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书评
《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书评──中国古代区域文明研究的又一力作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学专业2013级秦文博摘要:李玉洁教授主编的《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一书,可谓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以文化视角对其剖析,前人很少涉足。笔者对其做了认真拜读并做了相关资料查阅,并以书评的形式阐述了这一著作在黄河文明中的地位,介绍了该书十一个部分的内容,即我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发展、变迁与农耕文明的特质(农民的精神世界等),论述了该书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特色、地位与价值,研究方法与史学理论的突破创新,如作者所用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比较史学研究方法等,并探讨了该书在结构编排上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对该书的一些观点在论证方式上的不足与缺陷、内容上的补充完善提出了一定建议。以期为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及相关人员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关键词:黄河流域;农耕文明;黄河文明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各地区的人民共同缔造的,由多源多线的文化区系共同组成,中华文明奠基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以后许多王朝的中心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说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黄河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的作用,黄河文明的历史意义不可忽略,然而,黄河文明研究领域却少有学术著作,从文明的起源、发展、特点、对外交流、历史地位综合多角度对黄河文明作系统性研究论述的更是“鲜克有终”。正是基于此,该丛书主编将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分九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首先是黄河流域文明的要素:金属、文字、城邑以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形成。著有《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殷商甲骨文研究》、《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与城址研究》。还对黄河文明的特质进行研究,即探讨黄河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差异之处,即经济上以农为本,文化以儒学为主流,著有《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儒学与中国政治》、。最后编者对秦汉以后黄河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进行了探讨、分析,著有《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唐宋时期黄河流域的外来文明》、《黄河文化与西风东渐》。笔者选择《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做了认真拜读,这本书的编写组在阅读、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又立足于历年来的考古发现,从多视角出发,通过综合研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基本面貌。一、该书的内容介绍该书的结构和内容共十一部分。第一部分为总序和绪论。书前的总序中李学勤交待了黄河文明研究的历史背景,充分肯定了这项研究的学术价值,主编李玉洁教授从文明的三要素——文字、金属、城堡、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对黄河流域早期文明与国家的形成做了探讨,对黄河文明的内涵,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作了介绍,并说明黄河文明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生产部门”,对黄河文明的特质与历史变迁做了简单扼要介绍。绪论是对本书全部内容的摘要与提炼,使读者对黄河文明有了大致了解后,作者终于开篇撰写黄河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农耕文明。首先论述了研究黄河农耕文明的形成及特征、对于走进文明系统中农民的精神世界、认识和指导当今农村的社会变革和稳定发展等有现实意义这一研究目的。交代了秦汉以后基本沿袭了先秦农耕文明的模式,因此本书主要对先秦时期的农耕文明进行研究。主要涉及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起源、辉煌,黄河流域的农书与农业技术理论、农业管理与赋税政策、农神崇拜及农商思想这些方面。第一章为“黄河流域早期的农业”,作者运用历史地理学、现代生物技术、考古学知识探究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起源条件,认为至少在1万年前,原始农业就起源于黄河流域,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有着河流、森林、草原的良好地理环境与四季分明的良好气候条件,旧石器时期,黄河流域是人类良好的栖息之地。原始农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有原始的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经济过渡的。新石器时期的农业以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尤其在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800-前2000年),私有财产产生、发展并向阶级社会过渡,母权制也因此向父权制过渡,齐家文化时期的洮河流域已经有了养蚕业,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华夏民族的祖先在很早发明种植农业的同时,还创造了农时与天象相符合的历法。颛顼高阳氏的“颛顼历”便是一个例证。第二章为“夏商时期的农业”。夏商时期的农业和农作物已经初具规模,五谷①(黍、栗、麦、稻、菽)及禾、糜等农作物已出现,丝织业和麻织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夏代仍然延续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特征,依然使用木、石、骨、蚌等非金属农具,但农具种类有所增加,商代则进入金石并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如镰、铲、锄、犁铧等,但并不多见。夏商时期的天文历法较前代也有所发展,夏历、殷历都充分考虑农时、物候的需要。随着夏商时期国家的出现,农业和赋税是他们赖以统治的基础,夏商统治者对农业和赋税都很重视。“大禹治水”,“求年”祭祀活动便可体现,部落酋长向部落成员收取什一之税,聚敛财富。第三章为“西周时期的农业”。在本章中作者除了介绍西周时期的农业在农作物品种、农具种类数量、农田技术管理、天文历法水平都较前代有了长足发展外,还通过对农神祭祀、周天子亲耕之礼、敬奉祖先以求丰收的拜农心理的论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与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西周的土地制度为井田制和爰田制,井田制下,每井九百亩,中间的一百亩为公田,八家农夫,每家私田一百亩,公田由八家共同耕作,公田农事做完,才开始在私田做农活,公田的收获归统治者所有,采取的是劳役地租形式,而爰田制则把所有土地按好坏分不同亩数的份地分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土地可以自由转让和交换。西周时期对乡村的行政管理实行采邑制,在邑中按户、家、夫进行管理,此外西周王朝还设立农官,管理农业,收取赋税。第四章为“春秋时期的农业”。作者叙述了春秋时期农具的大变革,青铜农具的应用与铁制农具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之人们对积肥、施肥的重视,对土壤的研究、改造,农作物产量有了大幅提升。这一时期各国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竞相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实行县制,与采邑制不同,县邑由国家直接管理,赋税由国君直接收取。第五章为“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的迅速发展”。作者论述了战国初年各国对农业的重视、铁制农具的普及推广并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分析了金属农具普及推广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生产工具的变化最终导致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论证了郡县制和封建小农经济出现及其进步意义。出于防止水灾、旱灾的需要,各国修建了许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郑国渠以及魏国对漳河的治理等。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历法较不统一,但战国时期对黄道与二十八宿的研究为后世全面认识与确定二十四节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古代历法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第六章为“古代农业的救灾政策和思想”。这一章节作者主要通过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如《周礼》、诸子百家著作、《史记》等文献典籍对其进行研究。夏商周各代我国主要的灾害有水灾、旱灾、蝗灾、地震山崩以及由此引起的灾荒和饥饿,当然统治者的虐政也是产生灾荒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救治水旱灾荒、饥贫,当时也有不少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理论。《周礼》提出家族相互救助、完善沟洫制度、实行动态的赋税制度,饥荒时不收税,建设粮仓、调控物价,诸侯间恤灾救患等系统、完整的荒政制度。先秦诸子从防止饥荒、贫困,实行备治和灾荒饥馑来临时实施救治两个层次发展了赈济救灾理论。在备治方面,补充了不误农时,在救治方面,儒道墨家主张实行仁政、德政,呼吁统治者勤俭爱民,法家主张以刑赏法制治国,以刑赏促民勤苦生产。第七章为“古代的农神”。本章作者主要介绍了男耕方面的“农神”与女织方面的“蚕神”及相关的祭祀制度。农神崇拜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祈求丰收、消除灾害、祈福长寿、报答对土地、百谷及农神的感恩之情的社会心理,我国古代的农神主要有神农氏②、后稷,此外还有农业益虫神(猫虎之类)、水利设施神、农官田畯神等。农神祭祀在周代已有较完整的典礼仪式,当时的祭祀制度具有较为严格的等级性,政治地位越高,祭祀对象的地位越显贵,祭祀周族的祖先及农神,与周朝的建立、周王的独尊地位是相适应的;蚕神也是如此,黄帝元妃螺祖西陵氏为先蚕,享受的是皇家祀礼,是中国正统的蚕神,宛窳妇人、马头娘等则是民间蚕神。它体现的或许是“宗教”与政治的密切结合。第八章为“中国早期的农书”。本章中作者论述了我国古代的农学理论与知识,这些农学理论与知识主要体现在《尚书•禹贡》、《礼记•月令》、《吕氏春秋》、《管子》这四部著作中。这些农书是对春秋战国以前各代农业生产经验的继承与总结,主要介绍了辨别土壤、性状、把握农时、物候、深耕土地、播种和匀苗、施肥、人地和谐观念、水利设施建设、家禽蓄养等知识。尤其《礼记•月令》与《管子》是了解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这些农书为后来的农学思想发展以至整个农学体系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其在中国农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九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商思想”。作者首先阐述了春秋战国时的农商并重思想,代表人物为齐国的管仲、越国的范蠡。管仲主张工商食官,即政府控制工商业,农末俱利,即农商并重政策,使齐国一跃而成为春秋霸主。范蠡的粮贵伤末、粮贱伤农等重要探索,至今仍有其珍贵价值,接着阐述了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思想推行的目的和影响,重农抑商思想是法家和《管子》一书的主张。他们担心商人在经商过程中会获得巨大的利润,形成具有雄厚经济基础并与国家抗衡的力量。因此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打击商人,发展小农经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最后一部分是结尾部分。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和后记两部分。从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作者在撰写《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这本书时,运用了大量古代文献典籍、论文集、考古材料等,是在丰富翔实材料基础上的著作。这本书由十余位历史界的同仁共同编著而成,编写组由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共同组成。二、该著作的研究特色与价值(一)在同领域中的研究地位与价值近年来有关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系统研究是在中国区域文明研究领域相当薄弱甚至空白的环节,该书的问世,不仅填补了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史的一段空白,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黄河农耕文明在中华民族历史变迁中的独特地位。书前李学勤的序言和李玉洁的自序也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学术价值。该书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产生、农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农田水利的开发利用、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救灾政策和思想、农作物产量的增长、农书的出现、农神的崇拜和祭祀、农商关系和思想及其对封建社会的作用等,观点新颖、系统性强,是了解农耕文明系统中农民的精神世界,以及深入了解环境变迁与历史发展、文明进程、文化兴衰的关系的重要读物。适合历史学、古代文化、考古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科研工作者和兴趣爱好者阅读。(二)本书研究方法与史学理论的突破创新该书的研究对象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所涉问题横跨了语言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和农业等不同学科和领域。课题组很好地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文献和考古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1.考古学判断分析方法如第一章第一节在论证旧石器时期原始农业与渔猎经济的相互补充关系时,作者以近些年的考古发现裴李岗、磁山遗址为例,通过考古发现骨器中渔猎器具如鱼镖、网梭占有一定比例,但大量的是石制磨盘、磨棒、铲、镰等农耕器具,论证了渔猎经济逐步让位于农耕经济、原始农业的发展。以及从考古发掘铁农具的地域分布、数量明显增多、铁器所占比重较大来论证战国时进入铁器时代、大变革时代亦是如此。2.考古资料发现与文献典籍(著作内容)相结合的考证原则在第八章第三节,有关《管子》中对土壤的分析其《地员》篇的成书年代问题。夏纬瑛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友于先生等则认为该篇应属于西汉武帝时期。作者提出对于《地员》篇成书时间的断定仍有待新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发现,但对这一难题还可以通过着重研究其与先秦时期其他著作的共性,深入探究著作的内容来解决。3.史学发展中由社会发展史观向人民生活领域的倾向笔者所读史书大多是从宏观角度来整体分析人类文明发展演变的
本文标题:《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书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6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