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专题(含答案)
1中国近代化专题一、选择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AB、曾国藩C、左宗棠D、张之洞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4、洋务运动兴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企业B、鼓励私人办企业C、辅助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统治D、与官办企业竞争5、19世纪80年代,如果在北京的你要尽快告诉在上海的父母你考中状元的消息,最好使用()A、电子邮件B、有线电话C、有线电报D、无线电报6、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B、促进了思想解放C、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D、挽救了民族危亡7、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B、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C、是维新派发动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9、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C、镇压农民起义D、抵抗外国侵略10、戊戌变法的下列内容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有()①裁撤冗员②旗人自谋生计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裁汰旧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B辛亥革命最终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D辛亥革命未2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1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14、“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映的是()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大汉族主义15、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五年。明五年具体是指公元()A、1914年B、1915年C、1916年D、1917年16、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推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7、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8、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主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兴办近代工矿企业B、是否用暴力推翻清政府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D、是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19、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反对复古运B、文化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民主运动20、继胡适之后,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鲁迅D、蔡元培21.近代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名著是()A.《敬告青年》B.《文学改良主义》C.《庶民的胜利》D.《孔子与宪法》22.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民族、民权、民生④“扶清灭洋”A(1)(4)(3)(2)B(1)(3)(2)(4)C(2)(3)(1)(4)23、新式学堂与旧式教育相比,其主要“新”在()A.允许民间办学B.普遍聘任外国教习C.改变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D.废止科举考试24、.享有“近代史的百科全书”赞誉的报纸是()A.《时务报》B.《民报》C.《申报》D.《大公报》325、.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为后来的()A.清华大学B.北京大学C.中山大学D.南京大学26、.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实施到清末废止,大约经历了()A.1000多年B.1100多年C.1200多年D.1300多年27、.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人剪去了长辫子,你认为这一现象会发生在()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B.新文化运动爆发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爆发后28、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29、(石家庄)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修筑了从吴淞到上海的铁路,很多人表示反对,认为噪音太大扰民,清政府用28。5万两白银赎回后拆毁并投入大海。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清政府维护自己的统治B清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C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人在中国办铁路D清政府和国人对近代文明的愚昧和抵制30、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往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变革,穿西服在日本和中国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分别是在A、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B、19世纪后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初期和20世纪中后期31、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39、(报社主编方明48——67)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新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义和团运动④辛亥革命⑤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④40、维新思想与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A.借鉴外国科学技术B.学习外国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政治制度D.探索救国之路41、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民报》和《时务报》说法正确的是4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42、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包括(1)鸦片战争(2)洋务运动(3)戊戌变法(4)辛亥革命A、(1)(2)(3)B、(1)(2)(4)C、(1)(3)(4)D、(1)(2)(3)(4)43、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二、填写下表:三、请列出中国近代化历程三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特征。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四、读图,回答问题1、读图,回答问题图一:张謇图二:詹天佑新文化运动背景兴起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意义5(1)两个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两个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答案:张謇创办实业,兴办教育,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同时又是活跃的外交家;詹天佑设计和修筑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共同作用:中国民族工业的先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2)两人的共同理想是什么?这个理想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答案:“实业救国”;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加剧(或在中国国内直接投资建厂,直接进行生产和销售。列强劫夺中国路权)(3)他们的理想在当时社会能够实现吗?为什么?对你有何启示?答案:不能实现。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国内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等。启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可能真正发展民族工业,不可能实现近代化;要使中国真正实现近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实现民族独立。2、读图,回答问题图一:江南制造总局图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图三:京师大学堂图四:《申报》(1)四幅图片体现的中国近代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答案:中国近代化。(2)图一、图二与图三有何关系?三者与图四又有何关系?答案:近代工业的发展与政治的变革必然要求教育的变革和走向近代化;同时教育近代化又推动了经济、政治的近代化。19世纪末,随着工业、政治、教育的变革(社会变革),催生信息传播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申报》应运而生。(3)四幅图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答案:中国近代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社会转型过程;“人的近代化”是社会全面近代化的核心。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力,也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的五、材料分析1、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图一:《海国图志》,图二:《天演论》,图三:《民报》,图四:《新青年:》图五:《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的作者是谁?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魏原;“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以夷制夷”(2)图二译著中提出了什么进步观点?答案:世道必近,后胜于近。6(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答案:(4)以图四为主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主要特征。答案:(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什么最重要理论成果?答案:2、(邯郸一模)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近代化是由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英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领域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瓦解,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材料三:在1868年以前,日本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国家,经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后来在国家的推动、引导和扶植下,出现了创办企业的高潮,到1885年产业革命迅速展开,1894年的中日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以及其他商业的特权和战争赔款,大大加速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到20世纪初,日本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已经建立起来。(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中英两国工业化起步的政治前提分别是什么?(3分)答案: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国二鸦前后,内忧外患,为维护清封建统治,发起洋务运动。(2)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实现工业化的有利因素有哪些?答案:A、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资产阶级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实现工业化创造政治前提。B、政府重视引进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积累了资本,拓展了国外市场。D、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危机,创设了和平的发展环境。(3)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今天我国应怎样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2分)答案:A重视科技教育,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B加强民主法制建7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C开展科技创新。D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E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3、(邯郸二模)31、读图、回答问题(6分)图一:公车上书;图二:《青年杂志》;图三:《申报》;图四:大生纱厂;图五:马拉包车(1)中国
本文标题:专题一中国近代化专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4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