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一语文人教新课标版《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类文阅读礼物(1)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得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2)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3)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地退出房门。(4)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5)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的艺术殿堂。(6)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l万元呀,到哪去弄呢?(7)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的焦灼中等待。(8)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9)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显出()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10)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踟躇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边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11)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得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来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1.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原文的括号内,使原句完整通顺。忐忑不安疲惫不堪蹑手蹑脚朦朦胧胧向往已久2.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出来。3.“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中“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4.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是因为而流泪,第二次是因为而流泪。5.文章结尾写到雕像碎了,“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请分析一下“女儿”此时的心情。二、语言运用上文中所记叙的事情可能会在我们很多同学的身上发生过,两代人之间似乎永远都会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假如你也遇到了文中女孩遇到的情况,你会怎么和母亲沟通。三、片段作文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托物言志类的文章,请仿照课文及以前学过的托物言志类文章,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注意对所托之物的描写要生动形象,符合其所言之志的特征。字数约200~300字即可。参考答案一、1.蹑手蹑脚朦朦胧胧向往已久忐忑不安疲惫不堪2.文中插叙了母亲为女儿上学辛苦地筹集了1万元钱。3.既表现了1万元的来之不易,又表现了这钱凝聚着母亲的心血。4.感激;委屈5.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不理解,同时也表现了女儿的伤心和失望。二、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三、片段作文:略。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6717 .html