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交流、激励、互勉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有真实的故事,也有童话故事;有国内的故事,更有国外的故事,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一篇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然后围绕此专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做到美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3、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再发挥想象能力写话练习和讲故事练习。4、默读时可以做到不出声,不指读。5、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6、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生体验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够读通课文,能运用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读懂文章内容,但对于文章思想的理解,对文中真情的体会,还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一般比较浅显。老师感悟知识链接交流、激励、互勉单元主题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单元内容第六单元以“神奇的科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分别是:《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本组教材,向我们展示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的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以及令我们充满好奇的神秘的宇宙空间。教学建议1、学习时要注意说明事物的方法,如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2、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6、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学生体验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3、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懂得利用收集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利用收集的资料帮助写作,利用收集的资料进行口语交际,利用收集的资料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等。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培养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老师感悟知识链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备课教师:三年级组2012年2月课题17、可贵的沉默课型讲读课时2教学目标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教学重难点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体会沉默的可贵。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2.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与专题反思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a.学会自由读课文。b.检查生字读音::蕴,读“yùn,不读wēn;霎,读shà,翘舌音,不要读成sà;拙,读zhuō,不要读成zhuó。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二、提出要求,合作学习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2.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几点要求)三、深入小组,个别指导1.教师深入小组,了解一下各组学生读书情况,并在角色把握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尤其是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要结合他所画的重点语句进行个别指导。2.小组表演,引导评论,评出“最佳演员”。第二课时一、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1.激励: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2.提出要求: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出示):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起霎时寂然无声像获得赦免四面八方七嘴八舌不约而同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a.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b.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c.在“一分钟的沉默”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劳,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代价,教师适时播放《懂你》歌曲。d.变换角色:学生扮演自己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向老师表达感受。e.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b.“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三、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3.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推荐读书:《爱的教育》。这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书里有许多精彩、感人的亲情故事,值得大家用心去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7、可贵的沉默爱父母——孩子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备课教师:三年级组2012年2月课题18、她是我朋友课型讲读课时2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教师: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与专题反思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她是谁?在战争时期,一个孤儿院里的孤儿,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好朋友,是怎样做的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题与文章的联系。2.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当小老师,组织学习生字。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运用方法,理解内容1.教师引导:学习本课的方法: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还可以把你不懂的内容画出来,准备和大家一起讨论。2.分小组进行讨论。3.交流汇报。a.献血前,“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提出问题同大家讨论。b.献血时,“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教师可进行如下板书:啜泣捂住摇头呜咽掩盖又摇头哭泣制止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提问、讨论交流四、总结学法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提出的问题,反思自己是怎么提问的,帮助学生概括提问的方法。1.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提问。2.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提问。3.由人物的神态、动作去推测人物的内心提问。4.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提问。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阮恒感情变化的层次,体会他当时心情的变化。二、发挥想象,合作释疑1.我们学习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2.请同学们自由读下面几句话,结合下文,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下面的几句话,想象一下阮恒当时可能在想什么?a.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b.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c.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d.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e.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3.各小组派同学汇报本小组的想法。三、角色扮演,深入理解医生到底跟阮恒说了什么,使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情景,同桌合作,将它改编成一段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四、总结,扩展1.这个故事可以什么为题?课文为什么用阮恒的话作为题目?你从阮恒的这句话想到了什么?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3.请选择一件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2.你想对阮恒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她是我的朋友阮恒小姑娘真正的朋友(勇敢、舍弃生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备课教师:三年级组2012年2月课题19、七颗钻石课型讲读课时2教学目标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学准备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3.随文阅读材料。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与专题反思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二、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三、全班交流1.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小组汇报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如: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b.“她以为,
本文标题:三下五六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5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