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谁动了我的奶酪》作文写作指导.
《谁动了我的奶酪》——写作指导山西襄汾中学曹彦霞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畅销书。书中有这样几句话: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1、作文材料是议论性语段。观点已经明确。行文必须紧扣材料,但不能断章取义。2、理解材料中的比喻——“奶酪”,是作文的关键。材料由三层意思构成:①得到“奶酪”,就能得到幸福。②但是,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质”。③要不断放弃旧的,发现新的,并享用新的“奶酪”。一、认真阅读材料,审清题旨材料的关键词是什么?•奶酪•改变“奶酪”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美好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亲情、荣誉、功业、健康、市场份额等等。“奶酪”,它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而一旦我们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会对它产生依赖心理、满足心理,甚至成为它的附庸;他会麻醉你,使你产生慵懒、自负、懈怠等负面心理。因此我们要在享用中发现危机。预见变化,追踪变化,尽快适应变化,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不断地去享受变化!材料主旨A、人生要积极进取,永不停滞。B、弃旧图新、享受成功的喜悦。C、适应新变化,创造新生活,享受新生活。二、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不能准确吃透材料,不明“奶酪”的寓意。2、行文没有很好地破题,只有“奶酪”字眼,没有就奶酪加以引申。3、离开奶酪的寓意前提,一味地谈改变、反思、放弃、舍得等。4、没有适当引述评析材料;5、观点不是从材料中得来的,偏离材料。6、观点句摆放的位置不当,表述不鲜明;中心句过于单薄。7、论证方法单一,论证材料过少且无新意,对材料分析力度不足。三、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例证法•(二)对比法•(三)喻证法•(四)引证法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例证法。事例可以多举,也可以少举,但应注意详略适当和排列顺序。由于例证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的,所以,为使结论正确,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个别事实必须注意应该是真实的、典型的。(一)例证法示例:•只有在成功之后不断改变,继续奋斗的人,才会知道那奶酪什么时候会变质,并且努力去发现新的奶酪。索尼集团刚成立时只是日本一个普通的电子企业,几次转型之后,它在电子领域的名声越来越大,而当索尼与当时镜头业第一的卡尔·蔡司合作推出索尼相机时,已经让它成功挺立于世界科技的高峰。但索尼并没有停留在这个成功当中,它向着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电等多个市场进军,让它的成功一直延续了下去,成为今天的世界500强企业。正是因为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放眼去寻求新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索尼集团才发现了新的奶酪,享受着新的成功特别注意:论点+事实(╳)•摆事实+讲道理(√)怎样讲道理?•假设法:•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论点: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论证: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发现自己,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因果法•对比性分析论证:•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二)对比论证法•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比喻论证(喻证法)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运用比喻论证进行说理时,比喻一定要贴切自然,毫不牵强,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作用: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例: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四)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即道理论证。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小结:•论证方法的种类有很多,例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引证法是最主要、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往往是综合使用的。•例如: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旭日阳刚正是凭着这份真诚与朴实打动了万千观众。•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喻论法,引证法,对比法,例证法。四、积累与选择论据一是准确性、典型性原则。二是时代性原则。要求在议论文当中,要有一些新鲜的、具有时代色彩的、是新近发生的例子作论据。三是多样性原则。古今、中外、事实与道理(诗文、警句)政治家、文人、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企业家、著名企业。课外、教材关于创新•[思路提示]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新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名言]•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德]歌德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英]莎士比亚•●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鲁迅●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经典素材•创新要勇于否定权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面对变化•1、典例排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古代的圣贤莫不是在人生的剧烈变化之中,勇敢坚韧。也正因为他们在变化面前,不气不馁,才能名垂青史。•2、对比•①、面对变化,只有适应变化,应势而变,才能在时代风云中,乘风破浪。刘邦一介亭长,官小位卑,最终却能君临天下。为什么呢?只因为,他能适应变化,应势而变。当天下未定时,他势单力薄,于是恭敬项羽,处处隐忍,礼贤下士,分封诸王;当大局已定后,他诛灭项羽,想方设法,分化诸王,逐一剿灭。正是能随时局变化而变动,让他成就了几百年的汉代江山。反观项羽,征伐暴秦,倚靠武勇,统领诸侯;而暴秦灭亡后,却不能面对变化,改变方法,依旧倚靠武力,征伐诸侯,最终疲于征讨,自刎乌江。•②、18世纪世界处于资本萌芽、工业革命的大变动时期,而清政府却不敢面对时代变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怯弱中衰落,最终沦为列强欺辱的对象;而19世界70、80年代,同属时代巨变的中国,却能勇对变化,改革开放,跟随时代的脚步,开创了今天的美好局面。•3、其他类型•李白、欧阳修、苏轼---坦然面对变化(仕途变迁)•史铁生、刘伟、邰丽华---勇
本文标题:《谁动了我的奶酪》作文写作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3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