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七年级-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山亭区-11中-侯化雨
-1-姓名侯化雨单位枣庄市第十一中学E-mailhhyxiansheng@sina.com课时课题:第一章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第4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为生物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重点、难点)2.明确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重点)3.描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重点、难点)2.能力目标理解归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挖掘本节课的情感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分析本节课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章中是综合性知识,它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广泛,课程资源也非常丰富,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结合也极为密切,有些还属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了解多,兴趣浓厚。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具有了这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学生能在相互讨论和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物生存环境的环保意识。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资料、验证实验、应用实践、处理信息等形式展开。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一、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小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彼此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2-增强,资源得以共享;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心理素质得到加强。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捕获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和心得,达成共识,形成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教学理念。三、通过分层教学,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以多样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鼓励,使后进生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使优等生能吃的饱,扩大了知识面。从而使每位学生的成绩得到肯定,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求知欲。四、实验操作是生物课最经典、最刺激、最具开发性的动手方式。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实验操作,上课时由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动手操作,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五、让学生在课后到图书馆、资料室、网上来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教师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养成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例如,运用诗句欣赏,图片欣赏和资料分析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课前准备:有关沙尘暴的录像、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的示意图、自然界中水循环路线示意图、大雨过程中地表径流录像等。普罗斯特勒实验装置一套:密闭的玻璃罩、蜡烛、绿色植物、小白鼠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2分钟提问:回忆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的答案。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沙尘暴的录像及近几年沙尘暴频繁发生的资料请学生观看。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识到沙尘暴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3-2.引导学生描述沙尘暴的危害,并适时地提出问题:近几年沙尘暴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频繁发生与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思维、诱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引导探究层层推进8分钟绿色的“能量转化器”1.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的动画或课本64页2.1—29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运用前面所学习的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分析图,从中获取信息。2.为了便于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在课本问题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变动,使问题变的简单易懂,轻松突破难点。可提出以下问题:(1)上述生物中谁能直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2)动物以什么为食?它体内的能量从哪里来?(3)请同学思考猜测一下,我们平时吃的蘑菇、木耳的营养从哪里来?(4)概括总结太阳能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3.为了照顾每一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优等生吃的饱,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的了,使所有学生学有所得,这四个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学生观察分析解读课本2.1----29的图。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4个问题并给出准确的答案。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小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彼此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增强,资源得以共享;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心理素质得到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捕获信息、处理-4-4.对于第三题,学生大多认为蘑菇、木耳和绿色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解惑:它们也是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来生存的,而环境中的有机物最终也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这样学生即认识了蘑菇、木耳的能量来源,又为以后学习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奠定基础。5.归纳小结:在生物圈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绿色植物,它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对整个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可以称得上是“生命之母”,使学生全面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和心得,达成共识,形成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教学理念。通过分层教学,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以多样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鼓励。从而使每位学生的成绩得到肯定,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求知欲。组织交流点拨建构20分钟过渡:日常生活中植物、动物和各种微生物时刻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那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会不会因此而减少呢?学生结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知识,轻松过渡到绿学生结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给出答案。-5-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1.课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普罗斯特勒实验,让他们体会到实验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上课时由他们演示该实验过程并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他同学也会以他们为榜样,自愿加入兴趣小组,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小白鼠为什么不久就死了?”“燃烧的蜡烛有了植物仍能继续燃烧,植物与小白鼠为什么能活着?”等。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让学生认识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3.师生共同归纳: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使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达成共识: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4.引导学生回忆大气中90%的氧气来自于海水中的藻类植物,使学生明确:我们不仅要保护身边的树木小草,更要保护海洋植物,以此培养学生爱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5、联系实际、迁移升华(1)学生阅读收集到的资料明确什么叫温室效应?以及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a温室效应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b为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如何做?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汇报演示实验。学生分析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总结碳---氧平衡。学生回忆大气氧的主要来源。实验操作是生物课最经典、最刺激、最具开发性的动手方式。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实验操作,上课时由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动手操作,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教育。-6-(2)分组讨论:学生每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讨论最充分,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透彻。,通过合作讨论,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他人闪光点的启发。这样,在讨论中开阔了思路,在交流中获得了提高和发展。(3)然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6、集思广益、献计献策:a.教师引导:绿色是宇宙赋予我们星球的奇迹,它的作用的确是太大了,因为有了绿色,我们的生物圈才如此生机勃勃。然而我们国家植被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拯救绿色。b.小活动:你说、我说、大家说为拯救绿色,同学们献计献策:(1)多植树造林。(2)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及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3)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4)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5)不践踏草坪等。从而激起学生关注祖国,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C、发出倡议提出倡议:请伸出你我的双手,为保护生物圈中的这一片绿色做出自己的贡献。过渡:中国有句谚语: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这句谚语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积极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同学积极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畅所欲言献计献策:(1)多植树造林。(2)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及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3)减少让学生在课后到图书馆、资料室、网上来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共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温室效应的危害。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7-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寻找切入点,导入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天然的“蓄水池”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动态模式图或课本2.1---32自然界的水循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描述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2、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自然界中水循环路线示意图:3、分析表格森林覆盖率年均降雨量蒸发量空气相对湿度武夷山自然保护区96.2%2559mm737mm84%铅山县71.3%2033mm1502mm79%引导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使学生学会读表格,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森林覆盖率增加可以提高降雨量、减少水的蒸发量,还可以提高大气的相对湿度。使学生对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具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由上述知识作铺垫,学生讨论较为容易,便于理解归纳。4、分组讨论:学生每四人为
本文标题:七年级-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山亭区-11中-侯化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7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