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上政2009—2010学年马克思试卷秋季学期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1页,共12页上海政法学院2009—2010学年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本科■高职□开卷□闭卷■A卷■B卷□题库□我是一名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我珍惜自己的信誉。我郑重承诺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自愿参加学院组织的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如有违规、违纪行为,愿意按《上海政法学院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界定及处分规定》处理。专业班级考生签名学号成绩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计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得分签名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认识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可知性D.广延性3、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普遍联系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4、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2页,共12页哲学上看,这表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7、“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8、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是()A.商品的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B.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C.两者互相决定D.两者没有直接联系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3页,共12页A.在使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B.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C.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10、金融寡头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参与制”B.“代理制”C.“个人联合”D.“企业联合”1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寄生性的资本主义B.腐朽性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性的资本主义1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1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14.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有着内在联系的C.完全不同的两回事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6.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4页,共12页A.人们思想观念的高度进步B.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上层建筑的高度完善D.民主法治的高度发展二、多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多选漏选均无分)得分签名1.下列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白马非马”说C.刻舟求剑D.有所为,有所不为2、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避难,知难不难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A.政治法律思想B.政治法律制度C.军队D.道德观念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两种观点相互补充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5、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A.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B.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5页,共12页C.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D.自发调节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6、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是()。A.私有制原则B.平等原则C.分权与制衡D.“主权在民”原则7、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有()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D.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物质:2、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6页,共12页3、真理的绝对性4、资本积累5、经济全球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得分签名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7页,共12页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3、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是什么?4、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8页,共12页5、简述和谐与矛盾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得分签名1、论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9页,共12页2、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上海政法学院2009—2010学年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答案本科■高职□开卷□闭卷■A卷■B卷□题库□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D2、A3、B4、C5、C6、A7、C8、B9、C10、C11、D12、D13、A14、C15、B16、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ABC2、ABD3、AD4、AC5、ABC6、ACD7、ABC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句所复写、摄影、反映。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3、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10页,共12页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4、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5、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2分)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月有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4分)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1.5分)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1.5分)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1.5分)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1.5分)3、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4分)剩余价值论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分)4、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1.5分)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1.5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1.5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1.5分)5、简述和谐与矛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20A003001)第11页,共12页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3分)但和谐并不意识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2分)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处于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分)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1分)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1分)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分)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2分)总之,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1分)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2分)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3分)当代适用性
本文标题:上政2009—2010学年马克思试卷秋季学期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9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