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专题05考前必做基础30题-2015年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原卷版)
2015年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5考前必做基础30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所含化学元素种类相同的一组是()A.丙酮酸、脂肪酸、乳酸B.肌糖原、肝糖原、抗原C.胰岛素、性激素、秋水仙素D.葡萄糖、核糖、肽聚糖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若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可以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B.酒精在重铬酸钾的作用下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渗透出细胞所致D.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蓝绿色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3.下列过程不能体现出细胞膜流动性的是()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B.神经递质的释放C.抗原识别抗体D.制备杂交瘤细胞4.如图坐标曲线中的1表示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与酶的关系,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的分别是()A.2、4B.3、2C.4、2D.3、45.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B.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分裂前期C.细胞板是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形成的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7.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有关B.与尾部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C.与基因突变改变遗传信息有关D.与有关基因程序地表达有关8.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从RNA→DNA,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C.遗传信息从DNA→RNA,只存在A与U、G与C的碱基配对D.遗传信息从DNA→DNA、从RNA→RNA,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9.下图为原核细胞某个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图中有6个mRNA与模板DNA形成的杂交双链B.该基因被转录多次,方向均由右向左进行C.转录结束后立即开始翻译,没有转录后加工的过程D.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起,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增加了翻译效率10.科学家以正常人及某种病患者的相应mRNA为模板合成了cDNA。已查明该患者相应蛋白质中只有32号氨基酸与正常人不同,cDNA中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发生改变。对比结果见下表。以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研究对象cDNA的碱基位点32号氨基酸及密码子网949596密码子氨基酸正常人GCGCGC精氨酸CGC患者G组氨酸C注: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CACA.cDNA所含的碱基数等于96B.合成cDNA时需要DNA解旋酶C.患者第94号位点碱基缺失D.患者相应氨基酸密码子为CAC11.遗传学家在两个纯种小鼠品系中均发现了眼睛变小的隐性突变个体,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两个隐性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下列方案正确的是()A.突变个体与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B.突变个体与非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C.两个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D.同一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12.下列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A.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D.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红眼1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一定不同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从而决定种群进化的方向14.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15.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16.春天日照逐渐变长,多数野生鸟类进入繁殖期。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是野生鸟类进行繁殖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B.鸟类的繁殖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只能在鸟的性腺处检测到B物质的存在D.在下丘脑和垂体上都存在物质C作用的受体1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升高B.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代谢类型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1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缺陷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B.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C.记忆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所以其产生抗体更快更多D.效应T细胞能够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的病原体吞噬、消灭19.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20.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__型。第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2)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_____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21.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2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23.下列有关制作生态瓶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瓶内食物链不宜过长B.生态瓶应无色透明,C.放置生态瓶时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D.要定时向生态瓶内通人洁净空气24.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使用三种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实验,比较这三种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大小。【实验步骤】步骤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加蒸馏水2mL2mL2mL①加pH=8的缓冲液0.5mL0.5mL0.5mL0.5mL加淀粉溶液2mL2mL2mL2mL加酶提取液甲生物淀粉酶提取液1mL乙生物淀粉酶提取液1mL丙生物淀粉酶提取液1mL37℃水浴保温30min30min30min30min滴加碘液5滴5滴5滴5滴【实验结果】编号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颜色深浅程度++-+②(注:“+”显色,“++”显深色,“-”不显色)请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①处应为;②处颜色深浅程度应表示为(用“+”或“-”表示)。(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2种)。(3)除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来检验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生物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5)该小组同学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的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了试管3中酶活性的曲线,请在坐标中画出试管2中酶活性的曲线。25.水稻植株的生理活动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图1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字母代表物质,Ⅰ、Ⅱ、Ⅲ代表生理过程。图2表示夏季晴朗白天水稻光合速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图2中A、B两曲线表示不同CO2浓度下同一植物两个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的光合速率,那么曲线A表示光合速率;图2中b点时,水稻叶肉细胞中发生的如图1所示生理过程有(选择填写“Ⅰ、Ⅱ、Ⅲ”)。(2)如果A、B两曲线表示相同环境条件下的、大小一致的两片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的内因可能是;图2中c点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生理过程主要是(选择填写“Ⅰ、Ⅱ、Ⅲ”)。(3)图1中相同的物质是(填字母)。(4)右图表示“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装置,将滤液滴在a处的滤纸上,通过棉线将培养皿中的引到a点,最后应得到个同心圆,最小的一个圆呈现的颜色是。26.果蝇的翅型由D、d和F、f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D(全翅)对d(残翅)为显性,全翅果蝇中有长翅和小翅两种类型,F(长翅)对f(小翅)为显性。以下是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决定翅形的基因D、d和F、f分别位于、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定律。(2)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F2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3)实验二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小翅∶残翅=。27.某农科所做了两个小麦品系的杂交实验,70cm株高和50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的小麦杂交,F1全为60cm。F1自交得到F2,F2中70cm∶65cm∶60cm∶55cm∶50cm均为1∶4∶6∶4∶1。育种专家认为,小麦株高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可用A、a,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F2中60cm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专家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2分)(2)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cm和一株60cm的小麦杂交,杂交后代中70cm∶65cm∶60cm∶55cm约为1∶3∶3∶1,则亲本中65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60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后代中基因型有________种。(3)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cm和一株60cm的小麦杂交,F1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28.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请写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
本文标题:专题05考前必做基础30题-2015年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4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