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隆中对》《出师表》复习导学案
《隆中对》《出师表》复习导学案一.前端学习1、文学常识复习①《隆中对》选自(朝代)(作家)的作品,“对”的意思可以解释为。②《出师表》作者,“表”是的文体。2、解释加点的实词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猥自枉屈汉室倾颓欲信大义于天下遂用猖獗挟天子而令诸侯箪食壶浆遂许先帝以驱驰危急存亡之秋简拔以遗陛下后值倾覆深入不毛庶竭驽钝以彰其咎咨诹善道临表涕零3、翻译下列语句(1)时人莫之许也。(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请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信义著于四海/欲信大义于天下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此用武之国C、然志犹未已/犹鱼之有水也D、时人莫之许也/杂然相许二.课堂学习1.《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一个怎样的政治蓝图,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为实现这个政治蓝图,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有哪些?答:2.《出师表》中诸葛亮追忆了哪几件往事?他的目的是什么?答:3.对比分析两篇文章中诸葛亮人物形象的不同。答:三、巩固训练(一)隆中对(节选)亮答曰:“自董卓已来,……汉室可兴矣”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自董卓已来()(2)名微而众寡()(3)挟天子而令诸侯()(4)利尽南海()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文:8、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1)(2)(3)9、(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由是先主遂诣亮()(3)先帝不以臣卑鄙()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2、翻译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3、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14、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本文标题:《隆中对》《出师表》复习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5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