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探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隋朝的同意,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探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领悟国家统一以及正确的方略、政策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使学生认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贞观之治”二、难点:1、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2、“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导入:教师设计问题:1、北魏孝文帝统一的措施?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1)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的新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2)迁移都城。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3)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汉人胡服、胡人汉服)2、南方开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三国时候南方开发的原因(1)北方人民大量南迁;(2)南北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3)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1)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2)南方的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3)社会相对安定;(4)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教师归纳:第一、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受到高度发达的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在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族融合,同汉族的差别越来越小。同时,南北政权之间使节来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第二、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汉人南迁,促使南方经济发展,到隋朝统一前,南北经济差距已大大缩小。南北经济的发展,要求冲破南北对立的政治格局。第三、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人民渴望南北统一。第四、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发挥个人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加之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北方政治、经济得以发展。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大大超过了南朝,形成了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引入教材第一目: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3、学生阅读教材P2第一目: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的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①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都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历史上把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叫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生:“开皇之治”,原因是:隋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1、在政治方面:只要是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在地方改为了州县两级制,为了选拔人才初创科举制。)2、在经济方面:一方面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另一方面减轻赋税徭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之隋文帝提倡节俭,在开皇年间,出现了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即“开皇之治”。组织学生学习第二目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然后回答教师提问:1、隋文帝死后,统治隋朝的哪个暴君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灭亡的时间是什么?生:隋炀帝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2、建立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生: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教师归纳:隋朝官员李渊及其儿子李世民起兵反隋,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组织学生学习第三目“贞观之治”学生阅读,思考老师问题:1、唐太宗叫什么名字,他的年号是什么?都城在什么地方?生:李世民,年号贞观,都城在长安。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请大家再从书上找找他登上皇帝宝座经过的故事。大家看完了,我们再来看看唐太宗是怎么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的。请大家接着把P4的第一自然段看完回答老师的问题。2、唐太宗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是什么?他的方法可以从什么故事中表达出来?生:他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古训,基本上作到了广开言路。促成了当时良好的政治风气的形成,这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师:同学们很聪明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出答案,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唐太宗到底是用什么政策来使自己治理国家的时代成为盛世的。请同学们看P4-P6的教材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1、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是什么?生: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1、政治方面,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率。2、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3、简法轻刑,调整修改法律。4、教育方面,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5、在民族政策方面,实行恩威并重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2、你认为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略师:一是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认识到秦朝灭亡于秦始皇及秦二世的暴政,汉朝衰于汉武帝的骄矜,隋朝灭亡于隋炀帝的暴虐。明白“君依于民,民依于国。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的道理。因此,他经常与臣下商讨前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权衡得失调整、制定治国方针。二是唐太宗指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的作用。入教材中唐太宗五个方面的治国政策。三是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四是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3、你这样评价唐太宗?生:略师: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晚年时候骄傲自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小结本课:师生一起利用议一议来小结隋朝和清朝有什么相似之处;以实物代替徭役对农民有什么好处?然后结合本课重点“贞观之治”来进行小结。并完成课后作业。教学反思:教学中有效引导了学生温故而知新,回忆上学期内容而进入新课学习,导入自然。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了解武则天及玄宗的治国政策和唐朝盛世局面的繁荣景象;理解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原因。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归纳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对太宗、玄宗治国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收集整理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武则天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盛世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展示图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水平。通过对唐朝繁盛局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重难点:唐朝盛世局面的形成是本课的重点。客观评价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三、过程方法:引入,唐人街图片引入。相继展示多媒体课件:各国唐人街图片引出本课主题—走向全盛的唐朝。提问:为什么今天还有很多国家把中国人叫唐人,把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叫唐人街,说明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过渡: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那么在这里时期出现过那些对唐的繁荣做出过贡献的皇帝呢,上节课我们讲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唐朝发展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武则天和唐玄宗(展示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画像)授新课(一)、一代女皇武则天1、“戏说”武则天学生把从影视书籍民间传说等各种途径收集到的有关武则天的资料信息展示出来。2、老师根据刚收集到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肯定:武则天颇具政治才能,打击贵族势力,招揽人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赋税等。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否定:心狠手辣,滥杀无辜,重用酷吏,崇尚佛教,主张土地兼并,大搞阴谋诡计。过渡:同学们对武则天的功过是非各说不一,要对她做出评价确实很难。在武则天的墓前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但是碑上一个字都没有,因而叫“无字碑”。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武则天这样的女人在自己的碑上却没有留下一个字来?(学生猜想回答)课件展示乾陵和无字碑并做简单的介绍3、学生活动:既然武则天给自己立下的是无字碑,同学们即兴给武则天写下无字碑文。(提示:碑文就是对武则天的评价,若大多数同学不能当堂完成,则留为课后作业)4、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碑文,比一比(若大多数同学不能当堂完成,则留为课后作业)5、老师引导学生形成对武则天的正确评价,强调武则天对唐朝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过渡:武则天死后,唐朝经历了几年的动荡,712年,李隆基即位,他就是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主要年号是开元(强调前期主要年号,点出唐玄宗后期政治的腐败,点到为止),在这一统治时期,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效仿贞观之治,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二)、开元盛世1、学生阅读,提出要求:归纳唐玄宗实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比较太宗与玄宗治国政策的相同之处,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2、解决问题。学生先归纳后展示图表统治者治国政策相同点唐太宗选贤用能,善于纳谏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减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选贤用能积极纳谏减轻刑法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唐玄宗选贤用能积极纳谏发展生产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减轻刑法倡导节俭过渡:唐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中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那么这种盛世局面的形成是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呢?3、分析得出唐朝出现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朝的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唐玄宗时励精图治,效仿贞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时期。(课件李渊开国——唐太宗奠基——武则天发展——唐玄宗盛世)(三)、梦回唐朝1、(课件展示文献史料,图表,朗读理解杜甫的《忆昔》)学生活动:根据史料和诗歌的描述,想像唐人的生活过渡:既然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唐朝人一定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其实,杜甫对开元盛世的描写,远远不能描绘出那时国家的繁荣,那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唐朝人是怎么生活的吗2、领略唐朝的繁盛学生活动:小品〈波斯商人中国行记〉向同学们介绍展示唐人的生活课件展示繁荣的闹市,艳丽的服饰,精美的丝绸衣服,巧夺天工的瓷器,独具风格的茶道,优美华贵的乐舞,异域情调的浪漫生活等。3、学生活动:谈谈欣赏了有关唐人生活的图片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总结: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整个开元年间,唐朝的君臣和百姓就在歌舞升平中度过。唐朝,成为东方的传奇,长安,成为传奇的乐土。开元,确实开出了一个崭新的新纪元,开出了中国封建史上最鼎盛、最辉煌的丰碑。板书:一、一代女皇武则天1、“戏说”武则天2、归纳武则天的功过是非3、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二、开元盛世1、归纳唐玄宗实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2、太宗和玄宗治国政策的相同点3、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三、梦回唐朝教学反思: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8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