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专题七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专题七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时事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回归教材】一、近代中外的改革事件情况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近代的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二、现代世界的改革事件情况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指导。它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1954年至1964年期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东欧国家的改革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的改革,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考预测】1.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革高潮的因素。民族独立浪潮推动下更多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西欧、日本、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给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造成威胁;苏联大量的经济援助;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美苏争霸一定程度上苏联放松了社会主义国家控制。2.推动19世纪60—90年代中外一系列改革的因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扩展到其它国家;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使落后国家民族危机出现;启蒙思想及达尔文化进思想不断传播;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确立;落后国家受战争触动等。3.中外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共同作用。推动了资本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思想解放;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推动了民主法制的进步;延续并巩固了原有政权等。4.中国进行一系列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一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改革;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将本国特色与西方模式相结合加以大胆创新;党中央正确的领导等。5.东欧与苏联一系列失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最终结局如何?这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改革有何重大启示。结果: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7.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错误方针。从党的工作重心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经济体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改变,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对外政策看:从封闭保守到对外开放。从文化上看: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科教兴国战略。8.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9.当今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放”的主要区别。(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闭关自守、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2)内容: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3)影响: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4)性质: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0.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却仍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的原因。(1)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只是有了初步的发展,而在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有较大的发展,这就决定了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物质力量和阶级力量有强弱之别。(2)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有利于倒幕力量的迅速壮大;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期延续,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利于维新力量的发展壮大。日本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而中国维新派未能掌握实权,因而只能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3)明治天皇新政权建立后,大刀阔斧地实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而维新变法却没有涉及维新派的设议院、开国会、立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触及到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4)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之日正是西方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之时,不可能让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1.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有何不同。不同点:(1)前者的目的是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的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2)措施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农业方面;后者侧重于对工业的调整。(3)手段不同:前者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后者是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特点和本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经济,强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后者是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运用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相同点: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都对以后的世界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12.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影响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②要求改革的新力量的强大,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③改革的措施得当;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⑤国家最高领导的支持影响:①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克服了社会危机;②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使社会稳定,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④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⑤巩固了国家统治⑥加重了广大底层劳动者的负担,生活更加贫困。⑦促进民族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⑧摧毁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13.中外成功改革具备的主要因素及启示。成功原因: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改革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应注意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改革,除旧布新,才有可能使一个国家或民族重新焕发生机,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中考专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1.某同学围绕改革的主题整理了一组复习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C.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D.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20世纪末,中国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主要得益于()A.辛亥革命革命推翻封建帝制B.新中国成立使中国赢得民族独立C.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3.解放前我国粮食最高年产量为2774亿斤,1949年是2263.6亿斤;1951年增长到2873.7亿斤,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952年更达3278.2亿斤,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8.1%。粮食最高年产量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建立后()A.广大农村获得了平和稳定的生产环境B.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被彻底废除C.一五计划实施增强了农业机械化能力D.土地改革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4.2013年12月2日汕头联合海南、厦门、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联合举办“相聚汕头共建幸福”经济特区残疾人艺术交流活动。上个世纪80年代,以上城市其特殊性表现在()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行使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5.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先辈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决定向邻国日本学习,发起了戊戌变法,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相同点的是()A.都主张发展教育,培养人才B.都是资产阶级的改革C.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D.都面临着民族危机6.“以建立工农经济联盟为目标、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促使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它为现实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材料中主要论述了()A.新经济政策的影响B.罗斯福新政的影响C.斯大林模式的影响D.改革开放的影响7.清御史魏睦庭在一份著名的奏折:“谓火器为军营决胜之技,近年以西洋为最精。西洋以商贩为立国之本,英、法现皆愿助剿平乱,使洋货益为畅流……中国不少奇才异能之士,果实力讲求,则船炮军械,大可胜于西洋。”材料中论述的思想主张符合()A.洋务派观点B.资产阶级维新派观点C.资产阶级革命派观点D.无产阶级观点8.轮船招商局成立近十年间,将中国航运权成功收回五分之三,已有“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的美誉。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材料充分说明了洋务运动()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C.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D.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9.下表格反映了19世纪俄国生铁产量、铁路里程与英国的差距巨大,为改变这一现象,俄国采取的措施是()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1861年俄国、英国铁路里程对比表俄国英国比例俄国英国比例26万吨385万吨1/151500俄里15000俄里1/10A.进行农奴制改革B.开始新经济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D.进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0.某历史学家搜集以下一则评
本文标题:专题七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5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