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西游记》孙悟空故事的印度渊源L
《西游记》孙悟空故事的印度渊源葛维钧摘要:梳理《西游记》研究中孙悟空形象文学来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在文献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孙悟空形象直接或间接源于以《六度集经》为典型的佛教故事,而《六度集经》中的称猴同哈奴曼的关系又至为密切,从而得出哈奴曼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它源于印度,传至中国,经过改造,发展成了孙悟空的结论。关键词:《西游记》《六度集经》《罗摩衍那》孙悟空哈奴曼在中国,《西游记》孙悟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文学来源,自上世纪初即已有许多学者进行探讨,最著名的有胡适、鲁迅和陈寅恪等。胡适考证的前提是《西游记》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渊源。他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西游记考证”一章中认定“这部书确是《西游记》的祖宗”。相应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无疑也就来自于《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那么,“何以南宋时代的玄奘神话里忽然插人了一个神通广大的猴行者?这个猴子是国货呢还是进口货呢?”他自己回答道“……但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的影响而仿造的。因为《太平广记》和《太平寰宇记》都根据《古岳渎经》,而《古岳渎经》本身便不是一部可信的古书。宋元的僧伽神话,更不消说了。因此,我依着钢和泰博士(BaronA.vonStael-Hoistein)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纪事诗《拉麻传》(Ramayana)里寻得一个哈奴曼(Hanuman),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景了。”因此,“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①胡适在他的文章里没有明确强调哈奴曼、猴行者和孙语空的演进关系,但是他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此说出来以后,即遭鲁迅反对。此前,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中已经谈到过他的观点,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源自淮涡水神无支祁。②无支祁故事见载于多书。《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称,唐代宗永泰(765年)年间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曾有人“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髻,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后至唐宪宗元和九年年李公佐自“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才知道“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百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限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掉,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后来,禹把它交给庚辰,庚辰降伏了它,将它“颈锁大索,鼻穿金铃”,锁在了淮阴的龟山下③。针对胡适的说法,鲁迅在他《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三讲中做了评论,提出无支祁的故事“影响也很大,我以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类无支祁,但北大教授胡适之先生则以为是由印度传来的俄国人钢和泰教授也曾说印度也有这样的故事。可是由我看去:1.作《西游记》的人,并未看过佛经;2.中国所译的印度经论中,没有和这相类的话;3.作者—吴承恩—熟于唐人小说,《西游记》中受唐人小说影响的地方很不少。所以我还以为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祁的。但胡适之先生仿佛并以为李公佐就受了印度传说的影响,这是我现在还不能说然否的话。”④对于胡适和鲁迅的观点,后来多有评论。虽然二人都不乏赞同者,但总的说来,还是以倾向胡适之说的居多。客观地说,鲁迅的说法中,确有不妥之处。说吴承恩没有看过佛经,显然失之武断。说“中国所译的印度经论中,没有和这相类的话”,也是同样。这里所谓“印度经论”,自然是指佛经。而佛经里讲到猕猴,讲到猕猴的机敏和善业的,却不是没有。(吴)康僧会(?~280)编译《六度集经》中故事四七即为猕猴本生,讲它慈悲济人的故事;第四六讲猴人相助的故事;第五六讲猴王爱护猴众的故事。康僧会生活于三国时代,到《西游记》诞生,其所译故事在中国流传已达千年以上。说吴承恩知道猴子故事比说他不知道,恐怕更符合实际情况。注意《西游记》的印度渊源而又言之有据的学者中,陈寅恪先生也是十分著名的一位。1930年,陈先生发表《西游记玄类弟子故事之演变》一文,讨论了唐僧三个徒弟的形象和名号来源等问题,其中尤以猪八戒和孙悟空的考订最为精彩巧妙。猪八戒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来自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三《佛制苾刍发不应长缘》中的牛卧苾刍。这位比丘住在出光王一处园林的猪窟里,由于衣衫褴褛而惊吓了王妃宫女,只好逃回窟内。国王执剑前来究问。原来住在边上的一位天神怜悯比丘,便化作一头大猪奔窜而出,引得国王急忙追赶,牛卧比丘因此得救。陈先生认为,在后来的流传中,牛卧比丘与天神所化大猪合而为一,加上惊犯王妃宫女的情节,即成《西游记》高老庄招亲故事而高老庄之“高”,即来自原故事的发生地憍闪毗国。憍闪毗原文Kausambi,亦可读如“高善比”。至于孙悟空,陈先生举出两个故事,一个是《贤惠经》第十三《顶生王缘品》第六十四所述故事顶生王欲生切利天,一路上先扰得五百仙人不宁,后又在天门前吹贝张弓扣弹,与阿修罗大战,最后因为想加害天帝释,堕落而回原来自己的宫殿,委顿而死。另一个是史诗《罗摩延传》即今译《罗摩衍那》中猿猴那罗造桥渡海,入楞伽国的故事。两者原来并不相干,但是在《大庄严经论》中,它们适相连接。讲说者有意无意间将它们并合为一,即成孙悟空闹天宫的故事。此事可见于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三故事十五“昔者顶生王,将从诸军众,并象马七宝,悉到于天上。罗摩造草桥,得至楞枷城。吾今欲升天,无有诸梯蹬。欲诣楞伽城,又复无津梁。我今无方计,持宝至后世。”,⑤不难看到,经过陈寅洛先生的考证,事情已经愈益接近真相。他还有另一句话涉及猿猴,也很值得注意,那就是,他说“支那亦有猿猴故事,然以吾国昔时社会心理,君臣之伦,神兽之界,分别至严,若绝无依籍,恐未必能联想及之。”⑥这实际上是对鲁迅先生孙悟空形象“袭取无支祁”说法的否定。相反,在陈寅恪看来,《西游记》小说与印度故事的启发承袭关系却是肯定无疑的。1986年,赵国华先生在《南亚研究》杂志第一、二期上发表一长篇文章《论孙悟空神猴形象的来历》。该文认为,多年来经学界对《西游记》成书过程的考察,胡适提出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其祖宗的说法,已为大家普遍接受;⑦然后,通过对于《六度集经》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若干同异的对比,间接肯定了孙悟空形象的印度来源。事实上,选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实例,在《西游记》中往往也能找到。将《六》、《大》、《西》三书同时进行比较研究,也未必不可尝试⑧。我们循作者的途径尝试一下,没有经过多少困难就得到了如下的结果。概括起来就是:1.猴王的身份《六》是猕猴和猕猴王;《大》是猴行者,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见“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西》是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孙行者等,其中“孙”来自“猢狲”(见第一回,由须菩提祖师所取)。2.助人的品格《六》是称猴解救穷困者,帮助国王寻找王妃等(见故事四七、四六)《大》是帮助玄奘法师取经,自称“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见“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西》是保护唐僧,自称要“皈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见第十四回)3.降妖伏魔的事迹《六》为战胜贪鳖、诛杀恶龙等(见故事三六、四六)《大》为驯服馗龙(见“人九龙池处第七”);《西》为使四海龙王折服、识破白骨夫人、降伏下界奎星等。(见第三回、二十七回、三十一回等)。4.偷食禁果《六》为偷采御果(见故事五六)《大》为偷食王母蟠桃,自言“我八百岁时到此中偷桃吃了,至今二万七千岁,不曾来也。”(见“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西》亦为偷食王母娘娘仙桃(见第五回)。5.广知世事,机智而通权变《六》有猴王设计偷桃,巧斗贪鳖保全性命(见故事五六、三六);《大》中常有法师不知而猴行者却知道的事,如行至某国,法师问行者“此是何处”行者答“是优钵罗国,满国瑞气,尽是优钵罗树、菩提花……”(见“入优钵罗国处第十四”);《西》中猴王的机智随处可见,此外还自称“我这左耳往上一扯,晓得三十三天人的说话我这右耳往下一扯,晓得十代阎王与判官算帐。”(见第三十一回)。6.广有神通例如两猴王故事都有潜人对方腹中作祟的情节,如《大》中猴行者化作石头在白虎精肚内长大,使他皮破肉绽(见“过长坑大蛇岭处第六”);《西》中有猴王变小虫进人罗刹女以借芭蕉扇的故事(见第五十九回)。《六度集经》中虽无相类故事,但同是康僧会译的《旧杂譬喻经》中却有相似的情节。其故事十八说一婆罗门口中吐壶,壶中有女,收作家室,后女子复吐一壶,壶中又有男子,与之共卧,……。⑨类此情节为古印度文学所习见,如史诗《摩诃婆罗多·教诫篇》第四十和四十一章有故事说,仙人提婆沙尔摩外出行祭,将自己美貌的妻子卢吉托与他的学生毗补罗保护。毗补罗在同卢吉对视的一刹那钻入她的身体,控制了她的行为,并通过瑜咖力束缚了他的感官,从而在大神因陀罗的引诱面前保全了她的贞操⑩。经过上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西游记》中的猴王形象是直接或间接源于以《六度集经》为典型的佛教故事的。那么,《六度集经》中的猕猴同前面所说的史诗角色哈奴曼是否有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即,有关系,而且关系密切。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一下《六度集经》中故事四六的情节和《罗摩衍那》有关猴国的描述,这个答案是很自然地就能得出的。1984年,季羡林先生所译《罗摩衍那》出齐,为我们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故事四六的梗概为:往世菩萨为大国王,善施仁政。其舅亦是国王,但是贪婪无耻。后其舅并吞了国王的土地,国王与王妃被迫流亡。在山林里,他见到一个婆罗门正在禅定,遂逐日采果供养。这婆罗门原是一个觊觎王妃美色的海上邪龙。他趁国王不在,劫走王妃,逃往海岛。一只巨鸟曾拼力阻截,但被他打败。国王在寻妃途中见到一只猕猴,帮助它恢复了王位。猕猴报恩,遂遍撒猴众搜索王妃。受伤的巨鸟告诉它们是海岛上的邪龙盗走了王妃。众猴来到海边,无法渡过。天帝释下凡来助。他化作猿猴,带领大家负石填海。邪龙大兴风雨雷电抵抗,被国王用箭射死。国王救出王妃,与猴王各还本国。此时王舅已死,国王复位。但王国百姓对王妃的贞操发生了怀疑,国王劝她返回本宗。王妃为表白自身,发誓说“我在邪龙之前,犹如莲花居于污泥。愿大地开裂,以证明我的诚信”言毕大地开裂,王妃的贞操得以证实。《六度集经》这个故事的许多情节,在《罗摩衍那》里都能找到对应部分。比如:1.罗摩失去王位并携妻子悉多到林中流放。(见《阿逾陀篇》第十六章以下)112.罗刹头子罗波那贪图悉多的美色,乘保护者不在,将悉多劫走。(见《森林篇》第三十四章、四十七章)3.金翅鸟王阻止罗波那带走悉多,失败。后者将悉多拐至海岛楞伽城。(见《森林篇》第四十八一五十二章)4.罗摩遇赫猴哈奴曼,随它去见猴王须揭哩婆,并帮助它杀死篡位的兄长波林,恢复了王位。(见《猴国篇》第三章、十七一二十五章)5.猴王派十万猴众到山岳、树林、丛莽中搜寻悉多。(见《猴国篇第三十九章》)6.金翅鸟王之兄商婆底告诉哈奴曼是罗刹头子罗波那将悉多劫往楞伽城。(见《猴国篇》第五十七章)7.为帮助罗摩渡海,海神派工巧大神的儿子、猴子那罗修造大桥。那罗带领群猴把石头、大树和高山投人海中。(见《战斗篇》第十五章)8.罗摩回国,复位。(见《战斗篇》第一一六章)9.为证明自己的贞节,悉多吁求大地女神使大地开裂,将她收容。大地女神拥抱悉多。悉多没人地中。(见《后篇》第八十八章)通过以上的比较,应该说,史诗《罗摩衍那》与佛典本生故事的密切关系已经是极其明显,无庸置疑的了。至于是谁影响了谁,则看一下成书的年代,便可以推断一个大概。《六度集经》编译于公元世纪中、后叶,其所本印度原经当成于此前。《罗摩衍那》的情况较为复杂,说法不下一二十种,早至公元前数千年者有之,迟至公元三、四世纪者亦有之。较为可靠的说法是公元前年故事原型已经形成,而后出的“后篇”最晚到公元世纪也已存在12。两相比较,佛教故事受《罗摩衍那》影响的可能性显然更大。金克木先生也认为《六度集经》中的故事乃是罗摩故事的提要13。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季羡林先生是如何看待《西游
本文标题:《西游记》孙悟空故事的印度渊源L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3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