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七年级语文半期检测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确凿záo炽痛chì弥高mí磐石pán人迹罕至hǎnB.菜畦wā掸子dǎn哽gěng曛xūn九曲连环qǔC.木屐jī逼狭jiá踌躇chóu瞬息shùn鲜为人知xiānD.嗥鸣háo云鬓bīng泯然mǐn玉簪花zǎn义愤填膺yī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A.慷慨淋漓马革裹尸戛然而止鞠躬尽瘁B.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既合人迹罕至C.变幻多姿铤而走险杂乱无章迥然不同D.悲欢离合叱咤风云鲜为人知目不窥园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C、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2分)A.《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美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①⑤②④③B.①⑤④③②C.⑤④③②①D.⑤②③①④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2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7、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即更.刮目相待父异.焉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8、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于.厅事之东北角于.舅家见之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遥闻.深巷中犬吠余闻.之也久D.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9、翻译以下两个句子。(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10、【甲】【乙】两文的内容都有关于学习,然而吕蒙跟方仲永的求学结果有什么区别,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3分)(二)古诗文积累(7分)11.按要求填空。(7分)(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木兰诗》中描绘边塞环境恶劣,军营艰苦生活的是:,。(3),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5),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6)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三)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完成第12-14题(7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3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1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1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3分)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4分)(一)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文,完成15—19题。(11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15.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6、找出文段中语意双关,暗示爸爸已经去世的句子。(2分)17、选文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分)18、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分)419、“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试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相送(1)少小离家。几十年来,父母与我便有无数次的相送。但让我长久怀想,镌刻于心的是父亲那两次送别我的场景。(2)第一次是在上海火车站,父亲携家人送我去黑龙江上山下乡。那天站台上吹着阴冷的风,父亲穿着单薄的棉袄,戴着破旧的棉帽,木讷地站在我身边,深度眼镜后是沮丧的目光,几天没刮胡须的脸上,布满胡茬。(3)我上了火车,趴在窗前向家人招手告别。想着孤身一人到遥远的边陲,在火车加速的瞬间,我不由扑刷刷掉下眼泪。只见父亲突然跟着火车急促地跑了起来,声嘶力竭地喊:“儿子,不要哭,坚强些!坚强些!……”洪亮而撕裂的声音,像久久压抑的情感迸发。终于,我们坐位的车窗缓缓穿过了站台。父亲在站台边停住,喘着气,挥动着手中的帽子,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4)40多年后,当我想起站台上那幕情景时,很多图像随着时光的流逝己经模糊,但父亲奔跑时皱着眉、急切而又无助的表情却占据了我整个脑海。(5)父亲是一个刚强倔犟的男人。年青时,为了挽救一个亲人的生命,父亲遵着“割股煎汤”可治肺痨的古方,用刀在自己左臂上决然割下一大块皮肉,顿时血流如注,从此手臂上就烙下紫青色如碗口大的疤痕。对我,父亲却成了最纤柔、最耐心的守护者。从小到大,我身上任何部位的叮咬、磕碰,父亲都会摘下圆框眼镜,两眼贴近皮肤,看个仔细,即使我厌烦,他也笑咪咪地哄我。然后,涂消炎膏,炎症消退,再用护肤膏,确保皮肤光洁无损。(6)多少年来,我一直想问父亲,问他当时的感受,问他送别我回家后的情形。但是,总觉得时间还长,有的是机会。直到他患上老年痴呆症,我才悔悟,这个问题,己经永远不会有答案了。(7)有一次回家,我坐在父亲身边,父亲突然支吾着。疑惑之际,父亲分明又对着我说:“有困难找我!”我听得千真万确!而且,父亲瞬间的表情十分肯定,似乎只有他能帮我解决问题,说完便又沉寂了。(8)我难以相信,一个患痴呆症的老人,会有这样瞬间的清醒。(9)我向父亲告别时,父亲从藤椅上慢慢地起身,执意要送我到楼下。但是,他哪里走得了?父亲一寸寸地往前挪着。大概挪不动了,父亲让人撩起房门的布帘子,颤栗着抬起手与我告别。他抖动着嘴唇,却发不出声音。眼睛里写满了忧愁、爱怜、不舍、无奈。刹那间,我的眼眶里涌满了泪水,我不敢再看父亲一眼,转过身,急急地离去。(10)以后,再见父亲时,他又没有了任何表情;站在父亲面前,他仍然认不出他的儿子。直至他躺倒在医院的病床上,昏睡。(11)我知道,这是父亲对我最后的送别。他的儿子,己经在他的记忆中飘散得太远太远,再也看不见了。(12)从站台上的狂奔到混沌中的移步,父亲,您的两次送子之痛,在您记忆深处是否渐行渐远了?但它却沉沉地落在了我的心底,深藏在我的记忆深处……20、作者详细描写了父亲哪两次送“我”的场景?请简要概括。(2分)521、第(5)段中哪一个细节最能表现父亲是“我”“最纤柔、最耐心的守护者”?(2分)2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但父亲奔跑时皱着眉、急切而又无助的表情却占据了我整个脑海。(2)他哪里走得了?父亲一寸寸地往前挪着。23、请说说选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24、仔细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悟。(3分)四、语言运用(8分)25.综合探究。(4分)漳州电视台《校园零距离》栏目组正在进行《我也追“星”》专题采访。假如你正接受采访,你会怎么说?(1)问:“步入初中,你从课本中或在课外阅读中一定认识了不少名人,其中,你最崇敬的名人是谁?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他(她)?(2分)(2)“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句式赞美你崇拜的名人。(2分)美德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寒冷无助的人感到温暖;美德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爱心是,;爱心是,。26、口语交际。(2分)春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旁若无人。母亲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请你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27.名著阅读。(2分)下列各项中,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B.《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C.《五猖会》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D.《父亲的病》回忆了儿时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6五、作文(50分)28、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回首即将过去的七年级时光,身背行囊,我们行走在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