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015·乌鲁木齐一诊)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南北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由图可知()A.①地蕴藏有石油资源B.②地岩层在张力作用下破碎,受侵蚀作用形成谷地C.岩层形成年代⑤地早于⑥地D.目前③地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挤压、抬升2.②④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A.该河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B.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西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4.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④地壳断裂、2局部抬升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江南某地的小军来到图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据此完成5~7题。5.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污浊6.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7.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A.蓄洪B.灌溉C.发电D.排水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10题。8.甲地貌为()3A.河谷B.河漫滩C.冲积扇D.三角洲9.甲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河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D.河水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10.有关R河M至N河段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量季节变化小B.水量年际变化小C.流速较慢D.结冰期长区域的地形起伏、气候变化与河流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与冰期和间冰期河床纵剖面图,完成11~12题。11.根据地形剖面图可知,该地可能是以下四地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2.根据冰期和间冰期河床纵剖面图,且结合所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期时河床中水量大大减少,河流上段易形成堆积型河床B.冰期时河床中水量大大增加,河流下段易形成侵蚀型河床C.间冰期时河床中水量大大减少,河流上段易形成堆积型河床D.间冰期时河床中水量大大增加,河流下段易形成侵蚀型河床二、综合题(共52分)13.(2015·北京东城区统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4(1)说出图中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12分)(2)分析黄河对图示地区地表形态塑造的作用。(12分)14.(2015·孝感统考)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8分)图中区域为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km2,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m。5(1)比较图中A、B两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2)判断图中乙河流域主要属于林区还是种植区,并说明理由。(12分)(3)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8分)答案1.B2.A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②地为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加之受侵蚀作用形成谷地;①地为向斜构造,没有石油;⑤地岩层形成的年代晚于⑥地;③地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第2题,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由图可知,②处河流的堆积物在北岸,说明河流偏向于南岸,河流由西向东流;④处河流的堆积物在南岸,说明河流偏向于北岸,河流由东向西流;由此说明河流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3.B4.D第3题,图示河段甲处于凸岸,泥沙淤积严重,乙处位于凹岸,河床受侵蚀严重;河岸的变迁不仅与地转偏向力有关,还与河床本身的弯曲状况有关;甲、乙、丙三处,乙处以侵蚀作用为主,且侵蚀作用最强。第4题,中上游地区植被遭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再加上下游地区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易发生洪涝灾害,为了防御洪涝,河防大堤越建越高,“地上河”就这样形成了。5.D6.C7.D第5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西侧水更深,堤坝更易垮塌;河中沙洲主要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丁处为河流凹岸,受侵蚀强,水更污浊。第6题,丙处受沙洲阻挡,流水缓慢,更适合放置钓钩。第7题,堤坝低矮,主要是为了在洪水期及时将水排出,6防止洪涝灾害。8.C9.D10.C第8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分析出甲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而且甲的形态为扇形,地势较低,以堆积作用为主,所以甲地应为冲积扇。第9题,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河流从河谷流出,地势变低,流速变慢,沉积物呈扇形堆积,形成冲积扇。第10题,M至N河段地势落差小,流速较慢;该地区为季风气候,受降水影响,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且结冰期短。11.D12.A第11题,①地剖面线经过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地势应该依次降低,与地形剖面图不符;③地剖面线四次经过河谷,与地形剖面图不符。第12题,据图可知,冰期时,气温下降,融冰减少使河床中水量大大减少,河流上段易形成堆积型河床,下段易形成侵蚀型河床;间冰期时,气温升高,融冰增多使河床中水量大大增加,河流上段易形成侵蚀型河床,下段易形成堆积型河床。13.解析:第(1)题,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界山,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平原与高原的分界线、山西和河北的省界线。第(2)题,黄河对图示区域地表形态塑造的作用一是对黄土高原地表的侵蚀作用,二是对华北平原形成的沉积作用。答案:(1)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线。(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使地表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河流出黄土高原后,地势变得平缓,流速变慢,以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比较平缓)。14.解析:第(1)题,先根据图中水系的分布判断出A、B之间有一山地作为分水岭;再结合海洋的位置可知,A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最后还要考虑湖泊对降水的影响。第(2)题,乙河流域主要属于林区还是种植区,要根据该流域的地形条件、城镇的分布、三角洲的发育状况进行分析。第(3)题,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因此要从上游来沙量、海浪侵蚀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1)A地降水多于B地。A地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大气受湖泊的增湿作用较大,空气湿润。B地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主要属于种植区。理由:乙河流域内城镇数量多,说明地势较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加之乙河河口形成三角洲,说明流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3)甲河流域以林区为主,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中上游湖泊众多,大量泥沙在湖泊沉积;与乙河河口相比,甲河河口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河口泥沙不易堆积;甲河流域城镇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本文标题:【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6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