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标准测试卷(一)维度A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①宋朝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2.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A.唐诗B.宋词C.四大名著D.四书五经3.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是①荷兰②沙俄③葡萄牙④英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A.文天祥抗元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5.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①雅克萨之战②设立台湾府③大兴文字狱④安置土尔扈特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6.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深入民间考察而写成的著作B.都是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C.都被译成多国文字D.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7.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在明朝的出现主要表明了A.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B.这些农作物适应性强C.明朝与外国保持了经济交流D.农作物产量提高8.“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①佛教传入中国②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④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相权得以恢复C.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解10.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B.巩固君主专制C.压制知识分子D.加强思想控制11.下列事件与我国东北地区无关的是()A.唐朝时建立渤海政权B.唐玄宗时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粉碎了沙俄的阴谋D.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国在东北地区的主权地位12.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中华的荣耀B.帝国的彷徨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13.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上国,为何会有如此反差呢?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B.清朝的文化专制C.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D.乾隆的自夸14.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奉祀民族英雄的专祠。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渥巴锡15.假设某班正在开一讨论会,是关于“平定噶尔丹叛乱”、“中央册封达赖、班禅”、“联姻制度”、“多伦会盟”等等内容,你认为主题应为A.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B.清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强硬措施C.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D.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二、配伍连线(12分)16.①《本草纲目》()徐光启②《农政全书》()宋应星③《天工开物》()李时珍17.①《牡丹亭》()罗贯中②《西游记》()吴承恩③《三国演义》()汤显祖维度B能力提高三、材料解析题:(37分)18、阅读以下材料:(12分)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织工散者又数千,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回答:(1)“染坊”和“机房”的性质是什么?(4分)(2)染坊或机房主人与染工和织工的关系怎样?(4分)(3)文中指“数千人”说明了什么?“自食其力”是指什么?(4分)19、阅读以下材料:(25分)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衢(注:履,行走;通衢,宽广大道。)者……”材料二当时的航海技术水平是“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材料三按照明政府的旨意,郑和船队进行贸易坚持“厚往薄来”的原则,即高价收购外来番货,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请你回答:⑴材料一中所言的“涉沧溟十万余里”,请问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方?“迄今七次”先后经历了多少年?(2分)⑵“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表明郑和船队已经使用哪种航海仪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郑和船队能够“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衢”?(8分)⑶阅读材料三后,就明政府的“厚往薄来”贸易原则及郑和船队壮举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谈谈你的看法。(8分)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日趋明显,你觉得材料中反映的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7分)维度C探究应用四、历史导游:(11分)20、假如请你担任导游带团去拉萨,你该如何设计旅游行程?(要求至少配有一张旅游考察路线图,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具有历史人文知识的解说词和一份去该地区的注意事项)五、学以致用:(10分)康熙帝是一个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的人物,看了电视相信你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看法,学习了历史课中的康熙后,你的看法有改变吗?谈谈你对康熙帝的看法?三单元测试评价参考答案:一、1.B2.D3.B4.A5.D6.B7.C8.D9.A10.D11.C12.B13.A14.A15.C二、16.略17、略三、18、(1)“染坊”和“机房”,都是带有资本主义萌芽色彩的手工作坊。(2)染坊或机房主人与染工或织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3)文中指“数千人”说明手工作坊规模大;“自食其力”是指染工和职工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19.(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8年(2)罗盘针;从造船技术、领航技术、测距测向技术、海图制作、水手船工的培养等方面回答。(3)积极意义: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郑和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就是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消极意义: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倒是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4)略四、20、提示:1.交通路线:①青藏公路线。西宁——日月山(文成公主进藏路口)——青海湖——黑马河——昆仑山口——沱沱河——那曲——拉萨。②川藏公路线。成都到拉萨。(略)2.解说词围绕汉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来展开。3.注意事项。因西藏海拔高,气压低,缺氧,温度低,故应注意携带以下物品:氧气包括赛鲨力等含氧类药品;扩展心脏类药心血康等。21、康熙,是清朝前期杰出的皇帝。1683年出兵统一台湾,第二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出兵驱赶盘踞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康熙在位期间,重视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开创了“康乾盛世”。但他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曾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惩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二)班级姓名总分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1、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②设立锦衣卫③设东厂④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2、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C、繁盛与危机并存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3、明朝的张武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一定要读的书是()A、唐诗B、宋词C、元曲D、四书五经4、明朝建立是在A.13世纪60年代B.13世纪80年代C.14世纪60年代D.14世纪80年代5、右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7、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牡丹亭》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8、在我国文学史上,下列艺术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⑴诗歌⑵词⑶曲⑷小说()A⑴⑵⑶⑷B⑴⑶⑵⑷C⑵⑴⑷⑶D⑶⑴⑷⑵9、京剧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它初步形成于()A18世纪B19世纪初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10、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A董其昌B徐渭C汪士慎D郑板桥11、下列人物中,善于泼墨画的是()A徐渭B郑板桥C董其昌D欧阳询12、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A、明朝国力雄厚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13、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A、福州印度半岛B、刘家港印度洋上的波斯湾C、福州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B.戚继光抗击倭寇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1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16、努尔哈赤的事迹包括①统一女真各部②改女真为满洲③建立后金④设军机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7.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在()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C.乾隆、嘉庆二朝D.雍正、乾隆、嘉庆三朝18、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①秦始皇——“焚书坑儒”②明朝——八股取士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清朝——“文字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9、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西周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20、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D.景德镇的青花瓷2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2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23、“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周杰伦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浓浓的中国风,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那“传世的青花瓷”?ABCD24、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属于()A、维吾尔族B、回族C、蒙古族D、契丹族25、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是A.东突厥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C.回族D.吐蕃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6分,28题9分,29题14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8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