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骄子之路】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节消息通讯类
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第四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二讲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第一节消息、通讯类•狭义的新闻就是消息。其结构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三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结构形式。有的消息还有背景材料。•通讯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种。与新闻相比,通讯更注重完整的人物形象,更刻意再现真实的现场,表现手法更为丰富。•1.分析新闻的真实性。•2.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3.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4.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5.筛选整合信息要点。•6.评价新闻的表达技巧。•7.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8.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能。•例如:•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2.这则新闻的标题很有特点。试加以分析。•3.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简析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2014·福建卷)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方法点拨]•1.分析新闻的真实性•(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2.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3.新闻标题的艺术性•(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2)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3)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4)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5)分析新闻标题对读者获取信息的作用。•4.新闻结构的合理性•(1)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2)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3)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5.筛选整合信息要点•(1)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2)理清层次,把握新闻要点。•(3)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6.评价新闻的表达技巧•(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3)分析表达技巧对读者的影响,如:能否让读者亲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读者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能否让读者把握新闻的主题,能否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等。•7.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1)概述相关事实。•(2)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3)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8.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能•(1)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2)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3)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4)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答题步骤]•语言类•第一步,点明语言特点。•第二步,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印证。•第三步,点明作用。•结构类•第一步,指出结构特点。•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先写××,再写××,最后写××。•第三步,点明作用。•筛选整合类•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第二步,分条作答。•技巧类•第一步,点明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具体句段分析。•第三步,点明作用。•评价人生价值类•第一步,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人物精神。•第二步,联系现实谈启发。•探究社会功能类•第一步,亮观点。•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第三步,联系现实进行阐发。•第四步,归纳总结。•分析新闻真实性类•第一步,作者用第×人称,从××角度进行大量的××描写,让人有××感。•第二步,全文多处用××信息,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与可信度。•分析标题的艺术性类•第一步,从形式上分析。•①交待标题特点,如凝练、生动、新颖、有意蕴。•②点明手法及作用。•第二步,从内容上分析。•①标题是对整个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②揭示了新闻××的主题。•③表达了作者××情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北京时间28日12时许,“蛟龙号”完成5000米级海试后,第三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为518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纪录。本次下潜中进行了坐底、海底照相、摄像和声学地形地貌测量及取样等试验。•“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载人潜水器,2002年6月正式启动,2010年即实现下潜3759米的中国纪录,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四国之后,第五个拥有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按计划将于2012年挑战7000米的世界深度,突破深潜7000米级后,“蛟龙号”将圆满完成设计目标,顺利进入以科考应用为主的阶段,有望于2012年赴南海第一次正式执行勘探考察任务。•相比去年的3000米级海试,今年5000米级海试任务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试验海区在距离中国大陆约1万公里的太平洋东北海盆(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共有7.5万平方公里,我国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其标深5681米处于夏威夷以北2000公里,旧金山以西3000公里,船舶单程航行时间将达到半个月;其次,海区试验环境复杂多变,净海措施难以实施;再次,5000米的下潜目标是中国载人深潜从未触及的全新纪录。这些都将是对我国深海载人海试队伍的新考验。•“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共分为四次深潜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三次试验:7月21日,“蛟龙号”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4027米;7月26日“蛟龙号”第二次深潜试验突破5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据了解,继第三次下潜海试顺利完成后,海试现场指挥部将会根据海况条件继续择机安排下潜作业试验,试验任务是进一步检验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稳定的贴近海底自动巡航能力、精确的悬停定位能力,这两个条件使‘蛟龙号’能够在地形复杂的海底搜索目标。”“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表示,“蛟龙号”有几项国际领先的技术,这是其一。“传感器要精确,运动控制方法要好,执行机构要灵敏。‘蛟龙号’布有7个推力器,原地就能转圈。”•高速数字化水声通信,可向母船传输文字、语音、图像,是“蛟龙号”的另一先进技术。即使水声通信出现故障,还有一套水声电话备用。•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充油银锌蓄电池是第三大亮点,具有重量轻、析气量少的特点,超过110千瓦时的容量更是当下国际潜水器上最大的电池,这意味着更长的水下工作时间和更多的测量仪器。目前日本的潜水器蓄电池为86千瓦时,美国、法国为40~50千瓦时。•深潜器目前最大的考验还是来自水压。徐芑南打了个比方:7000米处水压的能量,相当于将700公斤重量压在一个小拇指甲盖上。•海底有大量资源有待开发,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震等学科的进一步开展,需要这样的有力工具。5000米的深度背后,将是75%全球海洋洋底的畅行无阻。7000米后,这个数字则是99.98%。•(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探测器。•B.“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完成了坐底、海底照相、摄像和声学地形地貌测量及取样等试验任务。•C.“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共分为四次深潜试验,最后一次试验任务是进一步检验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D.已经完成的三次下潜试验,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预示着“蛟龙号”已经顺利进入以科考应用为主的阶段。•E.“蛟龙号”的每一次下潜,面临的最大困难与挑战,还是水压问题。巨大的水压不仅考验着潜水器的耐压能力,也考验着它的密封性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探测器”于文无据。B项,这是第三次下潜试验中完成的任务。D项,“预示着‘蛟龙号’已经顺利进入以科考应用为主的阶段”有误,这是下潜突破7000米级后的意义。•答案:CE•2.“这些都将是对我国深海载人海试队伍的新考验”一句中的“这些”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6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找到本题的答题区间,即文中第三段,信息主要有三点:距离远,环境复杂,难度大。然后对其加以整合即可。•答案:①试验海区远。②试验环境复杂。③下潜深,难度大。•3.“蛟龙号”拥有哪些领先技术?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要抓住一些提示性话语,如“‘蛟龙号’有几项国际领先的技术,这是其一”“是‘蛟龙号’的另一先进技术”“是第三大亮点”,然后分别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即可。•答案:①“蛟龙号”具有先进的贴近海底自动巡航功能和悬停定位功能。②它具有高速数字化水声通信功能。③“蛟龙号”上的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4.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蛟龙号”深潜试验的意义。(8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作答时要紧扣文本,把文章涉及的信息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联系南海现状来分析。•答案:①跻身于少数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行列。②能够提高我国海洋勘探考察能力,在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大显身手。③使我国对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得到保障。④意味着我国在世界大部分大洋中可以畅行无阻。⑤冲击深海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军事,发挥我国核潜艇在守护海疆中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11月9日,北京晚报】今天上午,2014北京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演讲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亚太梦想”,要让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上午宣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创始成员国不久前在北京签署了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习近平指出,从2005年到2014年上半年,吸收中国投资排名前10位的经济体中有6个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累计将超过10万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中国发展给亚太及世界带来的机会和利益是巨大的,带来的商机是持久和无限的。(记者赵莹莹)•材料二【2014年11月10日,参考消息网】据德国《世界报》11月8日报道,当贵宾们齐聚雁栖湖核心岛时,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将成为这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象征和合影背景。•从前,只有与会领导人在会后身穿东道主民族服装合影时,一年一度的APEC会议才会引起关注,但今年情况完全不同:中国外长王毅称这届北京会议是重大事件。•王毅说,亚太经合组织开启了中国与亚太关系的新时代。在10月29日的演讲中,他出人意料地提起了1989年11月发生在德国的变革。他说,同一年亚太经合组织的创立与柏林墙倒塌和冷战结束等重大历史事件相比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现在亚太经合组织已对亚太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王毅说,亚太地区有28亿人,创造了全球57%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额占全球近一半,“是世界稳定之锚和繁荣之基”。他说,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现在是时候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迈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步伐了。•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艾伦·博拉尔德对此也表示乐观。他说,为了在两年内确定建立自贸区的先决条件,本届会议将委托有关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只是第一步。•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将本届APEC会议视为中国全球发展战略的跳板,但中国的意图并不局限于此。在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谈到了其他计划。他想以现代化的经济走廊复兴传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北京提议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作为融资工具,已经有21个国家
本文标题:【骄子之路】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节消息通讯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1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