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
1番禺区2012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资料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相关背景】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形态的转变。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而且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互动和制衡。促成社会转型的因素很多,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人才的脱颖而出与使用,各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第1课时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相关史实】★★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1.时间: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我国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确立时期2.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具体特征:(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分封制崩溃;各诸侯国改革。分裂走向统一。(2)经济上:铁农具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封建小农经济形成确立(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手工业除官营手工业外,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商场和大商人。(3)文化上:呈现繁荣局面,形成“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得到了发展,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处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4)民族关系上: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三大发展趋势: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分裂走向统一;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17~19世纪)1.时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军攻占大都,元亡1644年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在全国的统治。2、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市民阶层队伍不断扩大。(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对外贸易走向衰落。(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5)文化上传统科技未能转化为近代科技,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宋明理学走向反动,发展为心学;出现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儒家思想有了新发展;文学领域反封建思想的小说繁荣;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2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中国近现代史★【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1、【阶段特征】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2、【基本内容】(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制度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外联系: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1、【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2、【基本内容】(1)、政治: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召开“一届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走社会主义制度;(2)、经济:三年恢复国民经济;195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3)、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双百”方针,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4)、外交: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1、【阶段特征】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开始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2、【基本内容】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对外开放:3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中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相关训练】1、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说明这一时期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2.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C.监察制度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3、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4、下列是某校举办的一场东西方文化展览的一都分: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A.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都是工业革命之后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C.都主张推翻君主制D.都促成本国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5、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6.下图是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其说明年份出口进口出超(+)入超(—)1913年338408811094775—77066871918年10080756947420+91333261922年66329018059756—11427466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B、中国作为一战参战国积极为一战服务C、社会制度变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D、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7.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D.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8、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时隔近三4十年,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这两次“时间开始”的认识错误的是A.第一次“开始”实现了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B.第一次“开始”消灭了剥削阶级和阶级差别C.第二次“开始”使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D.第二次“开始”让民主和法制建设逐渐完善9.“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0.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1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反映到公社,最后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②中央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解放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C.城乡差别的消失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13、最高统治集团的决策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一个国家,只有依据国情和时代潮流做出正确决策,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指出,“当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狄之俗。”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开场”时秦的“国情”和所面临的“时代潮流”分别是什么?《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②从社会转型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什么?请以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中的若干具体措施为例,简要分析这些决策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清朝康雍乾年间(1661-1796年),距北京约8000公里之外的大西洋岛国英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思想与对外关系领域均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共同促成了这个岛国神奇崛起。③请列举这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体现出怎样的时代潮流?5康雍乾年间(1661-1796年),清王朝曾出现盛世局面,
本文标题: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4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