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备课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三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辨别能力,孩子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乐于学习。但学生的自制力差,对课文中的一些要求能够理解也能跟着做,但持久性不够,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二、教学要求: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他们的养育之恩,热爱家庭、尊重父母长辈,以恰当的方式孝敬长辈。4、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二)能力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三、具体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四教学进度肥城市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三年级品社课程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品德与社会一9.01-9.02第1课二9.05-9.09第1课三9.12-9.16第2课四9.19-9.23第3课五9.26-9.30第3课六10.08-10.14第4课七10.17-10.21第5课八10.24-10.28第6课九10.31-11.04第7课十11.7-11.11第8课十一11.14-11.18第9课十二11.21-11.25第9课十三11.28-12.02第10课十四12.05-12.09第11课十五12.12-12.16第12课十六12.19-12.23第12课十七12.26-12.30第13课十八1.02-1.06期末复习考试十九1.09-1.13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幸福的摇篮一教学说明本单元是三年级的开篇,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篇,依据课标“握在成长”的条目,编者分解安排了“幸福的摇篮”这一单元主题,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的的良好道德和社会性品质发展的起点,显得十分重要,家庭的亲情,父母的疼爱,学生虽然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但是他们并不一定都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所付出的心血,甚至会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是应该的,孩子理所当然的应该接受疼爱,卜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感激和孝敬父母。培养学生心中有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家庭分忧,懂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吧关心、孝敬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落实“我在成长的”中的过程目标十分关键。二教学目标本着单元说明的思路,编者设计了“谢谢您,爸爸妈妈”“我能照顾自己了”“我来学当家”三个主题。以及解决这三个主题所含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向。具体有三个目标:1、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2、引导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3、使学生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方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三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2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四课时安排(9.1-9.30)1.谢谢您,爸爸妈妈2课时2.我能照顾自己了2课时3.我来学当家2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单元幸福的摇篮1谢谢您,爸爸妈妈【课题】谢谢您,爸爸妈妈【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三维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应当以恰当的方式回报父母、长辈。【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激爸爸、妈妈。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教学准备】准备组织学生认真收集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典型事例,以及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故事,整理最有代表性的家人照片,观察父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教学方法】以亲情为线索,抓住最能激发情感体验的支点,进行全方位的情感孕育和再造,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而形成互动,从内心发出“我爱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小时候的故事看课本,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成长的一些故事,唤起他们对父母辛勤操劳和关爱的感激之情。其中的任何一个故事都凝聚了父母的关爱和期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去体会、感受。活动:a、了解:查找小时候的故事,查一查名字的来历;b、讲:向同学们讲述有意义的故事。从童年趣事学起,一下子就激发起兴趣。2、温暖的家看:欣赏图片,回忆爸妈对自己的关爱之处,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家庭是你们的主要生活场所,是你们最熟悉、与自身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长辈倾注的关爱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说一说: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感人故事。家的温暖诵读:诵读课文中小诗,回味受到家人呵护时的感受。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学会做人。可怜父母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爸妈真辛苦观察与记录:看图,教材从农村和城镇两个角度,从父母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两个方面,选择不同的家庭安排了观察记录的内容。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为家庭和子女操劳的,体会家长的辛苦。说一说他们一天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等等。4、我爱我的家人评一评:看课本上的插图,说一说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课本上的插图有两类:一类是关心父母和长辈的孝敬行为;另一类则是不理解父母,有行为问题的表现。体会爸妈的辛劳,为父母分担家务。做一做:学唱歌颂爸妈的歌曲,说一说父亲节的由来。学唱歌曲《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5、课外活动拓展设计“以后我会怎么做”主题活动的方案设计:学生可以一起设计,可以个人大胆表达,可以代表作表演。如父母生日或节日时送贺卡(设计贺卡及寄语);父母劳累了一天,回家时你怎么做(找好朋友配合,表演自己的做法);爸爸病了,妈妈又不在家,你怎么办……(可以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并确定表达形式)板书设计1谢谢您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温暖的家爸妈真辛苦我爱我的家人第二课时1、再现生活场景,煽情导入主题(播放《我真幸福》录像资料或投影片:爸爸妈妈陪小红一起逛公园、放风筝,和小红一起讲故事、做手工……)议一议:小红生活幸福吗?从哪些情景中可以看出来?小组交流讲一讲:是啊,父母为我们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当你生病需要治疗时,当你学习有了困难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你的呢?这中间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照片或纪念物。体会自己的幸福生活,学会珍惜,学会报答。2、讲述父母的故事,感受家庭的亲情。填一填:爸爸、妈妈上班后___,爸爸、妈妈回家后___,爸爸妈妈为我忙碌____。妈妈的爱爸爸的呵护夸一夸:家是温馨的港湾,爸爸妈妈用勤劳的双手换来这幸福的家园,请你用“我爸爸妈妈真行”为题夸一夸他们。写一写:此时此刻大家对自己的父母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把最想说的话记在日记本里。把想对爸妈说的话写下来,理解父母的辛劳。3、呈现孝敬父母的事例,引导孝敬父母的行为。演一演: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选择一个孝敬父母的典型故事先讲一讲,再和同学们一道排练演一演。说一说: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奉献了他们全部的爱,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爸爸妈妈也需要得到体贴和关爱。当你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呢?唱一唱:挑选一支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等进行训练,在父亲节、母亲节到来时唱给爸爸、妈妈听。讲述卧冰求鲤的故事,要有感恩的心。板书设计1谢谢您爸爸妈妈我真幸福学会感恩教学反思: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应当以恰当的方式回报父母、长辈。在家里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倡开展为爸妈洗一次脚、盛一回饭等活动,让爸妈感到自己懂事了、长大了,同时体会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心中有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家庭分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2《我能照顾自己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能照顾自己了》这一课,关联到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独生子女现象。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部分家庭教育观念偏颇:溺爱孩子,不给孩子劳动和锻炼的机会等长期以来是独生子女出现自理能力欠缺,耐挫力差、做事情缺乏信心和勇气,缺乏基本的生活知识、劳动技能等,甚至影响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本课由三个主题活动组成父母的牵挂让爸妈放心爸妈我能行。父母的牵挂这一主题活动主要在有通过学习认识到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懂得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知道这种关怀就是一种牵挂,知道平时父母对自己有很多不放心的事情。父母平时的唠叨、叮嘱,在他们眼里是多余的,他们有时甚至感到很不耐烦,所以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的家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体验、合作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体贴父母,多替父母考虑,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三、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从“由父母照顾”转变为“照顾自己”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四、教学难点:课题“我能照顾自己了”的语气中还有一种自豪感,要让学生体会出来。五、教学准备:教师要家长了联系,了解一定数量的家庭,掌握学生在家做家务的劳动情况,学生要准备讲述自己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一,学习照顾自己的一些事例。写出自己能做哪些事六、教学方法:本课以体察父母的关爱和牵挂为动因,以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让爸爸妈妈放心为线索。对父母的爱心体察越深,少给父母添麻烦的动机就会越强烈。两者互为因果。七、教学时数:2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父母的牵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学生听歌曲:说一说:听了歌曲你知道了什么?(谈感受)二、活动一:了解该我做的事1、说一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自己的家中,哪些事是爸爸、妈妈做的?哪些事是自己做的?2、填一填:爸爸______________妈妈______________我能做的事:_______________3、比较:在家中谁做的事多?谁最辛苦?体会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学会报答。4、想一想: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之后,还要回到家做各种家务,看到这儿,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4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