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专题19中西对比表格
专题中西方对比图表第1页共4页4世纪-19世纪前期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西方:人的觉醒与征服世界时间、分期14-19世纪初的世界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1368-1840年)14-19世纪初的欧洲经济1、手工业:炼钢技术仍领先世界;景德镇成全国瓷都,明清五彩、珐琅彩瓷,瓷器大量外销;苏杭丝织业鼎盛;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缓慢发展。民营手工业在明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手工业的主导地位。2、商业:著名商帮(徽商、晋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荷、英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5、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1、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内阁获票拟权(明宣宗)。明太祖“三废”;郑和下西洋;1553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英国内战、《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2、美国独立战争与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利结构、3、法国大革命与法国政体的变迁、《人权宣言》文化1、思想:八股取士、;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2、文艺:明清小说;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突出,写意画最能反映其风貌。3、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1、“文艺三杰”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科技: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及社会影响。4、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专题中西方对比图表第2页共4页第四部分:19世纪中-20世纪初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穷途末路西方:蒸蒸日上与矛盾重重时间、分期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的世界(1840-1919)中国历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1861-1894)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革命的高潮(1895-1912)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912-1919)经济1、经济: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近代工业出现。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通商口岸的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1、经济:洋务派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社会生活:留美幼童“断发易服”.轮船.铁路,电报网形成,近代报刊产生1、经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生活:“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中山装;近代铁路网,汽车,航空业.电话.电影业起步,报刊启蒙作用重大。1、经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2、社会生活:改阳历,采用先生、同志等称呼,城市婚丧仪式简约文明,但农村传统风俗依旧政治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兴:定都天京、全盛期与天京变乱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2、洋务运动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甲午战争《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2、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意义。1、列强与北洋军阀公开勾结,近代中国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合流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斗争连遭挫败3、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文化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与《海国图志》2、《天朝田亩制度》、洪仁玕《资政新篇》。洋务思想“中体西用”、留学生、新式学堂与近代教育1、戊戌变法。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世界历史经济1、工业革命在英、法、美三国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中期相继完成。棉纺织技术的一系列革新成果和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促进机器普及和生产发展,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作为这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取得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工业革命继续向德、奥、俄、日等国扩展。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3、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政治1、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2、欧洲的革命与代议制的确立:法国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以及经验教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文化1、思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科技: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量子论。3、文艺: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美术;近代以来的音乐,电影的出现。专题中西方对比图表第3页共4页第五部分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战争不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危机时间、分期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1919-20世纪50年代初)大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中国历史经济1、经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萎缩。2、社会生活:汽车在各大城市成为权贵、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1、经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较快发展。2、社会生活:电影成熟,《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传唱;《红色中华》、《中央日报》针锋相对。1、经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2、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创刊。1、经济: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2、社会生活: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重工业薄弱,公路、铁路、民航业发展缓慢。3、40年代国统区左翼电影发达。政治1、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2、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1、九一八、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日军细菌战和毒气战罪行。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抗日斗争3、抗战胜利及其历史地位。1、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文化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2、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工农武装割据的论著和思想主张。新民主主义的论著和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论著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世界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和二战(1929-1945)战后初期的世界(1945-50年代初)经济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2、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WB、IMF)、《关贸总协定》(GATT)。政治苏联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二战(1939-1945)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文化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3、卓别林是“无声片”时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苏联电影迅速发展;1927、1935有声、彩色电影分别问世。专题中西方对比图表第4页共4页第六部分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主义的确立与曲折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代与潜在危机时间、分期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现代史上的中国(1949年-21世纪初)过渡时期(1949-1956)探索、曲折(1957—1976)新时期(1976-21世纪初)中国历史经济1、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2、社会生活:生活用品统购统销;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相继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迅速.《人民日报》等成为党报,《光明日报》1、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文革经济劫难2、新中国电影业出现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1958年中国电视业诞生。1、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与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社会生活:小康生活的实现,衣食住行变化大;铁路、公路密集,民航世界大国;2000年固话、移动电话世界第二;报刊业恢复生机;电影走向辉煌的新时代,电视普及;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政治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2、“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文化1、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理论。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科技:“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2、科技:电子计算机、载人航天等领域成就巨大。时间、分期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五十至七十年代初七十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历史经济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经济政策的变化。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政治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古巴导弹危机。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1、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1、苏联解体、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文化1、文艺: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2、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诞生。
本文标题:专题19中西对比表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4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