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和九义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1.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编排在这一单元。现在这部分内容在三册已经出现。2.原来按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连续退位的顺序编排,现在基本不教学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改革的步子更大。3.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部分,并且验算的方法单一(加法只能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现在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4.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三、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1)加法:计算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种数。(2)减法:云南旅游。(3)加减法验算:购物。2.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1)计算500-185时体现算法多样化。(2)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3)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不单独出现例题。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的情况也不单独出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自己完成。四、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教学时,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2.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五、课时安排20课时六、具体编排(一)加法1.主题图(1)通过四类动物全球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统计,一方面为后面的计算问题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2)等学生学会后面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选择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计算,充分利用主题图。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1)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方法。(2)对于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与进位的思想和技巧,学生已经掌握,这儿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3)不再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1)题材仍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2)先估算后精确计算,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3)把例2的连续进位加的原理类推到三位数加三位数,加以一般化(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的体现。4.P18“做一做”最后一题是三次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0,要求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5.练习五有各种形式的计算,从加数的位数来说,有三位数加两位数的,也有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从进位的次数来说,有不进位的,有一次进位的,两次、三次连续进位的。从形式来讲,有单纯计算的,也有结合实际问题计算的,还有改错题。第9题,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如果不考虑路程只考虑路线,可以采用多种走法,然后再根据路程选择最近的路线。要使整个路线最短,就要每段局部路线最短,其中,从家到邮局,从邮局到书店都只有一条路线,而从书店到超市的两种走法中,回到邮局再去超市的走法更近,从超市回家的路线中,不经过学校的走法是最短的。在比较两条路线的路程长短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估算的策略,如要比较75+329和440的大小,可以用80+330估算,要比较410+125与510的大小,只要想410+100=510即可。(二)减法1.例1(一般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1)借助云南之游的情境,一方面,为自然地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机会。如,昆明的标志性旅游景点是石林、大理是三塔、丽江是玉龙雪山。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2)三个插图体现了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图中给出三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及昆明到大理、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第二个图给出故事的具体情境,很自然地提出问题。第三个图是一个线段图,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条件(如行走的方向、昆明到大理和丽江的路程、求的是什么,等等。)(3)也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教材上只是给出一种估算的策略,实际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如520-150。(4)笔算的详细过程教材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知识,通过小组讨论来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和加法一样,教材上也没有借助直观的操作和动态的退位过程图来帮助理解算理。2.P23“做一做”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加法和减法都可以。3.例2(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减)(1)在例1的基础上改变数据。(2)教材上只列出竖式,具体计算让学生自己完成,编排意图同前,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解决计算问题。4.例3(被减数是整百数的连续退位减)在这儿,教学的重点不是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的技巧,在这儿不作重点讲解。重点是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材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算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算法。5.练习六编入了连减、加减混合的题目,如第2、3题。第6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考虑三个点相对位置的不同可能情况,根据小明家、小红家在学校的同侧或异侧,可以分别列出减法和加法算式。(三)加减法的验算1.主题图提供了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购物,通过计算两个物品的总价,计算找零两个问题引出例1、例2的内容。把加减法验算同时放在加法、减法后面编排,有利于对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并且验算的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2.例1(加法的验算)重点突出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三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隐含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3.例2(减法的验算)同例1,突出验算方法多样性(两种: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4.练习七第8题,鼓励学生提问题,如学生可以提出某两种商品总价是多少,某种商品比另一种商品贵多少钱。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体现开放性,如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时,第一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决,然后再用精确计算解决第二个问题。(四)整理和复习1.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2.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复习。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加以解决,体现开放性。课时一: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15、P16例1、做一做、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结合情境图,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的方法。基本技能目标:学生利用迁移类推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情感目标:通过四类动物全球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统计,一方面为后面的计算问题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利用迁移类推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难点:根据统计表自己提出问题并正确计算。教具、学具准备:P15情景图、统计表教学过程:导案学案设计意图修改记录一、情境导入师:现在我国的动物现在有很多濒危和受威胁。你知道他们的种类吗?这里有一张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出示统计表:你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计算出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自己知道什么,如:已知种数,哺乳类有581,鸟类1244,爬行类376,两栖类284等等。提出问题,如: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等等。通过四类动物全球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统计,一方面为后面的计算问题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学生的提问多种多样,但教师要注意引导。98+25=小结:刚才大家尝试计算,发现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二、巩固练习1、你还能解决哪些问题?会计算吗?2、做一做第1、2题三、总结: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总结。学生自己尝试计算。说出自己的想法:98+25——————123着重讲明: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如: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98+30=98+30————128第一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二题: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集体订正。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对于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与进位的思想和技巧,学生已经掌握,这儿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通过巩固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的方法。课后记:同学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知识的迁移,在老师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就会计算两位数的加法(进位加)。但也有不足,有些同学计算不认真,有抄错数、忘记进位的问题,所以,在今后的计算教学中,应注重抓好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课时二: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加法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17练习四第1、2、3、题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的方法。基本技能目标:学生利用迁移类推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情感目标: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利用迁移类推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难点:根据统计表自己提出问题并正确计算。教具、学具准备:P17第4题情景图教学过程:导案学案设计意图修改记录今天我们开展个小数学竞赛,六个小组看哪个小组又团结又聪明。竞赛第一项:我们会合作!用数字条来回抽动,两人口算出加、减法的结果。竞赛第二项:班级小神算。练习四,第1题教师计时,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看谁先帮向日葵枝叶找到伙伴。竞赛第三项:练习四第2题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同位合作,练习两位数的加、减法。学生练习,特别注意进位加的训练。学生练习第2题,说题意,列出算式,说说练习加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加两位数。适当增加练习内容,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第3题:看图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计算竞赛第五项:接力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冲刺到终点。算法。85+48=13385+48133学生可以根据图,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公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一共有多少只鸡?每人一道题,哪个小组先做对获胜。鼓励小组合作,认真仔细。强调认真的重要性,一人出错,就会影响其他人教后记:计算练习课,大部分同学掌握的不错,但还有个别同学忘记进位,进了位的又有忘记加上进位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是很必要的。课题三: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五的1—4题。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结合情景图,使学生正确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利用知识迁移类推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教学内容:导案学案设计意图修改记录一、情境导入师:我国地大物博,动物种类繁
本文标题: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3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