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七个“怎么看”》读后感更新时间:2010-09-28浏览量:2999次--------------------------------------------------------------------------近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热遍媒体,热销全国。我在“月读一书”活动中选择了这本书认真阅读。生活中很多热点问题在《七个“怎么看”》均有讨论,这也是《七个“怎么看”》倍受关注的重要原因。在阅读日益个性化、浅层化的今天,一本以“理论”冠名的“小册子”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引人深思。生活中很多热点问题常常让大家感到困惑,比如房价为什么这样高、看病为什么这样难等等。那么对这些热点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呢?《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品牌的最新作品。人们关注的很多热点问题,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今天,民众的精神需求在不断的提升和发展。他们渴望政治生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希望一些关系民众自身生活发展的如看病、住房、就业等问题能得到更多的改善。《七个“怎么看”》一书是基于民众的这些期盼,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现实发展阶段,用理性的观点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表明了国家的态度和努力,从而使民众对于国情和国家的发展现状有了客观的认识和理性判断。我国是一个占世界20%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仅有占世界7%的耕地,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仅仅60年时间,而且其中还几经曲折。只有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我们国家才真正实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发展的同时一些现实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涉及民众的基本生活,与民众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反映了富裕起来的民众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公正、政治民主的更高要求。虽然,这是一个处于发展转型阶段的人口大国必经阶段出现的问题,虽然国家也在竭尽所能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依旧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层面上存在着。这给了一些不良用心的海外反华人士和一些妄图分裂国家的人提供诋毁政府的理由。他们借这些问题在各类媒体上大肆宣扬,丑化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愚弄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七个“怎么看”》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注重用事实和事例说话,以专家的视野,百姓的角度,理性地回答了当前广受关注的7个问题,使民众认识到国家发展和成就的来之不易,看到了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回顾几年来国家的一系列发展战略,我们不难看出,国家一直在致力去解决这7大现实问题。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西南、发展大新疆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当中。教育改革,不断推出国家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城镇医疗、城居医疗覆盖了几乎所有城镇居民,新农合也覆盖绝大多数农民;廉政准则52不准如同52把利剑直刺腐败要害;限制高房价和恶意炒房的一系列政策让老百姓看到国家反对高房价的决心。《七个怎么看?》这本书详细罗列了国家对于解决7个民众关注问题的努力,让民众看到了一个爱民亲民、负责任的政府。这本书受到热烈的欢迎,因为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其真正为群众喜闻乐见。《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这本书,没有用抽象的概念演绎和繁琐的逻辑论证,而是把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清新、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去说话。通俗不等于肤浅,浅显不等于浅薄。这本书语言平易近人,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说话有根有据,不遮掩,不回避,不浮躁,不虚夸。读这本书,使人感觉很亲切,因为它看问题用的是老百姓的视角,讲道理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举例子用的是老百姓熟悉的事情,落脚点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看完《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我想每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都能够理解这些现实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都能够看到政府为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所作的不懈努力,都能够以理性的观点客观地对待存在于身边这些问题。《七个"怎么看"》一书之所以引起使整个社会强烈反响,是因为它反映了时代呼声,解答了时代关注的现实问题,使民众更加理性地去看待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团结,从而使我们的国家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市第一医院输血科罗晶珠分配不公怎么办----七个怎么看读后感2010年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腐败现象等七个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分配不公的问题。正如怎么看分配不公开篇所说,“2010年‘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开展了‘你最关心的话题’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目前,由于我国分配领域种种不公问题,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从1997年—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7,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分配不公的形成与原因分配不公古已有之,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劳动产品分配始终是当政者所关心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所在。清朝末年随着外敌的入侵,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外部力量的打击下走到了尽头,中国资本主义由于受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也未能真正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潮便席卷全球,人类的半数为此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既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但是,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并没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社会主义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不少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易帜变色。改革开放以前,传统社会主义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问题。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而其实质则是按劳动时间分配,面对劳动者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特殊贡献与个别人的消极怠工现象,它的奖罚措施显的苍白无力;在缺少强大的精神动力时,它抹杀了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压抑了人们对物质文明追求的欲望,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配置资源的问题。在单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是由国家统一调拨分配的,由于受信息、科技水平的限制和社会调查的局限性,资源配置造成巨大浪费。三是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权力过分集中从而造成权力寻租,进而形成了社会特权阶层,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人们普遍对政府不满。当然还有其他问题,最主要的莫过于这几条。穷则思变,变则通达。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之初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改革是唯一的选择,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有得就有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日渐突出,社会又面临新的重大问题。那么,分配不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除了“七个怎么看”怎么看“分配不公”所总结的四个原因外(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有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原因、有相关政策不完善的原因、有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分配不公的形成还有以下几点,一是个人素质能力大小、收入高低,形成的分配不公;二是企业改革人事重组、权益划分,形成的分配不公;三是非法经营偷税漏税、走私贩毒,形成的分配不公;四是权力寻租以权谋私、非法所得,形成的分配不公;五是合法继承资本出租、投资入股,形成的分配不公;六是行业垄断谋求暴利、限制进入,形成的分配不公。如何解决分配不公实现共同富裕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分配不公由来已久,只能控制不能杜绝。要逐步实现劳动产品分配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既能保障社会公平又能保证经济效率。一方面分配制度要注重公平,使社会财富分配合理化,避免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经济效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和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首先,保持适度的公有制经济份额,兼顾公平与效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有制解决了公平问题,但却压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了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解决了劳动积极性问题,但周期的经济危机同样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就必须保证有一定比重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与参股企业,确保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基础工业、军事工业掌握在国家手中。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再次证明,私有制有其无法克服弊端;行业垄断,追求剩余价值是本质之所在;而由此引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和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其自身无法克服和避免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有资本现代监管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是确保社会公平基础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动力之所在。其次,改变企业工会职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提高工资收入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的主要途径。西方国家普通劳动者的提高工资,主要是通过工会达成的;而中国企业工会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工会的作用很难发挥,普通员工想要提高工资很难实现。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工会主席不愿意或者说不想为员工说话。因为企业工会主席一般享受企业副职级管理人员相应的待遇(《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试行),工会主席与普通员工有一定距离,员工也不相信工会主席,利益所使,工会席不愿意为员工说话;二是工会主席和工会成员不敢为员工说话。由于退路得不到可靠保障,企业工会主席和工会成员一旦被企业辞退(正常情况下不能辞退,换届后则很难说)或者意外事情发生,其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员工个人与企业谈判提高工资不具有经济基础,也不具有劳动资源的优势,很难达到提高工资的目的。要想真正发挥企业工会作用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就必须改变企业工会职能。一是建立企业工会基金。将原来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条工会的经费和财产),改为向当地总工会缴纳,缴纳到一定数额后则停止缴纳,建立企业工会基金账号。二是工会主席和工会成员普通化、群众化。企业工会主席不再享受企业副职级管理人员待遇,由普通员工产生,原则上不得兼职,使员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建立企业工会主席和工会成员保障机制。凡是企业工会主席和工会成员,在其任职或者退出工会若干年内被企业辞退或发生意外事故的,由当地总工会发放较大数额的失业金或抚恤金,解除企业工会主席和成员后顾之忧,从而大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绩效挂钩制度,职工工资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协商决定,并将企业生产效益与员工工资增长相结合,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再次,倡导法礼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有助于解决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样,安定团结社会环境反过来也有助于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倡导法礼社会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加速经济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们普遍认为法治社会是人类社会较为完善的理想社会,其实法治社会也存在很多不足,法律不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每个细节,而道德和礼义确无时无地不在。当今社会由于道德和礼义的缺失,“公序良俗”屡遭践踏,拾金不昧,反成被告;助人为乐,反赔巨款;富人可以为富不仁,穷人则会穷凶极恶;民不惧法,法之奈何。法不尽事,以礼贯之;以法为纲,以礼为目;纲举目张,才能盛世辉煌。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治体系
本文标题:七个怎么看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5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