民强州。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资源大州向工业强州跨越、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跨越、民族文化资源大州向民族文化强州跨越。推进农业跨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六村建设精品村”工程:特色产业富村、生态能源建村、人才科技强村、龙头企业帮村、支部组织带村、民主法制管村,抓好150个示范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夯实“三大基础”:水利发展基础、农村交通发展基础、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基础。实施“四大工程”:优质粮食增效工程、特色种植工程、畜牧“3550”工程、特色林产品工程。重点建设“七大生产基地”:8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20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200万担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45万担国家优质茧生产基地、100万亩特色水果生产基地、75万亩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100万亩生物柴油麻风树生产基地,确保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推进工业强州,加快工业化进程。坚持“七个一”:一个优势资源、一个科学规划、一个工业集中区、一个项目引领、一个大企业牵引、一个政策推动、一个班子带动,创新工业发展路径。认真实施“三项亿元工程”:亿元企业工程、亿元集中区工程、亿元项目工程,培育50户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重点优势企业,建设10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工业集中区,每年实施10个以上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全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以上,工业总量进入全省前十位。推进旅游突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出“四大特色”:突出自然生态特色,重点发展冬季阳光之旅、夏季避暑之旅、生态观光之旅、香格里拉体验之旅;突出民族风情特色,重点发展彝族火把节之旅和泸沽湖摩梭人风情之旅;突出高科技特色,重点发展卫星基地旅游和水电工程旅游;突出红色文化特色,发展红军长征文化旅游。建设“六大精品”:邛海-泸山、泸沽湖、螺髻山、彝族火把节、卫星基地、温泉等,实现游客总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推进交通先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攀高速公路建设,西昌至德昌段力争今年10月竣工,明年全线通车。加快推进雅西高速公路征地安置工作,全面启动雅西高速公路建设。完成108国道维修改造任务。力争今年10月底前完成泸亚路一期工程建设,年底完成二期工程路基工程。加快溪洛渡、锦屏、瀑布沟等“三江”水电工程进出口道路和1300公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跨越,做强民族文化产业。科学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特色民族文化内涵,加紧彝族文化古籍整理和发掘。办好民族文化演艺中心、奴隶社会博物馆,抓好以彝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节庆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等的发展与建设,培养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人才,打造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民族文化产业强势转变,推进民族文化资源大州向民族文化强州跨越。2、营造环境,鼓励全民创业。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创业环境,以创业推动发展、带动就业、加快致富、促进和谐。深入开展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支持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带头创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立创业,推动广大农民合作创业。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欠发达县和困难群众的发展,充分发挥全州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富民步伐。3、强化措施,努力帮贫助困。在全州实施帮贫助困“百千万”工程。即:州级部门帮扶100个贫困乡(镇),县(市)级部门帮扶1000个贫困村,全州各级干部帮扶10000户以上贫困农户。继续坚持“一帮一”、“一帮多”制度,开展帮扶贫困农户、帮带下岗职工、帮助贫困学生活动;继续做好“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工作,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要帮带1-2名下岗职工或贫困学生。在农村,以“三级联创”为抓手,继续实施“五大扶贫”工程,改善14万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条件,完成现有8.9万户“三房”改造,发展沼气池12万口。深入推进“党员农贷快车”、“支部加协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教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动,全面推行“支部加协会”禁毒工作新模式,切实解决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城市街道社区,以“三覆盖建设”为抓手,以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关键,加强社区经济、党建双促进;积极探索关心、帮助、支持两新组织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和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机关,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为主题,进一步深化“三用心、两深入、三务实”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增强真心关爱、帮助群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办好惠民之事深化“10+5”惠民行动。认真组织实施“10+5”惠民行动,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目标、任务的落实。省上规定的项目,要全力以赴;州上的五项自选动作,要尽力而为;各县(市)的自选动作,要量力而行。特别要实施好“全民创业促就业行动”,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重点,加强就业培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残疾人、失地无业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建立惠民超市、惠民药房、惠民职业培训学校、惠民就业服务中心等阵地,开设法律援助、生活救助、农民工维权、妇女权益保护、青少年事务、小额信贷等惠民服务窗口,开展经常性惠民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贯彻《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决定》。简化政务办事程序,优化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健全完善相关政策,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诚信凉山建设,优化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建好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办公,搞好“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都上得起学。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力争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90%以上;积极开展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人数增长20%,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证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工作,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四)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第一准则,全心全意助民真情服务群众。深入开展向黄凤林同志和欧德松同志学习的活动,树立亲民爱民情怀。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督促督办机制、领导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重视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特点和现实影响,把握网上涉及民生问题、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的话语权和引导权,做好宣传,化解矛盾。加强群众工作机构建设,积极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改善服务、依法管理等办法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程序,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积极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有效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机制,推广“五步法决策村务”制度,探索村民自治“四个自我”的新途径。依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作决策、出政策,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凡是有损群众利益的坚决不出台。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针对教育、医疗、农民工工资、劳动合同、征地拆迁和移民搬迁等维权热点问题,继续抓好卫生、教育、交通、建设、供水、供电和通讯等行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公开,建立各级职能部门定期联席研究和联动维权的制度,引导群众以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形成全社会关心、维护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把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排忧解难安民化解影响和谐稳定的隐患。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分类排队,制定计划,逐项落实,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本文标题:中共凉山州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6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