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话说地球》教学案例
《话说地球》教学案例商长明一、教学背景学生从小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但对于人类为了探索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甚至是代价去并不了解。因此,教材安排“从天圆地方说起”这个教学内容,正是为了让学生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着。二、教学课题: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七课《话说地球》第一个话题《从“天圆地方”说起》三、教材分析随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对环境的认识范围逐步扩大,本着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认知的需求要出发,安排了这个内容——从认识地球的形状说起。教材借助两个事例并配上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思考,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另通过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认真观察现象,分析、辨别,从而得出结论。最后通过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人们对地球人似的历程,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四、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操作法、讨论法及情景再现等方法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2.行为与习惯:渗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的思想。3.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六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折的纸船以及人类探索地球的视频学生准备:收集人类探索地球取得的成就,地球未解之谜的相关内容。七教学过程:活动一、图片导入,赏球揭题。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想看吗?认识的话就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吧。谈话:它长什么样?蓝色部分是什么?褐色部分呢?白色的涡流又是什么呢?用一句话夸夸它吧。瞧,我们多幸运啦,知道地球原来是一个如此美丽的星球。可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他们只是凭借自己的观察,再加上大胆的想象,把地球想象成各种样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人们对地球的探索过程。那还得从天圆地方说起。板书课题:从“天圆地方”说起。(设计意图:由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入题,增强真实性,易被学生认可,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二:古人眼中的地球——大胆想象1、了解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地球——天圆地方师:在古人的想象中,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中最盛行的要数“天圆地方”这种说法了。而且在古代中国尤其盛行:①有诗为证: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是指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出示图片,学生初步感知天圆地方。②课件出示北京的天坛和地坛的图片,师介绍。2、古代其他国家的人们眼中的地球。师: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又是如何想想地球的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到书中第44页中去了解。①生阅读教材第44页中的相关内容。②生反馈,师课件出示搜集到的有关人们对地球形状猜测的资料。3、初步讨论:古人的这些想法幼稚可笑吗?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想想当时的条件,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是不是一样会有同样的想法?4、师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设计意图:利用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古代各国人们对地球形状最初都有哪些认识,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活动三:观察自然现象——产生怀疑师: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发现有一些客观现象是无法用早期的那种直观质朴的观念来解释,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到底是哪些现象让人们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呢?现象一: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球形的。1、师:课件演示船只进港时的情景,学生观察:进港时最先看到什么?出港时最后看到什么?2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3、从这两个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4、这说明了什么?(古希腊人的猜测是有道理的。)5师小结: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现象二: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课件展示:月食1、生仔细观察,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什么形状?(是圆弧形的。)2、交流:这能说明什么?(地球是球形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初步渗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的思想)活动四:首次环球航行——得到证实1、师引:可认识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设是不行的。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麦哲伦用他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航海家麦哲伦完成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吧。2、生阅读第45面的文字资料,并收集相关信息。3、师用纸船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说出主要的位置。4、组内合作探究:这次环球航行你认为最困难的是什么?5、交流:(1)这次环球航行容易吗?从哪儿看出它的不容易?(2)这次环球航行值得吗?(3)你佩服他们吗?佩服他们什么?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坚持到最后的这18位航海勇士们,同时还要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那些作出牺牲的人们。6、师小结:从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到公元前三百多年亚里士多德的假设,再到1522年麦哲伦的亲身实践,人们用这么长的时间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你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及动画演示,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人们对地球认识的历程,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并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值”与“不值”的小小讨论,让学生很好地感受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活动五:分享探索成果——抒发情感1、师激趣:麦哲伦行虽然证实了地球是圆形,可是地球到底长什么样呢?人类多么想一睹她美丽的倩影呀!这个美好的的愿望经过一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2、老师:请同学们去拜访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生阅读教材第46页的小资料。3、然而,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曾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甚至是惨重的代价。如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导致7位宇航员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课件播放“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4、提问:你们吓着了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那些勇于探索的人停下脚步,尤其是中国的航天工作者们,反而更坚定了信心。播放中国首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遨游太空的视频。5、补充资料,学生了解成功背后的故事。6、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世界各国人民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7、认识了这么多的英雄,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设计意图:通过国外在探索宇宙奥秘中失败的例子,再一次让学生很好地感受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同时通过播放中国人在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活动六:小结学习收获——激发探究欲望。1、说说本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哪些感受?2、小结拓展:今天我们虽然看到了美丽的地球,但地球还有许多神秘面纱并没有被人类真正揭开,地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迷有待我们去探索。交流搜集到的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交流许多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板书设计:想象怀疑证实不断探索从“天圆地方”说起————————————地球是一个美丽的球体艰辛与执着
本文标题:《话说地球》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3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