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儿科学—听课、记忆与测试》补充答案-生物化学—听课、记
1《儿科学——听课、记忆与测试》补充答案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胚胎期:怀胎最初8周为胚胎期。2.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称青春期。3.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足天,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4.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d内,称新生儿期。5.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6.学龄前期:3周岁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7.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8.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在母体子宫内约经过294d。9.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问答题1.①生长发育最迅速,此点最重要;②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特别高;③消化功能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与营养紊乱;④抗病能力弱,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2.①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易发生各种疾病;②发病率及死亡率高。3.①智能发育较前突出;②识别危险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③自身免疫力仍低,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第二章生长发育名词解释1.头围:2.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生后第1周内由于哺乳量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3.胸围:4.身长(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5.生长发育:生长一般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量的增加;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6.体重:为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的总量,是代表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情况最易取得的指标。填空题1.3个月左右10岁约为其岁数加12.4~10个月2.5岁月龄减4~63.50cm约25cm10cm4.生后5个月5.生后6个月6.生后7个月7.婴儿期青春期8.1.5~2cm1~1.5岁9.34cm44cm46cm210.3个月6个月1岁后问答题1.小儿体重计算: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6×0.7(kg)+(月龄-6)×0.4(kg);2~12岁:体重(kg)=(年龄-2)×2(kg)+12(kg)=年龄×2(kg)+8(kg)。2.①发育落后: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肾小管酸中毒等;②发育超前: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3.①头尾规律即由上到下;②由近到远;③由不协调到协调;④由粗到细;⑤先有正面动作后会反面动作。4.①新生儿在脐上;②2岁时在脐下;③6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之间;④12岁时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上下部量相等。5.①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②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③前囟饱满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④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6.①生后第1年脊柱增长较下肢为快,以后则落后于下肢增长;②新生儿脊柱仅轻微后凸;③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第一弯曲,即颈椎前凸;④6个月会坐时出现第二个弯曲,即胸椎后凸;⑤1岁后能行走时出现第三个弯曲,即腰椎前凸。第三章儿童保健原则名词解释1.被动免疫:对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儿在接触传染病后给予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注射,使小儿于短期内具有被动免疫力,称被动免疫。2.主动免疫:填空题283第四章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名词解释1.等渗性脱水:脱水的性质可以通过检测血清钠含量来区别。血清钠在130~150mmol/L为等渗性脱水。2.低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3.不显性失水:机体通过皮肤和肺丢失的水分称为不显性失水。4.液体疗法:是儿科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维持或恢复正常的体液容量和成分,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液体疗法包括了补充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及继续丢失量。问答题1.三种类型缺水的诊断和鉴别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等渗性缺水(急性或混合性缺水)低渗性缺水(慢性或继发性缺水)常见原因摄入不够:食管癌;丧失过多:高热等体液急性丢失、补充不足;大面积烧伤、腹膜炎、急性肠梗阻长期慢性丢失单补给水;慢性肠梗阻大量渗液;肾排过多病理生理水丢失>钠;细胞内液减少为主;血容量正常,晚期下降水和钠等量酸丢失;细胞内外液都明显下降;血容量减少钠丢失>水;细胞外液减少为主;血容量减少临床缺水症状为主;严重口渴,无恶心、缺水、缺钠症状:不口渴,恶心、缺水症状为主;口渴不明显,恶心、呕3表现呕吐、痉挛性肌痛;直立晕厥不明显;血压晚期下降呕吐,偶尔又肌痉挛,直立可晕厥,血压极易下降吐明显,乏力,肌痉挛,直立易晕厥;血压不稳定或下降实验室检查尿量很少,比重高,尿Cl-正常;血钠稍高;轻度血浓缩,晚期明显尿量少,比重正常,尿Cl-减少不明显;血钠正常,血浓缩明显尿量正常,比重低,尿Cl-很少或无;血钠减少,血浓缩明显治疗原则5%葡萄糖液或0.45%盐水等渗盐水或平衡液5%的高渗盐水2.(1)代谢性酸中毒:1)病因:①细胞外液酸的产生过多;常见有酮症酸中毒,肾衰时磷酸、硫酸及组织低氧时产生的乳酸增多。②细胞外液碳酸氢盐的丢失。是由于碳酸氢盐从肾脏或小肠液的丢失,常发生于腹泻、小肠瘘管的引流等。2)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腹泻者大便常呈酸性,这是由于小肠液在肠道经细菌发酵作用,产生有机酸,后者与碱性肠液中和,使最终大便仍以酸性为主。霍乱病人由于短期内大量肠液产生,大便呈碱性。代谢性酸中毒时主要的缓冲是碳酸氢盐,也可通过呼吸代偿使PaCO2降低,但通过呼吸代偿很少能使血液pH值完全达到正常。呼吸代偿只是改善pH的下降(部分代偿),完全代偿取决于肾脏酸化尿液、使血碳酸氢盐水平达到正常、再通过呼吸的重新调节,最终才能使血酸碱平衡达到正常。3)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积极治疗缺氧、组织低灌注、腹泻等原发疾病。采用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等碱性药物增加碱储备、中和[H+]。一般主张当血气分析的pH值7.30时用碱性药物。所需补充的碱性溶液mmol数=剩余碱(BE)负值×0.3×体重(kg),因5%碳酸氢钠lml=0.6mmol,故所需5%碳酸氢钠量(m1)=(-BE)×0.5×体重(kg)。一般将碳酸氢钠稀释成1.4%的溶液输入。先给以计算量的1/2,复查血气后调整剂量。纠酸后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血清钾降低,游离钙也减少,故应注意补钾、补钙。(2)代谢性碱中毒:1)病因:原发因素是细胞外液强碱或碳酸氢盐的增加。主要原因有:过度的氢离子的丢失,如呕吐或胃液引流导致的氢和氯的丢失,最常见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摄入或输入过多的碳酸氢盐由于血钾降低,肾脏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增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等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代偿性分泌氢,增加碳酸氢根重吸收,使酸中毒得到代偿,当应用机械通气后,血PaCO2能迅速恢复正常,而血浆HCO3-含量仍高,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细胞外液减少及近端肾小管HCO3-的重吸收增加。2)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代谢性碱中毒时为减少血pH的变化,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以PaCO2略升高作为代偿,但这种代偿很有限,因为呼吸抑制时可出现低氧症状,后者又能刺激呼吸。通过肾脏排出HCO3-使血pH降低,此时常见有碱性尿(pH可达8.5~9)当临床上常同时存在低血钾和低血容量时,除非给予纠正,碱中毒常较难治疗。代谢性碱中毒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轻度代碱可无明显症状,重症者表现为呼吸抑制,精神软。当因碱中毒致游离钙降低时,可引起抽搐4有低血钾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见血浆pH值增高,PaCO2和HCO3-增高,常见低氯和低钾。典型的病例尿呈碱性,但在严重低钾时尿液pH也可很低。3)治疗:主要应针对原发病,必要是应用人工辅助通气。(3)呼吸性碱中毒:1)病因:可为心理因素所致的呼吸过度、机械通气时每分通气量太大,也可见于水杨酸中毒所致的呼吸中枢过度刺激、对CO2的敏感性太高所致的呼吸增加。2)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增加致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低氧、贫血、CO中毒时呼吸加快,也可使PaCO2降低出现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临床主要出现原发疾病所致的相应症状及体征。急性低碳酸血症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和因低钙所致的肢体感觉异常。血气分析见pH值增加、PaCO2降低、血HCO3-浓度降低、尿液常呈酸性。3)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4)呼吸性酸中毒:1)病因:常见原因有呼吸道梗阻、肺部本身疾病、肺换气功能不足。2)病理生理基础: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血PCO2↑所致高碳酸血症。①血液缓冲作用:PCO2↑、H2CO3↑→血中H2CO3与Na2HPO4结合形成NaHPO3和NaH2PO4,后者尿中排出,使H2CO3↓、HCO3-↑②肾脏的调节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成H+和NH3↑→H+、Na+交换和H+与NH3形成NH4+→H+排出和NaHCO3再吸收↑上述两机制使HCO3-/H2CO3重新接近20/1,维持pH值正常范围。③酸中毒时,细胞内外K+和Na+、H+交换也对改善酸中毒有一定作用。3)临床表现:可呼吸困难、换气不足、全身乏力;气促发绀、头痛胸闷;重者血压下降、谵妄昏迷4)治疗:根本办法是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肺换气功能,使蓄积的CO2从体内排出去。①解除呼吸道梗阻:如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等。②肺不张者:鼓励深吸气、使肺膨胀,改善换气功能;抗感染。③呼吸抑制者:人工呼吸、呼吸中枢兴奋剂。④呼酸重者:可给少量碳酸氢钠。⑤给氧问题:呼酸时,重要的是改善换气功能,而不是单纯给高浓度氧,否则可使呼吸中枢感受器对缺氧刺激反射消失,呼吸更受抑制。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名词解释1.基础代谢率:2.先天性佝偻病:母亲患严重软骨病,或孕妇食物中维生素D明显不足,导致母亲体内维生素D极度缺乏,于新生儿期即可见典型症状:前囟甚大,骨缝增宽与后囟相连,后囟未闭,常伴低钙惊厥,称先天性佝偻病。3.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而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4.肋膈沟:佝偻病患儿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同时其下部因腹大而外翻,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称肋膈沟。5.肋骨串珠:佝偻病患儿在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或看到钝圆形隆起,系该处骨样组织堆积膨大所致,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上下排列如串珠状,称肋骨串珠。6.佝偻病手镯或脚镯:佝偻病患儿在手腕、脚踝处可触及甚至看到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为佝偻病手镯或脚镯。57.混合喂养:8.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入和吸收利用食物,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填空题1.3~6个月7~8个月2.40g/L20g/L3.半小时内15~20min4.初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5.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6.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7.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8.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9.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或漏斗胸10.面神经征腓神经征Trousseau征11.数天内4~6周2~3周问答题1.①含有SIgA,尤以初乳中为高,可结合肠道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和过敏原,阻止其侵入肠黏膜,有抗感染和抗过敏的作用。此外尚有少量IgG和IgM抗体、B及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作用;②含有乳铁蛋白,其可抑制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抗感染作用;③其他如双歧因子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大肠埃希菌生长,减少肠道感染,溶酶菌、乳酸过氧化氢酶、抗葡萄球菌因子、补体等在预防小儿肠道或全身感染中起一定作用。2.①活动早期给维生素D0.5万~1万IU/d,持续1个月后改预防量;②激期给维生素D1万~2万IU/d,持续1个月后改预防量。3.①甲状腺功能低下;②软骨营养不良;③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④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⑤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⑥肾性佝偻病;⑦肝性佝偻病;⑧其他,如先天性骨骼发育不全、巨细胞包涵体病、风疹和铜缺乏。4
本文标题:《儿科学—听课、记忆与测试》补充答案-生物化学—听课、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