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课题课型新授第11课时备课补充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族诛连坐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秦始皇的功绩: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了文字;修筑长城,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教学过程:导课:(实用、新颖、简洁)1、秦朝建立于何时?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3、秦朝统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扫平天下。但是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15年就迅速灭亡了,这是为什么?讲授:一、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自助20分钟左右)1秦始皇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徭役过于繁重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危害呢?2“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在什么事件中提出的?发生在那一年?地点在哪里?领导人是谁?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一呼百应的原因是什么?该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3算一算,秦存在多少年?秦亡前后,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果如何?为什么?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学会通过学习基础历史知识分析出问题的本质的能力终生受益。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史论结合,学会分析基本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授课的重点所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直逼咸阳→→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项羽在巨鹿之战上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与刘备争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备打败,项羽死前叹到“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他说的对吗?其实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建都长安,刘邦就是著名的汉高祖。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朝暴政的表现()2A.法律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的“诛族”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A.赋税沉重B.战乱不止C.刑法严酷D.徭役繁重3、比较一下,秦朝的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失去民心B.骄傲自大C.不善用人D.刑法严酷4、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争是()A.长平大战B.巨鹿之战C.城濮大战D.马陵大战5、秦朝二世而亡,从根本上反映了()A郡县制度不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B法家思想失去了战国时期的作用C统治者的残暴导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分封制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6、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作业导学与检测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过: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赋役繁重,要人民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人民头上,让人民没有活路;是一个暴君。板书设计: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徭役沉重2、刑法严酷3、赋税沉重二、陈胜、吴广起义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教后札记: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