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袁隆平的“寻梦园”》练习鄂教版
1袁隆平的“寻梦园”导学练测资料包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精干:精明强干。形容人精细明察,办事能力很强。睿ruŒ智:见识卓越,富有远见。神彩焕发: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憧chng憬j‹ng:希望得到或达到。淳ch’n美:纯美,纯正美好。五彩缤纷:形容色彩艳丽繁多。充沛pˆi:充足而旺盛。风华正茂: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郁y”郁葱葱:苍翠茂盛。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伊y‰始:开始。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有生之年: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曲志红,《中国青年报》记者。2、相关知识: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基于这一成果,中国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2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70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1973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1974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1976年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6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荣誉: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至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道研究所技术指导。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3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1996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是国家高科技“863”计划生物技术的带头人,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篇通讯描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所有人不再挨饿”的伟大抱负,概述了他的科研成果、巨大贡献和崇高声誉,热情赞美了他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为中国为全人类执著探索的奉献精神。二、文章脉络这是一篇报道科学家先进事迹和科学成就的人物通讯。文章由“美丽”一词作为引子,以“寻梦”作为线索,写出“当代神农氏”袁隆平的童年憧憬、科研实践、辉煌成果、崇高声誉和美好心愿。全文12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6节):写袁隆平学农的缘起。可分两层。第1层(第1—3节):指出袁隆平与“美丽”有着直接的关系。第2层(第4-6节):倒叙出袁隆平的郊游感受和学农缘由。第二部分(第7—12节):写袁隆平献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功勋卓著,享誉世界。可分三层。第1层(第7、8两节):写袁隆平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4第2层(第9—11节):写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取得丰硕成果,作出巨大贡献。第3层(12),写袁隆平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认可。第三部分(第13—16节):写袁隆平还要实现两大心愿。三、写作方法另辟蹊径,突出重点。袁隆平1981年就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接着又连续几次获得国际性大奖,有关他培育杂交水稻方面的事迹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媒体上已作过多次报道,本文写在2001年袁隆平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际,作者没有过多地在科研实践方面大动笔墨,而是另辟蹊径,写出袁隆平童年的憧憬和古稀之年的梦境。童年的憧憬是袁隆平永远的梦幻,正是这梦幻使袁隆平与“农”结下不解之缘,从而培育丁杂交水稻;古稀之年的梦境是袁隆平“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的心愿,是要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这样集中材料围绕“寻梦”来写,更能突出袁隆平为中国和为全人类奉献的精神。落笔奇巧,撩人眼目。文章开头突然提出“美丽”二字,指出“美丽”一词与袁隆平无法联系起来,接着又进——步指出,尽管袁隆平精干、睿智、幽默,尽管他创造了非凡奇迹,“美丽”一词仍与袁隆平无关。到底有无关系呢?这就构成了悬念,吊起亍渎者的胃口。至此,作者写道:联合采访时,“我忽然听到了‘美丽’这个词,突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竟然和‘美丽’有那么多直接的关系”。读到这里,谁都会兴趣盎然,想一览下文,了解就里。四、重难点导析(1)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指的是什么?袁隆平的“梦”是在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中不断出新的。6岁时,他见到美丽的园艺场,就梦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20世纪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于是“让所有人不再挨饿”又成了他新的梦想。为此,他义无反顾地栽进“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并为之奋斗了近半个世纪。“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成功后,在新千年里,他又有了新的梦想:要将“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解决中国人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再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综观全文,我们便可知道袁隆平的“梦”就是要解决全世界人民吃饭的问题,造福全人类。为实现这个美丽的梦想,袁隆平真有点“痴”,再苦再难的路,“他都要走到底”,他孜孜以求,奋斗终生。因此这里的“寻梦园”可理解为袁隆平所追求的有着“淳美境界”的伟大事业以及为完成这个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精神。5(2)文中“美丽”一词多次出现,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文中“美丽”一词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①“从没想过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而且,似乎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和“我忽然听到了‘美丽’这个词”以及“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这几句中的“美丽”用的都是词的本义,均指外表好看。②“突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竟然和‘美丽’有那么多直接的关系”句中的“美丽”一词,语意双关,既指袁隆平所说园艺场的美丽,更指袁隆平梦想的“美好”、内心的“美好”和成就的辉煌。③“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美丽?”以及“现实中的落后和贫瘠,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这三句话中的“美丽”均指袁隆平幼时天真浪漫的梦想和憧憬。④文章最后一句“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已没有了园艺场的五彩缤纷,但那种淳美的境界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中的“淳美的境界”指“造福全人类”这一纯正美好的思想境界。【练习解答】第一题:设计此题旨在教会学生依据文章线索去理清文章思路和理解文章主旨的阅读方法,应指导学生在整体阅读基础上理解作答,或运用回溯阅读法,从文末“画龙点睛”之句往前追寻文章的思路。答案可参考内容解读。第二题:设计此题旨在教会学生从人物的行动中去分析理解人物语言内涵的阅读方法。“痴”的本义是“极度迷恋”的意思。袁隆平称自己有点“痴”,表明自己对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迷恋程度之深,纵有千难万苦,也在所不辞。正是有了这股“痴”劲,他才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第三题:设计此题旨在培养学生评点关键词语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语境,从词语的意义、性质、感情色彩、修辞作用等方面去揣摩体味,并用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1.用了“整整两年时间”这个介词结构,从时间上强调了为获得“一株”水稻雄性不育株所花费的时间之长、精力之多。这里“两年”和“一株”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两年”之长。2.“神话”形象地说明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是一般人难以研究出来的。“始终”与“40多年”相呼应,表明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领域一直起先导作用,突出他“杂交水稻之父”的地位。6第四题:设计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利用资料作探究性学习,并通过专题探究,进一步理解本文的内容和主旨。(一)可阐释第8段中的内容:“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绕着杂交水稻而运转。”(二)可佐证第3段、第11段、第12段内容。(三)可佐证第1段中“尽管他已是71岁高龄,但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类文品读】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性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征,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他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1.简介袁隆平的“三系”设想,表现他什么精神?2.“大相径庭”说明袁隆平学术观点具有什么特点?表现他什么精神?3.“不争,也不辩”表现他什么精神?74.袁隆平迈出的第一步顺利吗,为什么?5.袁隆平身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袁隆平的“寻梦园”》练习鄂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2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